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5周年前夕,全英多地都有不同纪念活动。在伦敦,多个团体周日(2日)在国会广场举行集会,约300人在烈日下出席,延续35年来的坚持。而曼彻斯特则有港人组织举办《5月35日》的「读戏剧场」及展览,早午两场均爆满,不少家长带同子女观看,传承六四历史。

伦敦六四集会开始时,参与者一同默哀64秒,悼念35年前的屠城死难者。

集会由国际特赦组织英国分会、港人组织香港劳权监察,以及「白纸运动」后由在英中国青年成立的「中国反贼」(China Deviants)等团体联合举办,并以「无惧跨境镇压 毋忘六四抗争」为主题。

港人蒙面参加集会:即使恐惧 也要出来

移民英国两年的香港人「彤仔」,戴著太阳眼镜、帽子和黄色口罩,严阵以待出席集会。她表示,海外集会的现场总会有一些身分不明的人士出现,明显不是在专注参与集会。她坦言中、港跨境镇压下难免恐惧,但她寄语海外港人不要被恐惧击倒。

彤仔说:「你愈怕,就正中政权下怀,想你害怕,然后甚么都不做,所以只可继续面对恐惧,即使担心也要出来,因为更多人不畏政权,继续想让更多人知道(六四)。我们有能力的话,就应该要继续坚持。」

她表示,过去在港未必每年都参与支联会的六四集会,但当香港失去悼念自由,她就更珍惜在海外悼念的机会,认为身在自由之地的港人,有义务为无声者发声。

蒙兆达:拒绝遗忘 为在港战友继续走下去

集会主办者之一、香港劳权监察总干事蒙兆达表示,他本人被港府悬红百万港元通缉,体现中、港当局的跨境镇压。他说,过去不少海外港人曾在参与示威集会后被拍照或跟踪,近日更爆出香港驻伦敦经贸办监控港人事件,认为海外港人难免受政权刻意制造的恐惧影响而多了犹疑,不过他欣见港人继续在恐惧中坚守信念,为在港战友继续走下去。

蒙兆达说:「我们很想传达一个讯息,我们虽然生活在海外,面对跨境镇压的威胁,大家顾虑可能多了,但不要因而放弃自己原有的信念和希望。继续坚持行动是很重要的,因为仍在香港的人,他们直接面对的打压比我们严重得多,他们不能再有公开集会和悼念的机会。我们在海外虽然面对政权的一些跨境滋扰,但我们仍有自由发声时,我们起码要珍惜这个权利,做在香港不能再做的事,就是把拒绝遗忘的声音延续和散播开去。」

他在台上发言时,特别提到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等人被港府以23条下的「煽动罪」拘捕,显示政权的心虚,试图删除有关六四的记忆,又批评港府以「莫须有」罪名审判「47人案」被告。

集会短剧现「抢咪情节」 英警误以为真制服演员

集会上,一批在英中国青年以短剧形式,呈现「民主女神」打破牢笼的一幕,期间有表演者上演「抢咪情节」,现场戒备的英国警员一度以为有人干扰集会,即时冲出控制该表演者,经工作人员解释后方澄清误会,让表演得以继续。

「白纸青年」连续第二年办六四活动 异议者国内家人被威胁

扮演「民主女神」的「中国反贼」成员倪沛晴向本台表示,现场英国警察、工作人员及参与者的反应,显示对中国跨境镇压的恐惧在英国真实存在。而今年是「白纸运动」后第二个有中国青年参与举办的六四活动,她表示「白纸运动」后,不少海外中国异议者仍持续被中共滋扰和威胁。

倪沛晴说:「也有很多我们的行动者们,有时候他们的网站会被中共黑客骇入,也有听到很多人说,要么就是家里人跟著中共一起骗孩子,也有人家人被威胁,然后压力更大,是有很多的。再者就是孔子学院和学联(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存在,对中国留学生们有一个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青年:中国青年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与集会的在英中国青年亚仑表示,过去两年,中国青年群体中出现了更多自己的抗争口号,包括「四通桥勇士」彭立发喊出的「不做奴才做公民」,以及传承八九学运的「It’s my duty」口号。他希望未来中国青年能提出更多自己的民主诉求,也盼望更多中国青年理解香港人的抗争。

亚仑说:「有中国大陆自己的声音的话,也能鼓舞更多来自大陆的青年都能来参与海外的运动。2019年的时候,香港的反送中运动中,确实很遗憾,有很多中国大陆的年轻人都不是很理解,但随著中国大陆有愈来愈多自己社群的声音,愈来愈多人明白抗争的意义,以及参与到其中去。」

而在跨境镇压阴霾下,集会主办方做好准备,提前向当地警方报备,并提醒现场参加者如被骚扰或有肢体冲突,应即时向工作人员报告。他们又提醒参加者若担心被拍摄入镜,可向工作人员索取口罩,甚至建议现场人士用传单或纸板遮盖脸部。

曼城《5月35日》读剧两场演出爆满 发起戏剧工作者:成果比预期丰富

另外,港人组织Trafford Hongkongers CIC获得「六四舞台」授权,周日在曼城斯托福德(Stretford, Greater Manchester)一个社区会堂举行《5月35日》的「读戏剧场」,由现居英国、毕业自香港演艺学院的演员胡俊谦及叶嘉茵等担纲,两场演出合共逾百张门票在开卖两、三日后已售罄。

 

除了毕业自香港演艺学院的胡俊谦(左上)及叶嘉茵(右上),另外亦有其他港人参与今次制作,但在中共跨境镇压的阴霾下,他们唯有选择隐姓埋名。(梁铭康摄)
除了毕业自香港演艺学院的胡俊谦(左上)及叶嘉茵(右上),另外亦有其他港人参与今次制作,但在中共跨境镇压的阴霾下,他们唯有选择隐姓埋名。(梁铭康摄)

促成今次演出的戏剧工作者叶嘉茵指,计划今次演出的过程横跨23条立法前后,有本来愿意帮忙的热心人最后都因为风险问题而退出,即使最后愿意帮忙的亦要隐姓埋名,但她形容今次演出成果比预期丰富。

她说:「当时正正是23条立法,我们计划做这件事的时候,其实我都有些担心,港人会否因为担心所以不买票入场……(有观众说)没想过来到曼城、来到英国这边,都还有人去谈六四,而整件事是这样感动。亦有很多家长带小朋友来看,即使小朋友未必很明白,像另一位演员说,是为小朋友打开了一道门。」

而伦敦、曼彻斯特以至全球多个城市,周二(4日)均会有集会,悼念35年前在北京天安门发生的「屠城事件」。

unnamed.jpg
曼城的活动中,大会亦安排了六四展览,港人团体「港书馆」借出当年出版的刊物真迹予访客翻阅。(梁铭康摄)

记者:文在山(伦敦)、梁铭康(曼彻斯特) 编辑:施芷珊

来源:RFA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