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峰:我的「毛時代」

 

2012年的3月,我出版了李劼的小說《上海故事之毛時代》,在我所出版的書中,這是第一本我以「毛時代」定名出版的作品。原本的題目是《被遺忘的歲月》,我認為每個時代都有被遺忘的歲月,但這部小說則特別標示出文革十年被下放到鄉間荒野的知青生活,故事場景又在上海崇明島,所以改了此名。我喜歡李劼,李劼總是由著我改,除非我自己也不知道改什麼好,比如說星河流轉。這部小說最特別的是著重在女知青的遭遇,她們在先天上就容易成為支書,隊長,連長等性侵或洩慾的對象,只是隱而未宣,這是華文世界中頭一部以女知青遭遇為主所寫成的小說,算是為她們的青春立碑。我懷疑李劼那時也在崇明島上,小說場景氣味分明,人物情境,栩栩如生,既讓人扼脕,又讓人為春花委泥的際遇,嗟嘆不已。這是李劼寫得最好的一部小說,從人物塑造到情節推進,流暢易讀,而且十分深刻。出版之後,我以為文革的議題,我不會再碰觸了,畢竟文革離我太遠,離台灣太遠。

 

2016年5月,我先是出版了胡平的《毛澤東為何發動文化大革命?》,又出版了廖亦武的《毛時代的愛情》,就在文革五十年。這兩本原不在計畫裡的書,忽然來到了眼前,好像順著某種隱匿的水流而來。有意思的是,廖亦武的小說處女作竟同樣以「毛時代」定名。毛時代的時間其實很長,只是兩本小說無獨有偶地皆以文革十年劃定他的時間座標。廖亦武會寫小說是第一個驚奇;廖亦武的小說竟寫的這麼好看,完全不像生手是第二個驚奇;廖亦武竟然透過小說把文革十年知青的遭遇寫進去了,是第三個驚奇;廖亦武的文革大敘述還納進了西藏/圖博人的遭遇,是第四個驚奇。我至此拜服,向來,他叫我老闆;我叫他老哥,兩人言不由衷,彼此心知肚明,但這本小說讓我拍案叫絕,不再質疑他的寫作天才。我已出版了他的七本著作,我常想:他接下來還要寫什麼?然而,他竟寫起了小說,而且寫得如此痛快深澈,奇峰時起,讓人欲罷不能。小說的寫作起於四川重慶監獄時期,我很懷疑他如何一邊寫《六四我的證詞》,一邊寫小說,難道是精神分裂嗎?

 

除了主線,側寫進藏車夫的行路和生活,更是精采紛呈,精彩到我懷疑他也曾入藏。我忍不住問他是否去過西藏?他說,他當過卡車司機,就在這條線上。小說在即將返城的東行列車作結,但他小說中所塑造的多名知青,直覺認為為後文革的一代發展,下了伏筆。毛澤東的猝死,中斷了他火車上劇烈的作愛,果然是廖氏風格。作為主角的莊子歸,既有莊子般的逍遙,又有廖亦武的放浪,愛情隨遇隨生,讓人掩卷之餘,浮想連翩。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