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评论】香港经济由治及乱 政府财政危机临门

粤语组制图

过去四年多,中港官员一再声言《国安法》下新香港由治及兴,言词煞有介事,不过现实却背道而驰,香港经济正走向由治及乱,反映在政府财政的一大难题,就是入不敷支挥之不去的财政危机。

入不敷支已成港府财政新常态

由2020至2021年度开始,特区政府财政4年有3年出现赤字,总数超过6000亿元,而今年度(24/25年度)赤字更比预期差,若不把发债当收入,赤字将高达1700亿元,真不知何年何日,特区政府才能转亏为盈。令人担心的是,财政赤字不再是突发危机(如新冠病毒肺炎)所带来,危机过后便恢复正常,而是社会经历政治巨变,经济转轨却日走下坡,入不敷支已成政府财政新常态。

政府连年举债,推动基建及地域发展以振兴经济,却进一步把财政状况推向深渊。由24/25年度开始,特区政府5年内将会发债6200亿元。连同过去发债总额接近2500亿元,至20年代尾,特区总债务接近9000亿。如此下去,政府将背负沉重的债务包袱,除了资本账内的财政储备变成负数,由27/28年度开始,每年要偿还债项更超过1000亿元,若经济未见起色,势必陷入财政危机。

连年举债 问题只会变得水深火热

政府近年不怕大量举债,目的是尽早走出危机,但出于两个错误判断,问题只会变得水深火热。一是深信财政赤字不外盛衰周期所致,只待经济回暖,重上正轨,政府收入亦恢复正常,财政转亏为盈,便可清偿欠下的债务。其实香港经济每况愈下,涉及不少结构因素,令香港经济跌落不易逆转的下降轨道,政府必须对症下药,并非经济循环可以解释。

一是近年大批港人移民外地,劳动力少了20万,直接削弱经济产能,导致政府收入减少,个人消费降低;二是劳动力流失加上生育率低,令人口结构进一步老龄化,劳动人口比例缩小,但医疗及社会服务开支只能有增无减,估计至2040年,65岁以上人口占了三分一,带给政府沉重的财政压力;三是中美冲突加剧,有碍两地经济交往,而香港实施《国安法》后,与大陆的制度差别缩窄,令欧美阵营的投资者提高对香港的戒备,经济关系全面倒退;四是香港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不断加深之际,大陆出现近数十年来首见的经济危机,香港复苏亦顿失所依。

政府的第二个错误是,深信由上而下推动香港经济转轨必定成功。《国安法》下,香港与欧美民主阵营渐行渐远,执政者不以为忧,反而视为经济转轨的契机,因此不惜大量举债,全力开发中港接壤地域—北部都会计划,推动两地经济互动合作,将香港转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不过,一个经济计划能否成功,不在于决策者的权威、计划有多漂亮,更在于能否提供可行愿景和物质诱因,引发参与者的积极性。

简单讲,北部都会区是人口与空间大挪移的计划。3000多公项新开发土地之上(约等于十个西九龙填海区),预计兴建50万个住所,可供全港三分一人口(250万)居住,并发展四大类型行业,能为现时六分一劳动人口提供职位(65万)。

如果全部落实,不仅要大批香港及大陆人口迁入 ,也要大量产业进驻,但如何吸引他们改变现状,转以北部都会区为基地?没有足够人口和产业填满新都会,发展商又如何心甘情愿大规模投资开发呢?

以屯门新市镇为例(面积也是3000多公顷),由70年代中开始,经过40多年发展,正值香港人口增长期和经济高速发展,才累积接近50万人口。反观北区都会计划,若要在20年内成功,单是人口迁入该区的速度,便需要比屯门快10倍,还未计及香港人口外移、生育率低、经济疲弱等负面影响。

大量增辟土地起楼 令衰颓楼市百上加斤及损卖地收入

再说,大量增辟土地兴建房屋及商厦,只会令衰颓的楼市百上加斤,若还要地产商大力参与开发新都会区,无异于叫他们自掘坟墓。2021年至今,住宅物业价格跌了25%,未来3、4年,却有超过10万个新落成单位陆续推出市场,而写字楼空置率达到25年新高(如中环写字楼有220万平方英尺空置),租金则比2019年低4成。物业市道低迷之际,政府10年内在北部都会区推出1400公顷土地,势必推低楼市,但如今「爱国」形势比人强,发展商未免百般滋味在心头,但可以说不吗?

其实市道低迷仍大量开发土地,也有损政府卖地收入。今年卖地收入预算降到330亿,远低于过往的近千亿元,怎料市场反应更远逊于预期,至今只达标11%(37亿),物业市场进入寒冬。政府过去不会贱价求售,以免拖低地价,再祸及楼市,并影响下一轮卖地收入。如今市面楼房滞销商铺空置,政府却有意加强土地供应,推出北部都会区多幅地皮,不仅没有逻辑可言,更自损库房收入的经脉,财政赤字状况更难逆转。

不论此举是由于对后市转好没有期待,因此急于求售,还是北部都会区是国家级计划,理解不理解也要如期执行,只会削弱其成功机会,而计划失败的结果,就是为香港引来难以疗愈的财政危机。

– 杜耀明(资深传媒工作者)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来源:RFA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