今天是马克思生日(1818-5-5–1883-3-14),联想起这位被全世界共产党人顶礼膜拜的“伟大导师”有一段语录曾被毛共广为宣传: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事缘197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根据毛指示,发出通知掀起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为此,大陆官方发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语录三十三条,上述语录即其核心。在语录前部马克思称“阶级斗争”理论早有人提出,他的“新贡献”就是上面三点。
马老爷子的如椽巨笔不可小觑。他这段语录中间的一点不过十五个字,却煽动起五州四海无数人,尤其是各国的流氓无产者起来“闹革命”。据此,毛概括道:“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从1917年11月7日俄国圣彼得堡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占领冬宫,到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之后,数以亿计的俄国人(沙皇以下包括富农及城乡文化人)和中国人(包括地主,资本家,“国军”将士以及普通农民与文化人)死于非命。
马克思1848年与恩格斯合作的名篇《共产党宣言》劈头第一句是:一个幽灵徘徊于欧州上空“,一语成谶,1917年和1949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幽灵先后盘旋在俄国/苏联和大陆中国的上空,至今依然作祟。不妨借用毛诗词“洒向人间都是怨”。
这就是马克思的“新贡献”!
倘若进一步剖析马克思主义,可参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指出: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显然并非马克思/恩格斯说的那么简单。这两者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自称马克思忠实信徒的列宁十月革命后就扬言,在俄国可以首先变革旧的上层建筑(资产阶级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等等),然后着手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他跟他的接班人斯大林就是这样做的。四分一世纪之后,毛也这样做—先搞合作化,再进行机械化。
当然,1991年的“苏东波”证明了列宁/斯大林之举措的破产,毛的人民公社遭农民唾弃也证明先变革生产关系之失败。但这两个负面例子看来不能为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有力根据。
至于所谓剩余价值论,诚然能够使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如醍醐灌顶,相信自己受到资产者的残酷剥削。但现代社会科学已雄辩地证明商品的价值并非由什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许多产品根本无从测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徐泽荣就阐述了需用效用价值取代劳动价值作为交换价值,进而认为剩余效用价值天然属于资本家和工程师而非劳动力,社会财富的增长在于阶级合作,不在于劳动至上以及专政。
我们还可以引用默克尔的见解。作为德国“女强人”总理的默克尔,生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东德,她的家离马克思出生地特里尔不远,跟马克思堪称地地道道的“老乡”,所以,她熟悉马克思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加上她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上大学上的是“卡尔.马克思大学”,在学期间并担任学校的共青团书记,她对马克思的了解,可以说超过了全中国所有知识分子,也超过全是假所有政治家。
她这样中肯地评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理论是闭门造车,空想出来的东西。说它是乌托邦,应该不会错。马克思的东西被世界上的野心家,独裁者当枪使,完全做工具化利用,其中包括马克思的乡党兼弟子希特勒,斯大林主义者自然不在话下。
马克思并没有第一个提出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但是野心家,独裁者,反人类,反文明的坏人,把“阶级和阶级斗争”当作马克思的标签,登峰造极地干尽人间坏事。说马克思理论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人类文明史的黑死病,一点也不为过。
马克思“革命”和“专政”概念,具有明显的暴力倾向,公然提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公然鼓励“继续革命”“不断革命”,公然支持“打砸抢”,这是反人类,反人性,反文明,“反文化”的;
所谓的“公有制”,马克思任何著作都没有,马克思的著作用的是“新的个人所有制”,可是,“公有制”偏偏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东西,也是马克思的“标签”。所谓“共产主义”,完全是虚幻的构想,一边说自己是“无产阶级”,也就是“一无所有的赤贫如洗的人”一边宣称建立“拥有一切的国际共产主义”这不矛盾吗?如果真的按马克思虚构的共产主义而建立起来一个社会,就只使个人自由受限制,公权泛滥,扩张成灾,使社会走向地狱,广大人民就会被彻底奴役化。前苏联,东欧,红色高棉,蒙古和中国,朝鲜共43个国家,就尝试过马克思主义,,结果造成集权统治,社会失去公平,公正和发展,最后一一自取灭亡。没有自取灭亡的,也在慢慢地走向灭亡。
默克尔认为,马克思本人也许有某种意义上的悲天悯人情结,他创立邪教一样的理论体系,出发点也许并不邪恶,可是,客观的讲,他确确实实邪恶透顶。默克尔认同,苏联解体的头号功臣不是戈尔巴乔夫,而是戈尔巴乔夫的头脑—雅科夫列夫的说法。雅科夫列夫认为,马克思主义打着“解放全人类的旗子,其实是反人类,反人性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极权主义+奴役主义,没有别的。”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呢? “纸船明烛向天烧”不挺好吗?
第二位是徐泽荣(覆旦学士、中文硕士、牛津博士)。徐博士还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傅高义教授的学生、朋友。 2000年因为透露马共在中国大陆活动的内幕,被中共打入大牢长达11年。作为一个广东“红二代”、”军二代“,他能人所不能,把监狱变成研修大学,在狱中、狱后不懈地思考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结合他的个人经历、社会人脉,发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例如苏联援助中共内幕,抗美援朝决策内幕;最为重要的,他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第一定理“劳动价值理论”成功地、领先地完成了科学证非,彻底推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出狱之后,在短短的一个甲子,徐博士整理了他过去几十年的研究文章,结集出版了“当代华语世界思想者文库”十五卷的《徐泽荣文集》。最新编著的普及性《科学、哲学、历史思考扎记》即将出版。
徐泽荣博士是从中共“老营”里跳出来的不多的“红二代”;当大多数红二代们汲汲专营生财之道,徐博士却选择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坚持数十年,探讨造成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困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思考中国的命运。他的研究成果涵盖了许多学科和领域,他甚至提出过国土改造的蓝图。对于这样认真思考中华民族当下困境以及未来前途的作家,纽约博登书屋给予崇高的敬意。特此把2023年度的荣誉作者奖颁给他。
2024-5-6凌晨1时完稿
(文章代表作者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