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农夫山泉」和「百岁山」,最近被港府法定机构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简称「消委会」)测试发现,有消毒剂含量达欧盟标准最上限,提醒可参考改善。但两间企业随即指控会方失实有损名声,其中「农夫山泉」发律师信并派人「踩上门」,要求澄清和道歉,否则追究到底。事件冲上大陆「热搜」,不少网民力撑香港消委会,指责公司食水屡有问题。有港商则直斥,两间公司行为「霸凌」,反映大陆式「谁大谁恶谁正确」营商文化已渗入香港,「影衰」国家和香港的国际形象。
「如果消毒剂残馀物过量,可能令人胃部不适,或眼、鼻造成刺激。」消委会周日(14日)公布市面上30款樽装水测试结果,其中中国国家级饮料名牌「农夫山泉」和「百岁山」均验出每公升3微克溴酸盐,为所有样本中最高,达到欧盟适用于经臭氧处理的天然矿泉水和泉水的溴酸盐含量标准上限。

在场有记者问结果会否反映该两款樽装水安全问题,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回应指,各项检测结果「未超标」,仍可安全饮用,但提醒一点:「若个别物质含量被发现或碰到某个国际标准,尽管香港未有特定要求,但他们再不断改善产品,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消委会报告已包含农夫山泉正式回应
本台翻查原本消委会报告中,曾向「农夫山泉」的制造商要求回应,对方只表示「该公司严于律己,致力于提供安全的产品」。不过,农夫山泉周一(16日)却突然向消委会发出律师信,指出消委会的报告犯「三大错误」,包括适用标准类别错误、标准判定错误,以及评价不专业、不客观、故意误导性,对公司声誉造成了巨大伤害,要求消委会以书面澄清并道歉。
事后,消委会回应指「正研究及跟进律师信」,重申文章重点并非指产品有安全问题。
不过,农夫山泉对消委会回应并不满意。据多间港媒报道,公司执董韩林攸同日下午带同律师到消委会总部表达不满,并与对方开会时提到,消委会的报告造成公司巨大损失,若确认该会用错标准后就应该马上道歉、澄清;希望消委会不要拖,「因为每一天的损失都很庞大,消委会不能罔顾股东利益」。

在港上市的农夫山泉,当日收报32.55元,跌2.8%;市值单日蒸发逾50亿元,过去两日内更蒸发共约131亿元。
另一受检测公司「百岁山」亦发声明抗议
另一间大陆「景田集团」旗下的「百岁山」亦发声明,并向陆媒《澎湃新闻》透露,批评消委会误导消费者,严重损害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法务部门已介入事件处理,又指责部分港媒报道指「溴酸盐达欧盟上限,或有机会引起恶心腹痛」,属严重失实。

大批陆网民支持香港消委会报告
事件亦成为大陆微博、抖音的「热搜话题」。有不少网民支持香港消委会的报告,指90年代建立的「农夫山泉」和「百岁山」,虽贵为国家级名牌,又曾在奥运等国际级盛事作为中国官方指定饮用水,但经常遭大陆媒体、官方卫健委揭露重金属或含菌量超标,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另指「之前一直喝农夫山泉的水,以为真是山泉水。」
「前段时间,咱们刚因为油的问题,又要开始为水的问题烦恼。」其中,中国知名医疗界微博「大V」、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胡洋亦关注事件,指出虽然溴酸盐并无超出国家和国际标准,「但咱们老百姓吃的喝的各种有害物质太多了,这些物质可以尽量少一些就少一些,毕竟个个不超标,但吃在一起就可以超标了。」
港商:消委会展示持守国际准则的营商环境
在香港商界打滚多年的周小龙向本台分析指,两间中国巨擘的行径严如「霸凌」。
周小龙说:「两间企业很明显是大陆化去处理事件,消委会自己为不同产品做测试,已是历史悠久……过去消委会报告都是公平、公正,一般香港品牌都会是谦虚、尊重香港的体制,再作检讨、改善。国企、大陆商人跟我们最大分别是,他们习惯了『霸气』做事……连消委会这些中立的报告,都认为可有权去灭声。这是带有财大气粗、『我恶我话事』的营商气氛,对香港是非常差的。」
周小龙又指出,消委会、廉署等独立法定机构,除了维护港人权益,亦是向世界展示香港持守国际准则的营商环境,但如今出现中国大企业对香港作出「霸凌」的作为,在国际级城市是不会发生,「国家应给予训练,让大企业知道在国际眼光和视野下应如何作为,否则就影衰中国人和香港体制运作。」
事实上,早于70年代成立的消委会一直发表不同产品检测报告,并请求受查的公司回应,促使业界改善品质,亦推广消费教育,并成为「国际消费者联会」的重要一员;而其当时出版至今的《选择》月刊,是全球首本华文消费者杂志,甚具社会公信力。
记者:夏雪、锺广政(台北) 编辑:温晓平
来源: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