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昨天独立日,从傍晚开始,爆竹轰鸣,一直炸到深夜,倏忽骤停,万籁俱寂,一个规矩极大的社会。寂静里我却在想,美国是老成还是稚嫩?时下关于拜登痴呆的口水仗,就很有趣,因为这老头其实把习近平玩儿得跟孙子似的,很像当年邓小平玩儿老布什和克林顿,是颠倒了;即便如此,他跟张狂民粹的川普一比,中外皆称他是个糟老头子,天下纷纷要白宫换人。所以还是我的老话:中美究竟谁忽悠了谁?那是《鬼推磨》里的一段文字,昨天不敢贴,过了国庆再贴。欧洲那厢,也有类似状况,执政十四年的保守党大输(据说主因是乱搞派对?),而左倾的工党上台,未知是不是民粹复辟,抑或亲中返潮? )

“笨蛋,是经济!”

这是1992年贴在克林顿竞选总部墙上的一句标语。

无疑,我们也可以拿它来做“克林顿八年”、乃至往后所有美国总统的政策主轴,以致后来终于有一个商业大亨胜选入主白宫。

进而,“笨蛋,是经济!”何尝不是中美关系的一个要害,并且在后来的全球化时代也成为国际外交关系的要害?

再进一步,克林顿的“笨蛋,是经济!”,其实正中邓小平下怀,而成为中共及邓后两代继承者的政策主轴,只不过修改成“笨蛋,是贸易!”,北京几十年一贯制,并且大获全胜;

最后,在争夺市场、攫取利润掩盖下的政治博弈上,究竟谁是笨蛋,是中国还是美国?也就是说,三十年后,谁在讪笑而谁大呼上当?

究竟是谁忽悠了谁?

二战期间,马歇尔到中国斡旋,希望国共达成和平协议;韩战期间,杜鲁门政府希望阻止毛泽东派兵跨国鸭绿江;越战期间,约翰逊政府相信中国会节制在南越的参与,这一切统统落空了。所以克林顿的天真,是有遗传基因的,他的落空,至少也有三条:市场经济并没有开发中国的公民社会,反而被中共引向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做强做大国营企业,还奢望“2025中国制造”,要做世界老大;第二,美国分享技术给中国,也被他们拿去升级对社会的全面控制,而且还盗窃更先进的技术,反噬西方;第三,美国也没有震慑中国放弃世界军事野心,更没能阻止他们在太平洋地区的步步进逼,甚至谋求取代美国的地位。这一切,都要耗费近三十年岁月,才令华盛顿相信,却悔之晚矣。用克林顿自己的话:笨蛋,是经济吗?

那么好的景气年代,偏偏闹出了总统绯闻,老天爷真是对“代议制”的西方,刻薄了一点。 1999年3月3日,ABC主持人芭芭拉对莱温斯基的电视专访,长达两个小时,据说当这个节目插广告的时段,许多大城市的蓄水量急剧下降,因为无数人乘机上厕所,不愿误掉任何一分钟。

“克林顿时代”结束于一个性丑闻。那天我在家看这个电视专访,颇感慨美国当下的风俗。你可以看到一个当今美国青年的典型模式:我行我素,无羞耻感,名气第一,分寸感的精明在于不犯法,唯一的恐惧是坐牢,对真正的权势避之唯恐不及。

这大概是西方现代文明以个人权利意识至上,唯以法律绳之所造就的人格。这胖妞的可爱之处,是不知道仇恨和报复,甚至没有那种心眼,她说她被美国宪法“强奸”,那意思似乎是一种荣耀,如同她可以轧姘头轧上总统,别人还没这个本事呢。

芭芭拉很厉害,问她为什么保存着那条带精液的裙子?她回答很妙:好玩呀,而且我裙子很多,以此避开了道德问题,或者压根儿联想不到什么“道德”,可是对老太太把芭芭拉来说,那裙子是“脏”的,胖妞这一代已经对此没有脏的意识,这大概是个很微妙的文明的代沟;问她对检察官作何感想?她很机敏的拒绝回答,非常世俗而现实;最大的矛盾还是对克林顿,绝对没有怨恨,胖妞知道自己被利用、受辱,但似乎也心甘情愿,好像那是自己应该付出的代价,并且最终还是情谊不肯割舍。

莱温斯基在此是能够赢得世俗的绝大好感的。最后被问道:将来如何对子女交代? “妈妈犯了一个大错误”,还是笑着说的,似乎这只能是一个玩笑,子女绝对不会认真,还一定会心里暗暗佩服这个当妈的呢。至此,道德的张力已经达至顶点:人是最容易犯错误的生灵,尤其是道德的错误,在人性的合理性面前,道德化为乌有。而且,捍卫道德常常是一切恶的合理性的开始。

柯林顿是六十年代“雅痞”对美国的报复,一种文化的报复:降低清教徒文化的道德标准。可能,这也是美国维持世界霸主地位必须付出的代价。

看来,西方民主体制中的所谓“民意”,的确是由媒体操纵的,“民意”对议员们的表决选择有极大影响力,因此媒体可以影响议会政治,是货真价实的“第四权力” ,这是“民主”体制的运行规律之一;而“民意”本质上又是被经济状况操纵的,政府搞好经济,让大多数人有钱可赚,安居乐业,这个政府就合格了,其他都可以不计较,这其实很符合资本主义的本质,经济决定意识型态,所以马克思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很有洞见的。

美国文化有其内在的分裂性:自由主义的价值与全球利益的贪婪,两者最后要平衡在物欲满足上,只有抵销清教徒价值,最大多数人的最低利益,这个所谓“公平”在美国是实现了的,但必须以双重标准牺牲全球的“最大多数人的最低利益”为前提。这就是美国神话的本质。

不过,上帝的公平又在于,要美国人付出道德代价:这就是柯林顿。冥冥中的“公平机制”在另一个英语国家也是起作用的:英国的戴安娜。让这个古典世界唯一幸存的皇室出丑,又粉碎现代价值梦幻中的这对“金童玉女”,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古典的终结”。 (最近又爆出菲利普亲王的可怕绯闻。)

英格兰精神始终是一个谜:他们的“理性”究竟是什么?

(文章转自作者脸书)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