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作者脸书)
【按:2025台北书展登场。昨日晨起见印刻编辑陈健瑜发我两帧照片,她在布展。年年书展,都是我们书写者的盛大节日,尤其我这个流亡作家,已然视台湾为我的「文字原乡」,却因「武汉病毒」肆虐三年,而望洋兴叹;2023台北国际书展,我本计划参加的,也向健瑜缴上一本书稿《海恸》,却在手中赶写着另一本,尚未杀青,我思忖还是写出书来要紧,于是日夜伏案,不计晨昏,这本新书去年十月底完稿送健瑜,书名反覆斟酌后定为《雨烟雪盐》,年底又做完一校,我奢望于这次书展它能面世的,今知尚在二校中;数次书展之际,世态炎炎,容我疏理一番亚洲这个重要书展与世局时局的互动,足见文字出版与烽火、瘟疫、制度、海陆、文明、异议、流亡的息息相关,顺序由近及远。 】
《印刻文学》8月8日——
台北书展大奖得主苏晓康最新力作《海恸》
中国只有解决独裁问题,周遭和世界才会安宁!
《海恸》从延安讲到北京,读书人成猴子、黄梅戏巨星被剖腹,上承商鞅酷政,从古至今的历史经验脉络相承,习与毛没有血缘关系,嗜血的遗传清晰可辨。
「大国崛起」的中国,在他笔下仍是一片蛮荒,中国溺婴数亿、五亿女性仍是生育工具,「五四」以来有何「进步」?
今日亡天下,而昨日温美,民初真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年代,「恸者,痛也、哭也、悲也,抑或醒也?」,「天蛮地荒」也是人类现状?悲切之余,遂集结成《海恸》一书。
《海恸》8/10出版上市
8/9我在脸书发帖《太平洋等来了一匹战狼》,按语中介绍:健瑜写道:『明天出版的新书,直接把一个「恸」字给搬上来了,那是相对「河殇」而言,大海之恸。 』《海恸》这本书的思路和结构,完全出自于她:「以当代环境的全球大格局切入、以大洋视野检视海陆文化的激荡」,这才得以延续《河殇》的气魄,然而不止要讲比「河」更辽阔的「海」,更要讲海陆对峙,一个全新的话语。她又要我做几分钟视频给她,用作宣传这本书,我这老头子最怕弄这些IT玩意儿,拿视窗11自带屏幕录制,做了八分钟视频《太平洋等来了一匹战狼》,我就直接采用大陆「战狼电影」吴京的语言(亦如《上甘岭》等),然而在中国历史脉络中顺藤摸瓜,战狼文化可以一直摸到秦始皇那里,原来有两个东西:大一统和残暴,从两千年前一直顺延到今天,「五四」以来反传统,一直在反儒家,从未触碰过商鞅酷法,反而是毛泽东早在十九岁时便因惊叹传统中有这套黑术而作《商鞅徙木立信论》,而今天大陆已是满屏「重读商鞅」。
2023年7月27日 《印刻独家》推荐「苏晓康七册套书」:《离魂历劫自序》、《寂寞的德拉瓦湾》、《屠龙年代》、《鬼推磨》、《西斋深巷》、《瘟世间》、《晨曦碎语》并附言:
一九八八年,他以《河殇》声震华夏,也因《河殇》被迫远走他乡。
流亡超过三十年,苏晓康从未停止思索,继续剖析中国,笔耕不辍。
以流亡者视角谈中国,从大河民族、传统文化,以及这几年的大疫时代。八九流亡的这群人,即便离开那块大陆,仍受到了威胁。没想到除了政治,还有来自病毒的侵扰。
他在幻灭、休克与重生煎熬出来的每本著作,是自己的思想纪录以及不写不行的使命,都帮助读者能以更犀利的眼光凝视中国、回顾历史。
七册原价$2390,印刻独家优惠,只要$1670
我在脸书以《生命坚韧,十年六书》回应:
三十年轮廓清晰:九三年车祸后,曾哭天抢地三年,然后移居德拉瓦,寂寞十三年,其间傅莉却摔倒楼梯之上,我们第二次灭顶,这当中我还写了两本书《寂寞的德拉瓦湾》、《屠龙年代》。 2015年移居大华府至今,我其实还在丧魂失魄之中,不堪回首者,2012年我已经六十二岁,却仍旧咬碎牙根吞下肚里。
十几年各种采访每每问及车祸,夫复何言?然后思之竟得二味:生命何其坚韧,不屈不挠,似并非希望牵引之,而是茫然不肯放弃的不甘之心,在最暗黑之中匍匐爬行;劫后之生命,何其甘甜也!有享受不尽的韵味,所谓苦尽甘来。
2012年春傅莉从跌倒中渐起,一场春雨之后我的心境里出现唐诗意境:「梨花一枝春带雨」,回头再去品味,仿佛又是一本书了,我的《离魂》难道可成三部曲?
