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ny Zhu 风传媒 20240601 转自新世纪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晚上响彻在天安门广场的一声声枪响击碎了无数人对于那个民主中国的梦想,此刻我们共同纪念六四事件的三十五周年,这场波及数十个城市,持续数月的政治动乱以戒严部队进入天安门广场告终,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的发展。
六四事件最初的诉求来源于反官倒,一九八八年价格双轨制改革失败,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有特权的国营企业和高干子弟倒卖民生物资,人民严重不满。随着改革派干将胡耀邦的去世,一九八九年清明节学生开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悼念,反腐败的口号逐步升级成了反中共,推翻现行的政治制度。人民日报发表四二六社论后,学生领袖和李鹏谈判未果,全国多个城市爆发暴力冲突,天安门广场上拒不撤退的示威群众与军警之间发生流血事件,最终解放军武力清场,以赵紫阳下台,自由派彻底失势为结局。
发端于北京之春,到八六学潮胡耀邦下台,六四事件是和八十年代的社会轨迹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初期,中共对后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管治缺乏经验,仍然在探索法治,经济改革,言论自由的边界。这些尝试不全是成功的,造成了严打冤案,官倒,学潮等乱象。甚至领导层一度并不清楚国家的未来在哪里,是逐步过渡到多党制市场经济,还是坚持一党执政计划经济。以胡耀邦,赵紫阳,万里为首的改革派,以陈云,李先念,王震为首的保守派长期拉锯,而邓小平小心翼翼地在中间走着钢丝。党政分开的改革号召着让党委从机关,学校撤出,媒体公开谈论多党制,学生上街游行,当时的政治开放在今日是难以想像的,一九八七年的中共十三大更是堪称八十年代政治改革的高潮。当时的人民和政府都在摸索对方的底线在哪里,最终走到了一九八九。自西单民主墙始,到天安门广场的枪声终,为八十年代的激荡画下了句点。
和八十年代最大的不同在于,九十年代的中国在相当程度上走入了正轨,明确了深化经济开放,搁置政治改革的方向。尽管九十年代经历了国企改制,取消供给制,松绑户籍制度等一系列变革,社会仍然没有动乱,六四事件为后面十年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在《往事并不如烟》里,章诒和的字里行间掩饰不住对反右运动和中共的诸多不满。如果说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五七年是新中国自由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那么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九年便是第二个。
六四事件的爆发和八十年代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生仍然包分配,体制内的工资,医疗,教育都有保障,在接触市场经济的同时保留了社会主义福利。没有后顾之忧让大学生们有足够的精力投身于诗歌,摇滚,还有公共事务。部分刚刚接触西方自由主义的知识份子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却又用力过猛,将中国一切的落后归咎于民族劣根性,认为全面西化才是出路。纪录片《河殇》是八十年代这一思潮的集大成者,以刘晓波,苏晓康等人为代表的「河殇一代」更是影响中国舆论场直到二零一零年代。
六四的诉求与人民的利益有关连,但又不是那么紧密。在农村,九亿农民仍然挣扎于温饱,对民主自由这类意识形态没有兴趣。在城市,缺乏成熟的公民社会,民智未开。这也是为什么后期推翻中共的诉求仅仅在部分知识份子和工人中得到回应,在象牙塔外应者寥寥。
尽管争取民主法制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温和的,但我们始终应该对六四事件的进步性给予最大程度的肯定。全国范围内的数十万年轻学子为了国家的未来走上街头,法官,教授,医生,工人等各行各业的民众打着横幅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示威,只因为他们相信”It’s my duty” (这是我的责任),香港和台湾的民众,海外的华人也尽自身的一切努力声援广场上的学生,这一份份赤子之心令人动容,所有力量都凝聚在要让中国变得更好这个朴素的诉求上。但如同我们所熟知的那样,镇压的枪声最终葬送了中共改革派和整个时代所有的努力,也让中国的政治自由化改革止步于一九八九。
时至今日,不仅六四事件在中国成为了绝对的政治敏感词,遭到严格审查,就连对改革开放作出极大贡献的赵紫阳也因为其在那场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的角色而在历史叙事中被刻意地隐去,甚至连陵墓也不允许被拜祭。笔者曾经在域外的一间赵紫阳曾下榻过的酒店内寻访过他的踪迹,十分感慨,有时候竟然能在海外的一些低调的角落里找到追忆他的地方。赵紫阳在那个历史的关头选择了自己的良知,不惜以牺牲自己全部的政治生命为代价保护那些广场上挺身而出的人们,也试图保住八十年代政治改革的成果,他和所有六四事件的参与者一样,值得被永远的铭记。
如果这场足以改变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的民主运动并未遭到镇压,或者说以各退一步的妥协来收场的话,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笔者也曾无数次地畅想过自己能够成长在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没有互联网的墙,民间社会被禁锢已久的生命力被彻底地释放,人大代表和各级政府的候选人会真的敲门拉票倾听民意,劳动法被严格地落实,党的意志不再凌驾于司法,人民可以自由迁徙,在那个时空,也许中国人才第一次拥有了免于恐惧的自由。
纪念六四事件三十五周年,记住那个曾经风云激荡的八十年代。争取民主自由,捍卫普世价值永远是一代代中国人的使命,让我们把握未来。
*作者为长居在加拿大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