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REUTERS - Florence Lo(RFI)

中共政治局9月26日开会讨论经济形势,观察人士指出,政治局9月召开经济会议比较罕见,显示经济问题紧迫。习近平主持会议,承认存在“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也与习近平的个性不符。

即使从政治局会议纪要前掩后藏的官式行文也流露出焦虑:“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政治局会议没有说明“新的情况和问题”指什么,但这种说法显示,承认所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这些问题引发了担忧和不满,下文的表述似乎由此而来:“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4日以来,北京当局连日宣布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降低购房最低首付比例;中共中央、国务院25日下达就业24条,把“以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作为底线;根据路透社周四援引知情人士,中国计划今年发行两万亿特别国债,一万亿用于刺激消费,另外一万亿将用来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债务问题。

中共政治局周四的会议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连日来推出一系列救市及提振经济措施的重要性。根据外界分析人士的看法,这些措施,显示习近平领导的中共最高层的政策转向,而这种转向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这也意味着,习之前对中国的经济形势有着明显的误判。

根据彭博新闻报道,中国央行连续推出的降息降准措施,似与南方经济大省主要官员向习近平示警有关,据指广东省的官员表示,2024年的GDP预期难以实现。24日中国央行宣布降息的会议,仅仅是在48小时之内才决定的,可见最高层的焦虑情绪。

房地产危机、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消费意愿低迷,这不是最近几个月才出现的。习为什么这一次能听进去地方大员的警告?显然,问题已经严重到了官方自己制定的“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将是一纸空文。中共高层,尤其习近平本人到了不得已承认这一局面的时候了。

法新社等媒体报道时使用了这样的说法:这是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受到房地产危机和家庭消费疲软打击下采取的紧急措施。显然,中国的经济形势如此严峻,与新冠疫情阶段中国政府采取的激烈的抗疫政策密不可分。中国经济失去往日的强劲增长,有其结构性问题,有其不可持续的规律,但问题严重到今天的地步,与习近平三年抗疫期间要求“坚决清零不动摇”有重大关系。而且,新冠三年期间,中国拒绝国际社会调查新冠病毒起源,战狼外交逆势崛起,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严重对立,这一切都大大加重了中国的经济问题。

法新社周四的分析也指出:中国庞大的房地产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不足,影响了消费,而与华盛顿和欧盟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威胁着中国的对外贸易。

一些观察人士注意到,从中共政治局会议的表述来看,也凸显了某种突然的转变。会议强调“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彭博社报道分析这与官方通常的模糊表述形成鲜明对比。还有分析则指出,上述纪要中没有提到通常用于描述货币政策的“审慎”字眼,这表明北京的政策制定者也充满了紧迫感。

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彭博社分析,这是自中国房地产危机以来,政治局首次明确表示要推动市场反弹。

中共政治局会议还强调“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线”,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帮扶低收入群体等等。这似乎意味着当局意识到这些因素可能是引爆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问题。

对于北京当局连日推出的刺激政策,外界分析力度“超过预期”,股市反应也相当积极,但也有不少分析认为不是长远之策。还有观察人士批评这是“三板斧”,不计成本,只求解决燃眉之急,后果难以估量,“具有非常鲜明的定于一尊的任性风格”。

来源:RFI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