坊间有言:书写愈疗痛苦,在我或许是翻过来:痛苦孕育文字。
2023年2月初,2023台北国际书展登场,我在脸书发帖——
今晨陈健瑜,我的印刻编辑,贴出书展一角,其中有我六本书和《印刻文学》杂志106期我的专号,是出版社与一个作者的结晶,我深为感动。
2023台北国际书展,我本计划参加的,已向健瑜缴上一本书稿《海惊》,却在手中正赶写的另一本,尚未杀青,我思忖还是写出书来要紧,于是日夜伏案,不计晨昏,这本尚未脱稿的新书中,会有一章《灵动难眠》叙述「十年六书」:
离魂历劫自序、寂寞的德拉瓦湾、屠龙年代、鬼推磨、西斋深巷、瘟世间——写《屠龙年代》时,傅莉说是「屠我这条龙」(她本属龙)……。
借这书展一角,做个新书广告。
2022年6月4日 「一个出版社的”八九纪念”」
我在脸书发帖:今天「六四」三十三周年,建瑜又贴出台北国际书展上印刻展出的我的三本书;两年前的「六四」,我写过「一个出版社的”八九六四”」,倾诉了一个流亡作家跟大洋彼岸的一个出版社和读者的缘份、情分,这是我的幸运;另一方面,我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谈「六四」,《流亡者的坚守、挫折与期待》
https://www.rfa.org/…/renquanfazhi/kw-05312022120239.html
「”怎么做? 就是象一个知识分子一样地去做,以自己专业的能力去做所谓『民运』的事情,去做中国政治的事情。 ” 苏晓康说。」因此,我的书写就是延续我在中国的发声和介入,中共不可能禁绝我的文字。
台北印刻文学出版社编辑陈建瑜,今天在她的脸书贴出五本书的封面:”苏晓康在印刻的作品”。
我见到心头一热,马上跟贴一句:
“谢谢建瑜!这五本书,有四本是你编辑的,没有你也没有这些书。”
她回应:”很荣幸有这个缘分啊。”
我再跟:”当然,也要感谢初安民老总派你来当编辑喽,所以应该感谢整个印刻出版社,为一个中国的流亡作家出版五本书!”
请允许我有一个猜度,这是三十一年后,一个出版社对中国一九八九年六月那场惊天动地的人民抗议的纪念。这个出版社在台北,是一个顶尖的文学出版社,他们的作品玲琅满目、遍布中西、横跨全球,他们的文学书借号称”得奖专业户”,然而他们也在八年之内,为一个大陆的流亡作家出版了五本书。
我因《河殇》而被中国通缉,流亡海外三十年;流亡三年后又遭遇车祸,妻子伤残。哈金说我”为命运之无法宰制留下最佳注解”,其实我靠书写渡却心灵煎熬,吞咽血泪,可是写出来的哀痛,也得有人帮你出版呀。我有幸先遇到季季,她先在台湾推广《河殇》,后又将我领进印刻——印刻给我出书,第一次就是半年之内连出两本书:《离魂》与《寂寞》;再半年又是一本《屠龙》。这样的速度,会令一个作家跌入癫狂状态,我在”大叙述”与”私人心境”两端跳跃,哪里还顾得上悲伤?这三本书的责任编辑,有两本都是陈建瑜,另一本是尹蓓芳,而三本书的主编都是季季。
今年初,我贴过一篇《两书成型脉络》,说的是另外两本书,《鬼推磨》与《西斋》,写于去年春夏之间,其中提到:
“两本书先后在七八月间完成,大约写了五个月,而在2018年底我曾有台北一行,那时已跟印刻编辑陈健瑜谈好,此刻赶紧联络她,她让我传去两部书稿就开始编辑作业,并很快通知我,老总初安民吩咐2020年元月出版《鬼推磨》、二月则是《西斋深巷》,我实在受宠若惊,哪有出版社可以为一个作者连续出两本书的?”
一家台湾的出版社,承接下我的倾诉,一个海岛上的读者,隔着太平洋陪我垂泪,陪我伴妻疗伤,出版我的”一把辛酸泪”,还有比这更幸运的作家吗?
2021年1月25日 印刻Online 特展
2021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非小说类首奖
苏晓康《鬼推磨》、《寂寞的德拉瓦湾》、《屠龙年代》、《西斋深巷》
如果没有疫情,晓康老师应该已经飞到了台湾,亲自领取这个大奖。
不过就算彼此隔离,他仍心系这里,仍持续书写,下一部作品《瘟世间》,即将出版
2021年3月23日 《印刻文学》预告
2021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得主苏晓康最新作品《瘟世间》4月1日 问世
人类有过两次热战,
热战之前是冷兵器时代,
热战几乎引爆核战,
于是冷静下来就成了冷战,
庞培欧在尼克森图书馆的讲话被称之为「新冷战宣言」,
难道要来一场冷战2.0?
不。下一次来的是
——温战。
有一句老话:风从东方来;
有一句新话:毒从东方来。
克林顿有句老话:笨蛋,是经济!
习近平有句新话:笨蛋,是病毒!
