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按语:高瑜女士引用明晚期诗文戏剧大家江盈科的两篇讽刺庸医的小小说,对中共2024年的治理做了惟妙惟肖的总结。应对财政、金融双危机,任凭各省市横征暴敛,罚没并举,犹如《庸医治驼》。应对政治、社会的重重危机,依靠“两个维护”“两个确立”的政治铁律、依靠“枫桥经验”和刀把子的镇压,与江盈科笔下的“只剪箭管,留镞在肌内”的外科医生无异。】
江盈科是明万历二十年的进士,官至四川提学副使。史称贤吏,诗文戏剧大家。他是明晚期文坛“公安派”的创立人之一。该派属于文学改革派,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张为文应抒发当代个人的真性情 。江盈科提出“元神活泼说”与“贵真说“,将作家主观心性作为创作的重要因素,反对“尘俗之虑”和“义理之见”对作家主体的束缚,主张写真性、真情、真我。他的诗文“信心率意,有同嬉戏、盖以趣胜而近于谐。”
江盈科有《雪涛阁集》14卷及寓言小说、故事笑话、历史散文、诗评,多种书卷存世。
主张“写真性、真情、真我“的明朝大家江盈科。
江盈科有两篇讽刺庸医的短篇,脍炙人口。
一、《庸医治驼》
一篇是《庸医治驼》,直接选入百度百科为其代表作。该文讲一医生自吹能治驼背,有驼者信以为真,找他来治。此医用两块门板夹住驼者,上去用力踩跳。 “驼者随直,亦复随死”。驼背人的儿子欲到官府告这个医生,此医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江盈科叹曰:”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小说全文
2024年是在“倒查30年”中开局的。财政、金融危机双爆发。
1、4月22日,财政部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其中,“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49172亿元,同比下降4.9%;非税收入11705亿元,同比增长10.1%。”社交平台立即解析为:财政收支中的“非税收入就是罚款收入”, “一万亿,14亿人,平均每人罚款700多块。”
2、7月11日 湖南“营商环境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发表署名狄冠元的文章“ 罚没收入超过税收?罚没同比激增三百倍?”
文章伊始列举三个罚款实例:
“4月23日,南京一市民在骑自行车时因没有牌照,被交警罚款50元;经舆论曝光后,南京警方启动了撤销程式。
仅今年,还有卖芹菜赚14元罚10万元、车容不洁被罚200元等新闻爆出。 ”
下文汇总了澎湃研究所和财新等公布的大量数据,说明“罚没款”直线上升,是全国大中小城市的普遍现象。
文章结尾:“现在罚没收入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关键收入之一,轻易剥夺会加重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事权与财权方面的不对称。地方承担大量保障地方民生支出的责任,但现有财政规则之下,如何“取财有道”,是更深层次的问题。”表现出对“罚没款”异常增长的无可奈何。
3、12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国务院学习会议上强调:要强化执法监督,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
第一财经和人民日报跟进报导:中国财政部资料显示,今年前11个月,非税收入约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10月和11月非税收入增速均在40%左右。
“广东省情内参“,是广东省出版集团主管的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的内部刊物,2024年10月刊登一份调查报告称:广东省近万民营企业遭受异地逐利性”远洋捕捞“,生存难以为继。
报告举例年收入达几十亿的广东壹健康集团,本属广东的“专精特新”企业, 2023年6月底就提交申请赴港上市。其一子公司只因60多万的涉案款,便遭遇河南省焦作、商丘两市公安局以该集团企业涉嫌诈骗为由,出动1600多名警力到广州,先后冻结该集团子公司相关账户64个。导致壹健康集团被迫撤回赴港上市的申请,并因资金问题,导致工厂停工、生产停摆、经营难以为继、员工工资难以发放,集团陷于瘫痪。
年底,中国证卷会不得不发文统计被“远洋捕捞”的上市公司数目,统计显示,已有超过80家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被各地警方拘捕。
同样令人瞠目,“远洋捕捞”竟然深入到意识形态领域。自8月以来,已有10几名女作家在微博公开筹款。为了避免诈骗嫌疑,她们还附上了逮捕或取保告知书。相对应,安徽省绩溪县人民法院官网显示,自11月以来,陆续有10几位女作者进入庭审程式,每周都有1至2个案件开庭。原来一批在台湾付费网站海棠文学城发表“耽美”(写男男恋)作品的大陆青年女作者,成了安徽省绩溪县“远洋捕捞”的对象,为了获得缓刑,必须按时缴纳高额罚款。安徽省绩溪县公安,今年已经从外省抓捕了50 多名“耽美”女作者,用数目可观的罚款补贴了绩溪县财政。
江盈科在《庸医治驼》结尾的发出的22字感叹:”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若是用在2024年,妥当与否,已不必我赘述了吧?
