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们在上海复旦大学教学楼前合影 (Aly Song/路透社)

关注事件的在美中国年轻人程鑫鑫也认同网民的看法,认为让本科生直博是为吸纳人才。

程鑫鑫说:“这几年,中国国内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公平的,都是为了给既得利益者或者有钱人开后门,比如这个就是。真正优秀、在国外的和成绩好的就不会care(在意)复旦大学,这都是给他们的官宦子弟留后门。例如,我有钱,我把小孩送到国外去读2年书,然后他马上可以来复旦大学读博。那不是把这些在国内成绩很好,但是家里面条件不够好的博士挤走了吗?共产党都是倾向他们自己的既得利益阶层的。”

有中国媒体引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反驳有关不公平的说法,强调复旦的招生原则与国内一致。陈志文还表示,国家的胜负在于高精尖人才,但美国等对中国学生赴美学习先进人工智能等进行严格限制,复旦大学此举是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流,为国家做贡献的重要举措。

但中国留学生Tom不同意上述反驳意见。他表示,在中国很少有大学会让本科生直接升博,复旦大学开出总成绩要达到3.5的条件,对有背景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并非不可能的任务。

Tom说:“本身大学很自由,你可以选课,哪些课老师打分打得比较紧,哪些课比较容易拿分,其实大家都清楚,拿高GPA这个事情其实是可以操作的。而且很多富家子弟,他们在大学其实都有类似于师爷辅导他们功课的,甚至是有人帮他们写论文,非常容易就拿到3.5,甚至3.5也是很easy(容易),可能3.7都没问题。”

本科直博 提高海归官家子弟回国的竞争力?

Tom表示,复旦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别说考博士,要考研究所也不容易,该校容许海外本科生直博,相信是为海归的官家子弟制造更优秀的履历表而量身打造的做法。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Aly Song/路透社)

 

Tom说:“中国你还能骗得了中国人吗?这个东西完全就是开大门了,这也是整个中国竞争压力加剧的一个体现。以前这些官家子弟在海外洗个学历回来就好了,我认识一个官三代的同学,他去墨尔本当地可能最好的大学,现在他就在CCTV工作。但是现在整体在内卷,所以他们(官后代)可能现在也需要一个国内足够硬的院校的博,才能够让他们能够在这个体制内站得住脚,这给一些体制内准备的这么一个东西。”

“直博”吸纳在美亲中华侨后代?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是复旦大学的校友,他表示,要成为复旦大学的学生不是容易的事,这次容许海外本科生直升博士,相信是要配合中国应对中美竞争的部署,想吸纳已移民美国等华侨后代当中的顶尖人才。

夏明说:“一个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人非常清楚地知道美国是一个收割全世界劳力的国家。(美国)像芯片、疫苗的开发、人工智慧的开发,都是全世界的移民担当重任。对中国来说,要借助这个机会从美国获得最优秀的那些年轻人,能够进到中国的博士项目。很多的中国移民,如果你的父母这边(美国)跟侨团比较亲近的,他们对中国有亲近感,他们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个非常广阔的人力资源,像复旦这样的大学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

海外人才可回流西方统战

夏明表示,复旦大学的举动也可能与负责统战工作的政协主席王沪宁也是该校出身有关。因为这批精通英语的留学生完成博士后,可以回流到西方社会成为中国统战的成员之一。

夏明说:“中国在10几、20年前提出了大外宣这个战略,但是为什么它(中国)在去年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大统战呢?这里面有个微妙的区别,大外宣的话,更强的意识形态,它会给你指令。但是大统战的话,它已经把你的心,都心向北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都会想符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或者符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有一个自我审查。这批人就不是大外宣的人才,但他一定是大统战的成员。因为王沪宁现在在主管大统战工作,而复旦是王沪宁的母校,这个跟王沪宁在推行大统战计划不是说没有关系的。”

夏明表示,直博的学科并不包括外交和国际关系等重要和敏感的工作,显示中国在敏感项目也不会轻易相信海外的留学生。

 

责编:许书婷、何平; 网编:瑞哲

来源:RFA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