归结为一个钱字,欲知底蕴,请读此书。
全球的经济学、政治学、思想史,一切从十八世纪诞生的典范,在这波瘟战中毫无免疫力。人类进入另一个时代,未曾有过的「瘟疫世纪」。
世界末日在眼前,宛如正在经历第三次世界大战,从此人类历史会分为「二○二○年之前」和「二○二○年之后」。
唯一希望是疫苗,但得先弄清楚这只黑天鹅从哪飞来?
苏晓康剖析瘟战时间线:「爆发、隐瞒、封城、甩锅」四步骤
从庚子国耻、三峡大坝政治学到习近平造帝之术,解构极权豢养术
3/27凌晨起,开放预购
我在脸书发帖《书写点滴》:
去夏七月20日,我在日记中写下”今天正式进入我的疫情岁月”——自三月五日马里兰出现3例covid-19以来,今天感染人数已达78,685,全美达3,904,478。四个月里我无动于衷,而我30年来早已疏离社会,孤伶许久了。我只是想:难道我就这样慢慢消失吗?我亦长期冷漠国内情势,年底的大选和一个大法官去世, 皆未进入我的视野,那大法官走了将牵动同性婚姻变局,美国左右都很着急,我无所谓。
“瘟战之后”,一个奇怪的题目跳出来。秋天就问印刻,我用一个月赶写一本书如何?我怕不写东西会死掉,不如跳进”争分夺秒”的兴奋里去,这样写也无非是把瘟疫以来我的随感整理一遍而已,所思所想也无非历史社会之交融。不久《鬼推磨》获奖,更是刺激了我。
十月起笔,十二月四日清晨《瘟世间》脱稿,九章十五万字。 2020年初黑天鹅以来种种事件活动,无论公私,皆历历在目,可算一部《疫情自序》,这种借大事变临摹社会震荡、个人惊怵、重大话语、应世论说,囊括种种在内的写法,有点我在八十年代写《世纪末回眸》那种题材的味道,可谓我在西方重回大骨架的尝试。
圣诞夜冷雨淅淅,疫情下没有party,美国还在选举的挣扎中,我却早已失去兴趣,也看不懂是非。 2021年是牛年,我的本命年,姐姐和傅莉都要我寻根红绳辟邪,我却只找到一部微雕心经镶在一个核桃壳里,系在一根红绳上,那是1989年末我逃出大陆,第一次访问台湾,友人领我去花莲拜见证严法师时获得的,今年就挂它吧。
元月14日修订完《瘟世间》全稿发印刻,陈健瑜回复”排定四月出版”。二校做完已在二月九日,是日确诊数字全球一亿,死亡234万;美国确诊2761万,死亡47万,书尾写上这些数字。人类在大疫中损失惨重,我这辈子未经历战乱,却经历了文革、屠杀、逃亡、车祸,这次加上瘟疫,见到的生离死别也足够了。
最后还是要写一句:台湾人宅心仁厚,接纳我这个流亡作家!
2020年11月30日
晨起获印刻编辑陈健瑜电报告知:《鬼推磨》入围书展大奖。此书年初杀青之际,瘟疫骤起,蔓延全球,欧美卒不及防,乱了阵脚,至今美国大选仍深陷其中,博明称之为”外力干预”,我称西方已输掉第一局。其中奥妙并不神秘,可归结为一个钱字,欲知底蕴,请读此书。
2020年12月15日,我的脸书《文字的原乡》——
晨起获知2021台北国际书展大奖暨金蝶奖颁给拙著《鬼推磨》,亦接获许多好友的祝贺,甚感荣幸。说荣幸是真心话,因为我是一个流亡作家,离开中文本土逾三十年,尚能得到中文原乡的读者、出版界如此厚爱,真是不敢想象!
我因疫情之故,不能飞往台北参加颁奖公布会以及此届书展,甚觉遗憾,也在此告知朋友们我还在美国马里兰避瘟疫。我向书展基金会提交了一则获奖感言录影,也贴在这里,以飨友朋。
我在感言中特别强调:『这三十年来我在台湾出版了一些书,也发表了不少文字, 可以说台湾是我唯一文学的故乡、文字的归宿。台湾能够保持中文的自由,书写、出版的自由,是跟台湾这块土地的自主、独立,抗衡中共霸凌、吞并、渗透的威胁,这么一个政治上的前提,直接相关的。 』
《鬼推磨》梳理的,正是三十年来中共崛起、威胁人类的路径、秘诀、严重后果,今天我们看到,站在这个巨大威胁第一线的,不是美国,而是台湾。所以我们所有在北美享受安宁的中国人,都应当钦佩台湾人民!
2018/2/10
中国看不到的书 台北书展成焦点
(中央社记者罗苑韶台北10日电)台北国际书展出现中国大陆异议人士刘晓波纪念展位,参与策划的诗人贝岭和孟浪强调,这是为彰显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另有其他出版社展示苏晓康、阎连科等人在中国遭禁的著作。
另外,印刻出版展位外墙也以「这些书,你在中国看不到」为题,用简体中文招徕,陈列大陆作家阎连科、芒克、苏晓康、杨炼等人作品,这些书在中国都遭禁。
—来源: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