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贤编导的剧情片《破·地狱》在香港上映一个月,就已经达到1.2亿港元票房,刷新纪录,登上“最高票房港片”第一位。

《破·地狱》在港澳上映一个月就已经达到1.2亿票房,截止1月4号票房突破1.55亿(Facebook/@破·地狱 The Last Dance)

 

这种现象在事前难以想像,但确实是发生了。当一起置身于这现象之中,你才会发现原来新冠疫情带给香港人和社会的伤痕还在,有很多不能好好疏理的情绪,就像得不到超渡的鬼魂,平时被压抑着。

《破·地狱》的故事,尤如开宗名义,召唤这些疫情的鬼魂出来,尝试慰解他们和我们自己。

黄子华饰演的魏道生,也是因为疫情引起的结业潮而欠下巨债,只好“沦落”到进入一般人避之则吉的殡仪行业。与他合作的喃呒师傅“文哥”已经 80 多岁,会帮先人做“破地狱”仪式。虽然他是红磡最厉害的师傅,但与子女关系不好,互相有长期心结,并不快乐。他是帮人解遗憾的,而自己的遗憾却是不能自解。

《破·地狱》中黄子华饰演魏道生。(Facebook/@破·地狱 The Last Dance)

 

本剧由魏道生的视角,带领观众进入殡仪业,最后进入经营这个殡仪业的家庭内部情感。这个家庭是因为这个本业而繁荣,但也种下了一生的矛盾和负担。就是他们算是帮香港每年处理很多人的“最终一程”,算是做了不少功德,但是他们也为了这种事业而付出代价,被迫承担过于沉重的情感。就像香港以前是国际金融中心,这条“财路”繁荣了香港,但也限制、定型了香港,也是香港人很多不开心和无奈的源头。

例如香港也因殖民地商港的格局,而成为一个“外向经济体”,我们是“市场至上”。没有足够商业价值的东西,很难长期存在于这里,这里产业并不多元化,很多人的才能其实没有空间发挥。这里的福利制度、公共开支,发展方向,很多很多,都是因为这个“格局限制”而只能发展为今天的样子。

文哥的儿子志斌继承爸爸的路,也做了喃呒师傅,但其实不是那么相信“道教”,做仪式时的空档会用手机看足球,因而被爸爸当面训斥。文哥的女儿文玥则因为道教不传女人,没有女性喃呒师傅,而不能继承,但其实她比哥哥对殡仪业更有兴趣。故事也逐渐揭开,父女之间的失和,便是“祖师爷”(道教传统)决定下来的格局。

因为父亲是老派人,他对宗教及行业传统是不假思索地拥抱和维护,而且自己确实是身体力行 (例如他坚持吃素),自然不能热烈和正面地回应女儿的期待,而女儿也因父亲的回避而获得了长期的“不被承认感”。在女儿文玥的世界,她一直感到自己不被重视,而她也无法从理性上分辨父亲是本人不重视自己,还是父亲因为道教传统而不能重视自己。因为那是原生家庭、纯粹感性领域的事情,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再分不清楚。

《破·地狱》中角色文玥正在帮病人做CPR。(Facebook/@破·地狱 The Last Dance)

 

而我们作为观众会看到那么思潮起伏,甚至热泪盈眶,大概是因为看到疫情时期“生人”和“死人”的故事,以变型的方式再于一出电影中呈现一次,又再带你走一次,并且唤起人们因为“面对现实”而被迫遗忘的细节。

原来抗疫是那么痛苦,当中又有那么多愚蠢、反覆、强制的苦难,这个过程中,“生人”和“死人”都一样痛苦。我现在才突然记起。

一个人如果面对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可能会短暂失忆,自己也无法记起,这是因为潜意识对它进行了抑制。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另一个人格去处理。我们也大概是被迫忘记了疫情的过程,因为当中充满了佛经所谓的“惊怖”。一方面是我们身体受到终极考验,由于新冠病毒是传染性极高,无法阻止,最终几乎是全社区都感染过,那些身体不好的人,难免会大量死亡,特别是老年及长期病患人口。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死亡患者数量突然暴增,令停尸间设施“爆满”。那些求医的人,不少塞在医院里面,因为欠缺支援而不治。因为处于战争状态的医院内也没有足够人手去帮助所有人。

另一方面,也是习惯了的日常被颠覆后的精神不安。那个时候,我们也见到了生命裸命的样子,生人和死人都失去尊严,政府也没办法帮忙,那种突然来到的“大死亡”其实是引起了香港人的不安,但当时政府连防疫政策都推动得很吃力,也没什么人会奢求他们可以有效关顾市民的心灵情绪问题。

当时香港人当然是愁云惨雾,一方面是不少市民与政府因为 2019 年反送中运动的一连串警民冲突,处于敌对关系和情绪里。所以同一场全球疫症,香港的困境脉络也是略为不同于其他地区。在香港内部,19 年下半年是警民关系、朝野关系、香港本身、其政治秩序出现激烈变化的时刻,不管你是什么阵营,也无法否认香港人也在连场的冲突中,心灵已十分疲累。

