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对华特别委员会日前向司法部、国土安全部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出联合信函,敦促政府采取进一步行动,打击中国企业透过第三国非法转运商品以规避美国关税的行为。委员会强调,这些违法行为已对美国多个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包括汽车零部件、纺织品、服装业,甚至涉及中国对外输送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问题。
美国国会对华特别委员会在信中指出,许多中国企业透过第三国转运其产品,借此避开美国对中国商品所征收的《1974年贸易法》第301、232及201条款关税。这些企业将「中国制造」的产品先运往关税较低的国家,再重新包装或取得伪造的原产地证明,以非中国商品的名义进口至美国,从而规避美国关税与进口限制。
委员会表示,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实施关税措施以来,一些中国物流公司开始公开宣传规避关税的方法,包括「打破国际贸易壁垒」、「帮助中国商品成功进入全球市场」,甚至直接表示「转运是唯一能避免高额关税和进口限制的方式」。目前,中国企业透过此手法转运的商品涵盖钢铁、铝制品、服装及不锈钢水槽等多个领域。
国会点名柬埔寨、泰国及越南 协助中国转运货物
信函指出,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全球贸易与投资调查部���已查获多宗中国企业利用第三国转运产品的案例,并确认这些企业主要透过柬埔寨、泰国及越南等国家转运中国制造的商品,以逃避反倾销与反补贴税。
2024年美国政府对一家中国企业提出诉讼,该公司透过第三国转运中国铝材,避开关税,美国政府因此追讨超过1100万美元的未缴进口税款,并寻求最高620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同样,国土安全调查局与商务部联手查获中国太阳能企业透过东南亚国家转运产品,规避美国关税。此外,美国政府亦揭露中国纺织业者利用自由贸易协定国家伪造原产地标签,以绕过贸易限制。
尽管美国执法部���持续调查并曝光这些违规行为,但委员会认为,现行的执法力度不足以遏止此类行为,亦无法对违规企业形成足够的威慑力。因此,委员会敦促政府采取更严厉措施,包括对违规企业与个人提起刑事诉讼,以加强法律威慑;强化民事执法,加重罚款与处罚;主动启动《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调查,打击中国企业利用第三国进行非法转运。
委员会在信函中强调,中国企业的转运行为不仅给予中国企业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还导致大量廉价商品涌入美国市场,削弱美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许多美国制造商因此面临债务危机、裁员潮,甚至被迫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海外。
国会同时要求堵截新疆产品
此外,委员会亦指出,中国企业的转运行为与强迫劳动问题密切相关,这使得美国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购买到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强迫劳工生产的商品,进而间接助长中国对维吾尔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压迫行为。
为进一步应对中国企业的违规行为,委员会宣布将重新提出《保护美国产业与劳工免受国际贸易犯罪法案》。该法案将在美国司法部设立专责执法单位,专调查与起诉涉及国际贸易犯罪的企业与个人。该法案在第118届国会已获得全票通过,并正推动进一步立法,以强化美国贸易法执行力。
美中贸易摩擦持续升温,美国国会对华特别委员会呼吁政府加强贸易执法,确保美国企业与劳工免受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随着美国政府加强调查与惩罚违规企业,预计未来在贸易法执行方面将出现更严格的监管与执法行动。
编辑:温晓平
来源: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