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

美国侨界示警,叫王炳章提防中共暗杀 #9>

 

1979年民主墙时代就开始从事民运的汪岷,讲述了他是怎样受王炳章感召,在海外奋不顾身加入王炳章《中国之春》团队的经过。

当王炳章在1982年11月17日在纽约宣布弃医从运时,令汪岷非常兴奋。他回忆说:「一个月之后,在美西的我的电话响了,电话的另一端(三千里外的美东)传来一个陌生又期待了很多天的声音:『喂,我是老王啊,王炳章,⋯⋯。』从此以后几十年,炳章给我打电话,第一句都是如此的一模一样,从未变过。」

王炳章和汪岷本不熟悉,是通过朋友的朋友,才联系上的。汪岷回忆说:「我和炳章通了差不多2个小时的电话。我很详细地问了他对79民运的认识(说实话我当时还担心他没有在国内搞过民运的经历)和今后的打算。炳章特别触动了我的是两句话:当我问到他『弃医从运』的时候,他说:『当医生救不了今天中国,你学文学和美术的也一样!快跟我一齐来办中春吧。』」

「短短二小时的电话,改变了我一生的人生路程。激动的我连考虑都没考虑,一下就答应了炳章的请求,放弃学业到纽约《中国之春》杂志当义工编辑。甚至连到了纽约后怎样生存都没有问。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当年王炳章对我的感召力有那么大!」

汪岷在回忆中,还讲述了王炳章当年在创办《中国之春》时的许多开拓性的办报方式。除了和侨领和报界搞好关系之外,王炳章为了让《中国之春》在唐人街报摊不受中共势力干扰,顺利发行,甚至去拜见华人社会江湖上的洪门老大。令人大为惊奇的是,当年江湖上的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的支持《中国之春》,据说竹联帮在加州的头目就曾打电话到中春编辑部「爆料」,说他们收到中共要暗杀王炳章的消息,提醒王炳章小心防备。

营救王炳章委员会
2024年12月9日

 

图像

[勿忘王柄章系列 #10]
邓小平习仲勋高调批王炳章

对于所有的反对活动,中共高层都特别担心,害怕会动摇统治的根基。王炳章「弃医从运」宣言就像一把利刃,刺中了他们紧张的神经。 1982年底,在「中国之春民主运动」刚刚起步之时,中共最高当局已经收到了报告,为此,邓小平就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了话,他说:「我们有个留学生,叫王炳章,在美国办了个《中国之春》,鼓吹资本主义。」这是中共最高层第一次把王炳章当做了重要的敌手,并提上了议事日程。

后来,邓小平又在多个场合下批判《中国之春》。特别是在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召开的十届六中全会上,邓小平有一个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讲话」,他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讲得最多,而且我最坚持。为什么?第一,现在在群众中,在年轻人中,有一种思潮,这种思潮就是自由化⋯⋯自由化是一种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要把我们中国现行的政策引导到走资本主义道路。⋯⋯自由化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没有什么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自由化,自由化本身就是对我们现行政策、现行制度的对抗,⋯⋯魏京生、王炳章以及郭罗基这些人都是这股思潮的代表人物⋯⋯。」

不过,邓小平批王炳章只能算是内部讲话,因为他的讲话在公开之时,都已经删除了涉及王炳章等人的部分。而公开对王炳章作出批评的,是现在中共党魁习近平的父亲。 1983年11月底,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法国,当时他就明确指出,「台湾」方面的国民党是《中国之春》的「后台」,企图抹黑王炳章以及「中国之春民主运动」。

营救王炳章委员会
2024年12月10日

 

图像

 

【勿忘王炳章系列#11】
「民主法治自由人权」 王炳章首提八字宗旨

王炳章等创办《中国之春》杂志,吹响了海外民运的嘹亮号角,并与中国国内的民主运动和经济改革遥相呼应。

早在1983年5月的《中国之春》第三期,由王炳章和宦国苍执笔,写了社论「大家都来描绘祖国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彻底变革中国社会制度,实现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并提出政治上的五项主张」,即:一、废除一党专政;二、党、政、军、法分离;三、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四、各级民意代表及各级行政首脑应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五、实行联邦制,制定新宪法,解决祖国统一、香港及少数民族地位的问题。

而在经济改革方面,也提出了五项主张,即:一,建立市场经济。二,多种经济体制并存。三,立法保护私有财产。四,企业允许独立工会。五,农民对土地有拥有权和使用权。

《中国之春》首倡的「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八字,到1983年年底,并被定为「中国之春民主运动」的「八字方针」。王炳章在「中国之春民主运动一年总结及今后任务」的文章中指出:「『八字宗旨』的提出⋯⋯简洁、鲜明地概括了中国当代民主运动的宗旨,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呈现了巨大的凝聚力。」

四十多年前,王炳章和宦国苍一起提出的十项政治经济主张,高瞻远瞩。在政治方面,为之后的中国民主运动规划出了方向,「民主法治自由人权」一直成为民运的基调。而在经济方面的主张,则有不少获得中共当局的认可,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王炳章的领导下,《中国之春》在短时间内,已超越一份杂志的定位,开始具有了一个政治组织的雏形。

营救王炳章委员会
2024年12月11日

 

图像

 

<王炳章在新移民中刮起「民运旋风」 #8>

 

以王炳章为主的团队创办《中国之春》之后不久,编辑部收到了一封来信,是一位刚移民美国的制衣厂女工寄来的。信中写道:「在报上读到《中国之春》的报导后激动得流泪,中国要民主,这是人民的心声。我才从中国大陆移民出来,在车衣厂做工,生活非常窘迫,但为了中国的民主事业,我愿意拿出一点钱来作一个小小的贡献。今后,只要我还活着,能做得动活,我都要为《中国之春》做一点小小的捐献。」

「中国要民主,这是人民的心声」。正是王炳章在纽约登高一呼,为人们带来了民主的希望,所以打动了移民的心,获得千千万万人的支持。当年王炳章在美国刮起的「民运旋风」,也受到了各界热烈的欢迎。

1982年11月24日,王炳章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了第一场公开演讲,《中国时报》报导说:「哥大物理系大楼四二八室只能容纳二百个座位的空间,为将近四百名听众挤得水泄不通⋯⋯整个演讲会显得十分平静,听众倾听王炳章的谈话,间或出现掌声及笑声,没有人以任何不良的态度对待他。观众的发问透过字条传达,由王炳章作选择性的回答。」

这场演讲会不仅感动了观众,对一些社团也产生极大的冲击力。纽约中国大陆新移民联谊会是1981年成立的,成员是大陆移民及留学生,其中不乏教授、工程师、艺术家、医生等高级知识分子。受王炳章影响,该协会很快发表声明:「中国大陆新移民联谊会将配合《中国之春》,全力支持中国民主运动。中国大陆当前迫切需要的是民主、自由、人权和法治,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团结海内外一切民主力量,造成浩大的声势,克服万难,坚持不懈,才能促成中国之春早日实现。」

营救王炳章委员会
2024年12月8日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