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斯达 2024年07月26日 来源:上报
川普可能回归,让世上不少国家和人士感到不安。川普上次四年任期,美国退出过不少国际组织,并且奉行一种战略收缩的政策。在这转变中,对一些以往与美国关系良好的盟友就是风险。只是他当时连任失败,拜登在「为美国重新赢得尊重」的政纲下取而代之至今。
例如说川普谈晶片,其实等同他以前抱怨美国要负担日、韩防务,他认为美国在「既定结构」下做了冤大头,大有精简空间。这种想要「减轻美国负担」的想法一直贯穿其政治思想。 2020 年川普以总统身份在第 75 届联合国发表演说,也直言不讳表达了他的想法:
「……数十年来,同样疲惫的声音提出了同样失败的解决办法,即以本国人民为代价实现全球抱负。但只有关心本国人民,才能找到合作的真正基础。身为总统,我拒绝接受过去失败的办法。我很骄傲地提出『美国优先』,正如你们应该以你们本国为优先一样。这很正常──这正是你们该做的事。」(For decades, the same tired voices proposed the same failed solutions, pursuing global ambitions at the expense of their own people. But only when you take care of your own citizens will you find a true basis for cooperation. As President, I have rejected the failed approaches of the past, and I am proudly putting America first, just as you should be putting your countries first. That’s okay — that’s what you should be doing.)
在 2016 年参选期间,川普曾经被指如果他成为总统,不反对日、韩两国拥有核武,让他们自主制衡北韩等军事威胁。当时川普说:「美国用了太多钱保护这些地方。」国际上自然是一片哗然。其后川普再被问到核武问题上时回答就很慎重和含糊,并表示「所谓他鼓励日韩沙地拥有核武」之说是《纽约时报》乱写。
但川普无疑跟已故日本总理安倍晋三十分要好。而日本如果最终国家地位正常化,重新军事化,想必很对川普「美国不再大规模做世界警察」、「盟友分担美国负担」政治愿景的胃口。
川普亦曾主导撤军。 2020 年 7 月末,川普撤走了德国共 12000 多名美军。当时新闻消息指,德国有一些邦的首长十分反对这项决定。撤军理由有指是川普认为德国每年军费支出太少,在北约当中是「自助餐」的状态。当时国防部长的说法是为了更好防御俄罗斯的威胁。说法颇为「多样」。那一年也可以看到「美国大幅调整其欧洲军事部署」。
「川普新政」下,美国也因为不同原因退出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巴黎气候协议」等。总之川普要「退群」的时候很果断很不留情,而且希望盟友能够为他们贡献价值,而不是在某种受接济的状态。他们对「国际」也是有着理念上的戒惧,认为美国有时抛开这些国际机构,更能施展力量,更能把事情做好。理论上是如此。
川普的美国优先不变,至今看来口风不变。川普再回来的话,世界或会进入一轮国与国关系的条件重订,可能是一场更大的洗牌。这个时期你会希望自己的地方有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人,可以跟川普有力地讨价还价。
就像贸易上的保护主义,很多声称支持自由贸易或全球化的地方,也是有很多保护主义行为。国家在外交上有多重视另一个对手,的确是取决于能带给本国多少利益(包括价值取向)。相反,就算不是川普当国,当某个国家或地区对他们完全没有外交价值的时候,怎样惨叫,美国都不会理,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务实冷血一面。其实「国家」一向如此「跟红顶白」。
民主国家可以有不同党派的政客或说辞去诠释什么是国家利益,但他们永远是更倾向找强者或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政治事务反映被代表者利益,亦是对不被代表者的冷酷,是代议政制和民主不可克服之处,亦是「国际善意」的极限:依赖美国做世界警察这件事,在川普他们看来是很没有持续性,效果很差(他们经常骂拜登政府主导美军撤出阿富汗过程极为恶劣),是做不长的事业。
突然改弦更张对仰赖「美国秩序」的地区将是很残酷或无所适从,而川普可能就很老实地表示,就是要迫他们去竞争和适应新标准,迫他们去自立自强。美国这个「企业」才能瘦身,才能提升竞争力,才能与任何强大的对手竞争。
是否挨过川普可能的四年任期就可以回归岁月静好?其实「川普主义」可能在川普「身后」继续下去……对其他国家更好的办法,可能是及早制订「新美国政策」,去回答一旦美国再次「收缩」,其他人要如何应对自处的问题。
※作者为香港评论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