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兰尼(Brahma Chellaney) 2024/08/11 来源:自由时报

不論美國選民是選擇賀錦麗,還是川普擔任下任總統,也不管最後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掌控國會參眾兩院,都將影響世界局勢,包括正面臨中國脅迫壓力與日俱增的台灣。(美聯社資料照)

不论美国选民是选择贺锦丽,还是川普担任下任总统,也不管最后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掌控国会参众两院,都将影响世界局势,包括正面临中国胁迫压力与日俱增的台湾。 (美联社资料照)

 

二○二四年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选举年,有多达七十六个国家举行投票。今年陆续完成的多场选举,已经在英国产生左倾的工党政府,在法国陷入可能共治的僵局,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则取得第三个任期,而主张台湾主权独立的赖清德虽然当选总统,他领导的民进党却在立法院丧失多数席次的优势。

美国大选结果 将影响台湾

然而,没有任何一场选举对全球的影响力超过美国大选。不论美国选民是选择现任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还是前总统川普担任下任总统,也不管最后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掌控国会参众两院,其结果都将影响世界局势,包括正面临中国胁迫压力与日俱增的台湾。

在当前的地缘政治正在大幅重组,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岌岌可危之际,美国正迎向一个世代之中最动见观瞻的总统选举。

美国的国内政局攸关和平与战争的国际议题。事实上,美国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已经在一些重要的外交政策议题上造成党派分歧。例如,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民主党人最担心的是俄罗斯,共和党人则认为中国才是心腹大患。

将于明年卸任的拜登总统的国家安全团队,主要是由「自由干涉主义者」(liberal interventionists)组成—基本上就是左翼鹰派—而包括川普在内的许多右派人士,则可被视为不干涉主义者(non-interventionists)。或者,就像他们的批评者所说的,「孤立主义者」(isolationists)。

如果拥有非裔和印度裔双重种族背景的贺锦丽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她可能会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延续拜登的作法,从而排除美国支持任何停火斡旋的可能性。美国虽然没有将自己的士兵送上战场,却深刻卷入这场逐渐毁灭乌克兰的战争。

相对而言,如果川普重返白宫,他不太可能让美国继续介入乌克兰战争,也不太可能支持向乌克兰提供数百亿美元的额外军事援助。川普选择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范斯(J.D. Vance)做为他的竞选伙伴,后者曾经在参议院领导反对今年提拨六一○亿美元援助乌克兰,箇中意涵不言而喻。

事实上,川普在二○一七年至二○二一年担任总统期间的作风,已经凸显他希望专注于重建美国的实力,对资助战争或卷入世界各地的冲突感到厌恶。

二○二○年,川普曾在白宫记者会上发表过一席著名的谈话:「五角大厦高层」只想「打仗,讨好所有那些制造炸弹、飞机和其他军备的杰出公司。但是,我们正在摆脱那些没完没了的战争。」这个说法呼应了前总统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一九六一年对美国「军事工业复合体」(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的警告。

上个月,川普重申一项承诺,即他若再次当选总统,他将结束「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可怕战争」。

川普若上台 对中可能更强硬

不过,川普最近也发表一些与台湾有关的争议言论,暗示他可能愿意让台湾自生自灭。在接受《彭博商业周刊》访问时,川普表示:「台湾应该为防御支付我们费用。你知道,我们和保险公司没什么两样。台湾没有给我们任何东西。」同时,他还表示,由于距离遥远,美国很难防卫这个岛屿,「台湾(距离美国)有九五○○英里远。距离中国却只有六十八英里。」

这些言论似乎暗示美国要求台湾支付「保护费」(protection fee),凸显了川普长期以来在外交事务上采取的交易型手法。然而,在实务层面,如果新的川普政府上台,对中国的态度可能会比拜登团队更为强硬。

我们不应该忘记,正是川普政府在二○一七年扭转了美国四十五年来扶植中国经济崛起的政策。这项发轫于前总统尼克森(Richard Nixon)的政策,不仅导致中国变得更具侵略性且大肆扩张,还培养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对手。

如今,川普再次锁定中国为目标,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为何希望美国停止在乌克兰战争上虚耗资源。在他看来,乌克兰对美国的国家利益并非至关重要。如果川普重返白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不想做的一件事,应该就是在这位新任美国总统任内,下令入侵台湾。

不过,即使贺锦丽在今年十一月的大选中击败川普,拜登对中国的温和立场也未必能够延续下去。拜登可能会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位对北京采取怀柔政策的美国总统。

早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拜登就开始舒缓川普时代对中国施加的压力。他实际上让中国摆脱了掩盖新冠病毒(COVID-19)起源,以及未能履行二○二○年与美国「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承诺的责任。他还撤销了对与军方有关联的中国科技巨擘「华为」创办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的诈欺指控。

自乌克兰战争开打以来,拜登一直试图透过稳定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集中心力遏制俄罗斯。这导致习近平肆无忌惮地扩张势力,从南中国海、东中国海到香港和喜马拉雅山,却完全不必付出任何代价。虽然拜登政府认定中国对穆斯林的大规模监禁,已经构成「种族灭绝」和「危害人类罪」,但美国实施的制裁基本上仅具象征意义。

阻中侵台 美新政府优先要务

为了推进自己的长期利益,美国需要更加关注在全球崛起且具有侵略性的中国,而不是将资源挹注在遏制已经遭到制裁重创、野心仍然局限于区域范围的俄罗斯。因为中国正试图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在中国侵略台湾的可能性愈来愈大的此刻,下一届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加倍努力,将阻止中国对这个民主岛国动用武力列为优先要务。随着习近平愈来愈敢于冒险,美国必须比以往更着重于吓阻而非外交,才能避免台湾海峡爆发军事冲突。

星期專論(謝蘭尼)
星期专论(谢兰尼)

(作者谢兰尼为新德里智库「政策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教授,拥有得奖作品《水:亚洲的新战场》等九本著作。国际新闻中心陈泓达译)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