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琼瑶 (Mei Hong/百度百科截图)-RFA

【编辑部按语】86岁台湾著名言情女作家琼瑶选择轻生离世、并留有遗书,轰动了世界。大陆女作家高瑜赞扬她主宰自己生与死的行为,并与百岁文化泰斗巴金的生与死做对比,令人唏嘘慨叹!文化专制是共产极权的罪恶之一,中国所有作家都没有写作自由,著作等身的巴金在中共治下50余年创作不出新作,80年代在香港才发表了杂文集《随想录》,控诉文革。 90岁之后的巴金已经重病缠身,多次要求“安乐死”,不获批准,他最后6 年住在医院,生不如死,是专制制度下的人生悲剧。

看了琼瑶11月由亲友在脸书发表的新诗和影片,看了她12月3日留给“各位亲爱的朋友和知音们”的遗书,对她4日选择“安乐死“来告别”生命的冬季“,颇有感触。

网络图片

 

琼瑶为什么能够成为最成功进入大陆的台湾作家

 

我不是琼瑶迷,读她的作品有限、看她的影视作品也有限,远没有听邓丽君的歌多。

邓丽君较琼瑶早几年进入大陆,1979年12月,中国女排在亚洲排球锦标赛上战胜日本,夺得冠军,邓丽君受霍英东之邀,在宴会上为队员们演唱了两首歌曲;1980年,载有17名中国船员的荷兰籍货船停靠基隆港,船员们特地跑到台北购买邓的录音带;次年,又有因故迫降中正国际机场的大陆乒乓球队员,到免税店抢购邓等的录音带; 80年代初中国各地充斥着邓丽君的盗版磁带,大街小巷飘扬着她的“靡靡之音“。当时蒋经国宣布”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不久,港台报纸竟然评价”邓丽君反攻大陆成功“。

邓丽君和琼瑶无疑是台湾文化成功进入大陆的代表人物。

琼瑶的言情小说,80年代中期已经在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为那一代年轻人的青春之梦。没有被邓小平打成“资产阶级自由化“,当年我还感到奇怪,今天我明白了,不涉政治只言情,则对”四项基本原则“无害。 1998年《还珠格格》在大陆拍摄并发行,一发不可收拾,琼瑶作品的产业链从产到销都转到大陆,一部接一部都在大陆生产发行。无论“闷声发大财“,还是”不折腾“,都需要琼瑶的言情小说和改编的电视剧娱乐大众。

当然,琼瑶走红大陆说她不涉政治,只能用来评价其作品。在90年代已经有直选的台湾,据说琼瑶最支持韩国瑜,自称“韩粉”。

大陆出版的琼瑶作品

 

琼瑶只能产生在台湾

 

从80年代到今天,整40年,琼瑶有71本作品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包括她的最后一部新长篇《梅花英雄梦》5册,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作家都难于企及的。是大陆作家的才华不够吗?非也。是大陆作家的作品不如人吗?差矣。

产生琼瑶的土壤是台湾,来到大陆即是座上宾,又不用手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才是琼瑶也能在大陆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琼瑶在遗书中说“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
琼瑶的拥有在于
” 留下了…留下了…
我那些字字句句的著作,
是我今生为爱燃烧的热火。 “

琼瑶有生之年所拥有的写作自由,中国哪位作家能拥有?是49年后留下的5个文化泰斗?还是夹边沟埋葬的冤魂?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还是当今最有权势的作家铁凝?
(注:中共封了六个文化泰斗,除了鲁迅病逝于1936年,其余为: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琼瑶今天令人羡慕的,是能够为人生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死亡,“自己做主“。

她在遗言中写道:“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设计得不是很好。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万一不幸,还可能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我不要那样的’死亡’”。

琼瑶离世前7天,在脸书追忆亡夫,曝光平鑫涛生前卧床插鼻胃管模样

86岁的琼瑶,说不要就不要。她写道:“’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摆脱了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

中国不缺自我了断的作家。 1966年政治嗅觉最敏锐的邓拓,5月18日在北京家里服安眠药自尽;8月24日老舍白天挨过红卫兵的铜头皮带,晚上又遭受家人的批斗,悲愤之下投了太平湖;9月3日傅雷夫妇在上海家中上吊自杀……。如果不是胡耀邦1978年为他们平反,他们将永远背负“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的罪名。

