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6 ◎何瑞恩(Ryan Hass) 来源:自由时报
川普希望降低爆发大规模战争的风险。尽管他言辞强硬,却不乐见军事冲突,也对核武大战的风险戒慎恐惧。 (美联社)
美国总统川普就任之后,在外交政策上的一连串作为,令人眼花撩乱。他施压丹麦将格陵兰割让给美国,威胁要接管巴拿马运河,敦促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五十一州,片面将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Gulf of America),还宣布美国兼并并治理加萨走廊的计画。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强效类鸦片止痛剂「芬太尼」(fentanyl)流入美国所扮演的角色,川普宣布对两国进口商品征收廿五%的关税(但随后又宣布暂缓),同时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十%的关税,因为中国是芬太尼前体物质(precursors)的主要来源。他还宣布要对进口钢铁和铝材课征廿五%的关税。
交易达人川普 美国利益优先
川普已经冻结美国对外援助,并宣布裁撤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的计画。他一上任就签署退出巴黎气候协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行政命令,也不再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
至于台湾,川普威胁对输往美国的半导体晶片,征收高达一○○%的关税。他还敦促台湾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并为美国提供保护支付费用,将这种关系比拟为保险公司及其客户之间的契约。
这一系列行动和威胁,让许多西方新闻媒体感叹,川普习惯对待盟友比对手更苛刻。美国政治新闻杂志《Politico》发表文章,将川普描述为亲中派人物,指出他曾经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他的就职典礼,还试图保护中国短影音平台TikTok继续在美国营运,都是他与中国为善的例证。
前述种种引发了一个问题:川普真的是亲中派吗?更深层次的疑问则是:川普到底想要什么?
首先,川普既不亲中也不反中。他不是民主的倡导者,也不反对专制。川普不是一个意识形态者。他自始至终就是一个交易达人。他深信美国人数十年来,都被世界上其他国家「占便宜」,他必须纠正过去的错误。他认为,将美国的利益置于首位,是他的责任。
在二○二四年的总统选战中,川普在中国议题上表明的立场,大体反映了美国选民的普遍情绪。尽管川普往往夸大其词,偶尔还会前后矛盾,但在中国议题上,川普始终强调三个主题。首先,他向美国人民保证,他会对中国态度强硬。第二,他自夸知道如何与习近平谈判,而且会比前总统拜登,或是代表民主党与他竞争的前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做得更好。第三,他矢言让美国远离战争。
69%美国人 认同避免与中开战
川普的这些立场,反映了美国人民对中国的若干真实看法。首先,美国民众现在对中国的观感,已经比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天安门广场大屠杀事件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负面。无论正确与否,许多美国人将失业和因为芬太尼相关死亡案例,以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而痛失挚爱,归咎于中国。但与此同时,美国人对中国的首要关注,却是避免爆发军事冲突,似乎有点自相矛盾。根据美国智库「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所做的民意调查,六十九%的美国人认为,避免与中国开战,应该是美国对中政策的首要目标。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我认为川普的施政理念,可以归纳为三大主轴。首先,川普希望为美国劳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川普是一个「工作民族主义者」(jobs nationalist)。他希望在美国为美国劳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他认为,更多的工业生产对建立社会凝聚力,以及避免美国中产阶级的空洞化至关重要。他还认为,更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是美国免于中国胁迫或侵略不可或缺的要件,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工业产能。基于这些原因,川普的目标不是将供应链「友岸外包」(friend-shore)到越南、墨西哥、泰国或台湾等地。他的优先目标是将生产「回流」(re-shore)到美国。
其次,川普希望对进入美国的一切,进行更严格的管制,无论是人员还是商品。川普曾向支持者承诺,他会阻止无证移民和非法毒品流入美国。川普的国家安全顾问瓦尔兹(Mike Waltz)将管控边境安全,列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第三,川普希望降低爆发大规模战争的风险。尽管他言辞强硬,却不乐见军事冲突,也对核武大战的风险戒慎恐惧。他可能会寻求北京的支持,设法终结乌克兰冲突,并降低和北韩及伊朗开战的风险。
让美国再次伟大 台不可或缺伙伴
这一切意味着,台湾要想打动川普,光是诉诸共同的价值观、民主理念,或是对中国的一致敌意,可能收效甚微。尽管如此,对于川普企盼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恢复美国实力的愿景,台湾仍然是可以提供助力且不可或缺的伙伴。如果台湾的领导阶层希望与川普及其顾问群建立更多联系,他们可以透过强调台湾目前及未来对美国工业扩张的贡献、对自身防御的承诺,以及负责任地管理两岸紧张关系的能力,寻求有利的契机。
◎何瑞恩(Ryan Hass)
(作者何瑞恩为美国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中心主任、辜振甫暨辜严倬云台湾研究讲座;国际新闻中心陈泓达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