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已成香港的「敏感字」,海外港人特别珍惜身在自由之地,接力悼念。台湾一如以往在「六四」35周年,于中正纪念堂外民主大道举行烛光晚会。今年主题为「追求⺠主,无畏无惧」,有约6千人参与,较去年高出一倍多,当中不乏港人身影。有刚出狱后移居台湾的港人,希望大家珍惜在台自由悼念的机会。

今年大会主持之一、香港艺术家黄国才,扮演当年前往天安门广场的青年,踩单车上台,背后并挂著一个写上「未敢忘记 不想回忆」的旗帜。其后他用广东话带领集会人士高呼:「平反八九六四!追究屠城责任。」

黄国才.jpg
香港艺术家黄国才扮演当年前往天安门广场的青年,踩单车上集会台上。(程皓楠摄)

大会宣布有六千人参与,比去年高出一倍几。现场可见有不少香港人参与,香港铜锣湾书店前店长林荣基、「占中三子」之一陈健民亦到场。他觉得「香港已不再是以前的香港」:「以前香港到这个时候都可以去维园集会,而且得到警方批准。我常常在想是否警方协助颠覆国家,为何当年他们会批准?今时今日为何不去翻查当时哪位警方负责人批准这些集会。我觉得是很荒谬的事。」

港人:仍有悼念 不是默默无声死了没人理

身穿「结束一党专政」上衣的香港人阿炳指,作为当年亲眼看到六四发生的一代,没有可能忘记。阿炳说:「你如何在香港拉人、打压也没有用。你没办法将8964如何屠城,如何杀人,不要提不要说就不存在,没有可能的。难道你叫台湾不要提228,也是不可能的。」他并认为香港没有了支联会已经没有意义,现在只能靠台湾主办方,让中国人及天安门母亲知道,海外仍有很多人在悼念,「不是默默无声死了没人理」。

默哀.jpeg
踏入晚上8点9分全场默哀64秒,为六四死难者致意。(淳音摄)

出狱后便移居来台的香港「探监师」林明仪,首次在台悼念:「大家也不知道今时今日香港会这样,就是发生了。这里是最接近香港可以自由悼念的地方,警惕我们失去了一些人。」作为邹幸彤的朋友,她很佩服其坚毅的性格。

现场除了有由丹麦艺术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创作的国殇之柱,亦设有哀悼亭及烛光排字,让⺠众追悼。也有市集,不同民间团体透过今次集会宣导不同人权议题。

至于大会上也请来六四亲历者、双腿遭坦克辗断的方政分享,他指35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得到真相。方政说:「那个政权的延续者,在当下35年后的今天,用想尽各种的办法剥夺了香港的自由,还用武力威胁台湾民主自由。我们坚信只要携起手来,一定能阻止暴政。

踏入晚上8点09分,全场默哀64秒,有人手持白色鲜花、有人眼泪汪汪,为六四死难者致意。

学生.jpeg
今年六四集会,有不少年轻一代参与。(淳音摄)

台学生:为甚么还有人觉得中国政府没甚么不好

除了港人,现场还有不少学生参与,大学生黄同学眼见一位香港朋友从当初2019年不满港府,到现在不敢再发声,才知道中共是如何打压人权。黄同学说:「我不知道为甚么还是有人觉得中国政府没甚么不好,我想要来这边看看大家怎么说,然后回到我的生活圈可能可跟大家说一下。」

台湾总统赖清德也表示,一个真正令人尊敬的国家,是可以让人民大声说话,而纪念六四,不只是为了六四,更因爲全球心系民主自由的人们,都有著共同的信念。

记者:淳音(台北) 责编:李荣添 网编:程皓楠

来源:RFA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