晚年巴金

 

荣誉缠身、生不如死的巴金

巴金是活得最久的中国文化泰斗。
49年之后,他再也没有长篇小说问世。
1978年 8 月 13 日,是他人生一个转折点。是他的亡妻萧珊六周年忌日。六年前萧珊患癌症病重,正在劳动改造的巴金以“你又不是医生“为由,不被允许见妻子最后一面。萧珊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床前,75 岁的巴金开始写一份沉重的遗嘱:《随想录》。他像他自己笔下高觉新一样反思自己、反思文革,大声喊出:”说真话“。 1978年12月1日,随想录开始在在香港《大公报》“大公园”发表。

1981年,巴金先生的行动就变得迟缓,1983年确诊为帕金森氏病,他写字已经非常困难。他的书桌就改为二楼面对花园的一台缝纫机。 1985年他反复在《随想录》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不被官方理睬。

是年10月,我随《邓小平和现代中国》摄制组到上海,联系巴金,把邓朴方的拜访作为影片的内容,老人欣然接受。但是对我的提议”是否和邓朴方谈谈‘建立文革博物馆’?”,老人家笑而不答,像是死了心了。

《随想绿》在《大公报》连载到到1986年8月20日,共一百五十篇,陆续以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共出版五集,42万字。此时他握笔越发困难,他每写一个字都要花费好几分钟时间。

《随想录》五卷

 

1994年,巴金90高龄,是他人生另一个转折点,他已经离不开医生。

1995年,巴金的好友年长他4岁的夏衍去世,对他的影响很大。夏衍去世前非常痛苦,巴金对家人说:“如果我也到了这一天,希望不要进行抢救,要安乐死。” 这是他第一次向家人提到“安乐死”这三个字。此后,每当病重或住院见医生时,总是艰难地对医生说,要“安乐死”,不要浪费国家的药,“我已经没用了。”

1999年2月8日早晨,巴金生命到了最重要的转折。他突然高烧到39度,呼吸急促,医生为他插管吸痰,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做了气管切开手术,用呼吸机呼吸。巴金已经完全不能吞咽,要依靠鼻饲维持生命。此后再也没有回过家。

巴金终生不拿工资,只靠稿费为生,但是他1983年的即当全国政协副主席,1984年即当作协主席。他住院是国家领导人待遇。

开始巴金的神智是清醒的,不能说话也不能书写,他只能用点头和摇头的方式表达意思。主治医生站在巴金的床头轻轻说着:“巴老抬抬手,活动活动……”巴金便微微地睁开眼,听话地抬抬手,然后又无力地放下。这就是他每天唯一的活动。他有意识的时候,他最明白的是:“我为大家活着。”

他的病情是综合性的,帕金森氏病确诊多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有几十年历史,高血压和低血压都有,气管感染还引起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心率衰竭,另外还有胸水、贫血,还产生过败血症。医院的为他制定的救治目标是“活到一百岁” 。

女儿李小琳亲吻病床上的父亲

 

官方和家人从来没有公开过他浑身插管子的照片,上海市甚至在医院为他举行99岁的生日庆典。女儿李小林在他创办的《收获》杂志举行寿宴,邀请各地作家来上海,接受祝寿。 2005年10月17日医院终于公布巴金患恶性间皮细胞瘤,腹腔大量出血,抢救无效去世。上海华东医院超额完成了使命,百岁泰斗巴金距离他的101生日只差39天。

只有医生知道他什么时候已经感觉不到身体和精神的痛苦,只有家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不能再提 “安乐死“的要求。因为他成了植物人。

琼瑶的身后事完全依照她的遗嘱只举行家祭,不举行公祭,不举行纪念,火化之后,花葬阳明山。

六四之后几乎没有讲过一句话的文化泰斗,文学巨匠巴金,死后哀荣,公祭场面宏大,江泽民、胡锦涛和全部常委送了花圈,多名国家领导人参加了葬礼。全国多地为他举行追悼大会。

葬礼唯一按照巴金心愿办的,是和爱妻萧珊的骨灰一起撒入大海。

 

作者:高瑜

 

【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标明出处:www.ipkmedia.com 】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