二、《外科医生》
另一篇是《外科医生》,忘记是小学还是中学语文课学过。全文录下:“有医者, 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遂跪而请酬。裨将曰:“镞在肌内者须亟治。 ”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 ”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 ”
2024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根据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议作出的,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议相比较,政府重点工作内容几乎相同,仅有的不同点在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位提高到第一位。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虽然由第一位降至第二位,但仍旧是国家发展的方向。但是被国内外舆论大加诟病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仍旧处于政府重点工作的末端。这说明什么?
说明2024年中共对经济的治理是错误的,使得产能过剩、消费疲软的通缩危机更加严重,并将全部带到2025年。
2020年,拉动中国GDP的房地产业泡沫被戳破,2021年7、8月,价格开始大幅下滑,数千万套房屋空置,市场持续低迷,暴露了中国经济的严重问题。三年“清零”使得中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2023年没有出现期待中的经济复苏,反而民营企业破产、外资撤离速度加剧,失业率激增,消费低迷。而2024年 ,当局继续加强反市场方向的对经济全面管控,加大对国有企业主导的,产能过剩的钢铁、电动汽车和其他产品的政策支持和补贴。
2024经济溃败引发了社会矛盾的空前爆发。从小学门口频繁发生砍杀小学生和成年人的事件,到四名美国大学教师吉林被刺伤、苏州日本校车遇袭和深圳日本学童遇刺不治身亡,直到11月11日晚间,珠海市体育中心发生的驾车撞人事件,造成35死、43人伤,才引发中央关注,习近平做出“要从源头防控”的指示。中国网民把2024年发生的数不胜数的“无差别”杀人事件,统统称作“献忠”。
12月13日中國微信群传出一张图片,稱是中共公安部“八個不能再發生”的工作要求。1、不能再發生涉政穩重大風險;2、不能再發生個人駕車衝撞、報復社會等極端暴力案事件;3、不能再發生規模性人踩人事故;4、不能再發生諸如“夜騎”等非組織、規模性聚集活動;5、不能再發生“白紙運動”等標籤化事端和所謂悼念、祭掃等活動;6、不能再發生因惡意欠薪、裁員等導致“維權”聚集和其它群體性事件;7、不能再發生重大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守住不發生暴恐案事件底線;8、不能再發生遲報漏報、謊報瞞報情況,堅決防止小問題拖大拖炸。
这“八个不能再发生”的工作要求,没有一个是“从源头防控”提出的,8个都是发生在社会表象层出不穷的事件,正如同江盈科笔下那位外科医生剪掉的箭杆,而不是埋在“肌内的镞”——导致社会事件发生的源头。
2024年中共当局继续提倡“畅想中国经济光明论”,有两个特点,其一不准提“通缩”;其二,千方百计用接进5%的统计数字来遮人耳目。
12月3日,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有关明年投资策略的公开论坛做了一次演讲,他将今年多种资料综合到一起,包括房地产对比、物价对比、就业对比,和GDP放到一起来看,他认为,从2021年到今天的这3年多之间,中国GDP的增速,每一年平均高估了3个百分点,3年多累计起来高估了10个百分点,过去3年来,中国实际的GDP年增速为2%。
三年来城镇就业人口损失了4700万人,就是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当中的占比大概10%,这个数字与社会消费信心断崖式的下跌也相匹配。
几天后,高善文的社交帐号被全部封杀。
另一位东北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的付鹏,11月24日和12月3日在汇丰银行举行的活动上,作了两篇讲话,被热炒。他认为中国的经济问题远比表面看到的要严重得多,2019年就开始了,在今年是恶化。核心问题是有效消费不足,官方的救经济措施已无法像2008年般奏效。现在出的所有政策有没有达到目标呢?有一讲一,没有。能不能达到对冲的目标呢?我觉得对冲一点点,解决肯定不可能,
他认为中产阶级的萎缩是一个典型的信号,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在失效。 “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的增多,并不是就业扩大的体现,而是中产阶级陨落的直观表现。”当前中国经济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刺激政策,而是更有效的分配机制。他强调:“现在的政策方向必须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通过再分配让底层和中层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房地产行业过去是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但现在,年轻人不愿意买房,甚至负担不起房贷。这种消费意愿的下降直接反映了有效需求的断崖式下跌。”
“中国需要一场分配机制的深刻改革,只有通过再分配,才能缓解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足的问题。”付鹏的主张,正是江盈科笔下裨将说的:“镞在肌内者须亟治。”
付鹏9月在一场会议上发表评论后,他的短影音平台帐号就被封锁。 11月底发表内部演讲引起热议后,他在微信上的影音帐号“付鹏的财经世界”被禁止关注。
12月16日中国多地证监局陆续对券商等提出监管要求,旨在加强对公开言论的管理,尤其是首席经济学家、券商分析师、基金经理等从业人员对外发声不可存侥幸心理试探监管红线。
对付鹏、高善文首席经济学家们的封杀,与外科医生“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的行径相通。外科医生不过是个取镞乏术的江湖骗子。而对真知灼见的学者的封杀,则是“老大哥”实施压抑性统治一种后果。 2025年的前景已经呈现在眼前,诚如付鹏所言:“内忧外患危机来临。”
作者:高瑜
【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标明出处:www.ipkmedia.com 】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