人们看到很多无法理解、不愿相信的事情,但社会是没有以大家期望的方式修补,“香港人”本身出现了存在危机,精神上的,之后更要“直踩”直接进入“另一场战争”,一场威胁生命的防疫大战,中间是没有休息和退修期。

很多人的情绪已经在多次绷紧、崩溃的循环之后,增加了麻木的维度,但并非没有感觉。没错,就像片中卫诗雅饰演的女儿文玥,经常面无表情,要做出表情总是很勉为其难,不断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大概就是当时甚至现在很多人的日常心理状态。

天灾人祸,如果相信新冠疫情是一场天灾,不佳的应变则可以带来人祸。人祸就是平白、无意义为人类增添痛苦。由于中国在一段长时间都实施严厉的病毒清零政策,一旦某区出现疫情,就要整个封锁起来,最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上海封城。而且人们被迫出行要“扫码”,用电脑看看附近有没有风险人员,用大数据“清零”。

香港特区也是一直紧跟“从严不从宽”方针。强制施打疫苗、公众地方和私人场合都要“限聚”、食肆电影院等要限缩营业,入内需要“已打疫苗证明”,还有可能被迫入住隔离营,都是那个时候的基本日常。每一项也是在民间引起极大的撕裂和困扰。不只是之前蓝黄、亲政府与反政府之争,还涉及你怎样看待那种威权式的防疫管控的问题。

2022年1月12日,香港屯门区被确定为高风险地区,人们在社区新冠病毒检测中心排队。(REUTERS/Tyrone Siu)

 

亲民主人士之间也会因为支持或反对某防疫措施而口角内战。就算强制戴口罩都是一个生命哲学问题,一方认为这是限缩了人的自由,一方认为如果有助抗疫,能保护公众,那就应该限缩,就像强制接种疫苗,“大局”比“个人”的想法重要。

公平地说,很多欧美国家面对疫情的时候,在恐惧之下也实施过不少独裁式的防疫政策,这威胁了公民的尊严,引起了他们自己的内战。例如加拿大杜鲁多政府 2022 年初曾动用《紧急状态法》(Emergencies Act)冻结一班示威者的银行资金。因为示威者表示受不了加拿大的防疫政策,再不改变就要用卡车车队堵塞加拿大交通。

当时人类内部因为病毒而兵荒马乱,很多崇高的事情都不再认真,“人权”的诉求有时会被“紧危状态”搁置,而我们当时在世界各地都看到、经历到这些事情了,那过程是相当的惊惧,害怕到当“贼过兵兴”之后,我们下意识就想遗忘它,遗忘自己经历过的,以及遗忘香港死过那么多人。过程中是否有值得改进或检讨之处?毕竟总是有可能面临下一次疫情,但现在“全力拼经济”的特区大概无暇顾及,就像“独立调查委员会”一样是敏感的,慢慢就没人提及了。

只是很意外,反而是《破·地狱》能勾起我所有关于当时的回忆和情绪,你发现已经放下的东西还在,就像“先人”在剧中对不同活人的意义,虽然天隔一方,但总是忘记不了。如果一场灾难之后我们什么教训都没有总结,那就对不起这个城市亲身经历的磨难。

现在已经差不多忘记当时香港为了“清零”是多么歇斯底里,当然最后“清零”毫不成功,感染者还是遍布香港。在 2022 年 1 月间,香港有一家宠物店员工及顾客确诊新冠,渔农自然护理署决定马上扑杀宠物店内部 2000 多只仓鼠和小动物,当时听到是感到十分荒谬或者残忍,印象也很深。这种行为甚至引起其他恐慌的香港市民遗养仓鼠和其他动物。

2022年1月18日,香港,一名身着个人防护装备的野生动物保护官员离开一家暂时关闭的宠物店。此前,香港政府宣布对香港约 2,000 只仓鼠实施扑杀。(REUTERS/Tyrone Siu)

 

香港爱护动物协会之后发声明呼吁当局“不要采取极端措施”,“呼吁宠物主人不要过分恐慌和遗弃宠物”。由此事件可以侧面看到当时人们是多么恐慌,进入了四面楚歌的状态,连动物也成为了人们的代罪羔羊。

去到最后人们是被迫才承认,过分挣扎过分“清零”反而会令城市更伤。另一个就是造成魏道生没钱而转去做殡仪的理由,就是他大概也受害于过分“清零”大格局,香港在疫后经济恢复速度不佳,已经是建制派也不否认的意见。

邻近地区以新加坡为代表,早于 2022 年底就已取消防疫限制,全速大力欢迎旅客,举办各种大型盛事,而香港正式复常是要到 2023 年 2 月之后。例如“口罩令”是于 3 月 1 日 才于香港正式取消。

《破·地狱》不是挑不出毛病。例如黄子华的角色魏道生后来变得太过“人生老师”。如果把电影定格在一场反传统的破地狱传式,也许更干净利落。不过这些都不会影响本片“赢”的地方,它最先成功抓住并重现了疫情时代的香港惆怅情绪,观众也好像无形中参与了一场大型的慰灵仪式。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原文连接:https://www.wainao.me/wainao-reads/movid-the-last-dance-hong-kong-suppressed-trauma-01072024/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