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宏 2025年03月25日来源:上报

看到亞亞,想起富察,這讓台灣人知道中配有很多種,不能一概而論。(合成照片/圖片取自中國媒體新華社/富察回台灣臉書)
看到亚亚,想起富察,这让台湾人知道中配有很多种,不能一概而论。 (合成照片/图片取自中国媒体新华社/富察回台湾脸书)

中配亚亚、小微、恩绮因涉嫌主张武统遭废止在台依亲居留许可,果然又在台湾社会引发一场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孰轻孰重的大辩论。其实,亚亚等人并非台湾公民,在台湾并不享有公民权,她们因为主张武统遭移民署认定有「危害国家安全或社会安定之虞」驱逐出境,系属台湾边境主权的展现,与一般所称的言论自由关系不大,外界不应误用。

激进言论是否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在任何民主国家都是大哉问。一般而言,美国对言论的容忍度较高,欧洲因为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稍微严格一点。例如,德国《刑法典》就明确禁止鼓吹纳粹主义、否认大屠杀及其他煽动种族仇恨的行为。即使是民主程度最高的北欧国家,也认定针对特定族群、性别、宗教的仇恨言论属违法行为。尽管民主国家对于言论自由的宽松尺度略有不同,但言论是否造成「立即而明显的危害」?则是较为一致的标准。

只是,言论是否造成「立即而明显的危害」也是一种主观评述。一般而言,当国家面临重大外患或内部颠覆挑战时,就容易感受到「立即而明显的危害」,也容易收紧言论自由的尺度。而这些透过不同立场与角度对言论自由尺度辩证,往往也是言论自由最可贵之处。

亚亚等人是依亲居留的中配,并非台湾公民。她们依《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子法《大陆地区人民在台湾地区依亲居留长期居留或定居许可办法》,获得在台湾依亲居留的特许,其对台湾的权利义务当然也来自这特许的法规。如今她因为相关武统言论,遭主管机关认为有「危害国家安全或社会安定之虞」,而依同办法第14条第1项第4款而废止其居留许可;她自可依法提起诉愿、行政诉讼,由行政法院来裁定相关处分是否依法依规。这单纯属于台湾政府的移民政策与边境管理范畴,与一般台湾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两回事。

几乎亚亚案发生的同时,失踪近年两年的前台湾八旗出版社总编辑富察延贺经国台办证实,已在今年二月十七日依「煽动分裂国家罪」经一审公开宣判,惟所谓的公开审判却未说明审判结果。不仅如此,从富察两年前前往上海之后失踪后,到底富察为何被拘捕?有什么样的证据?乃至于他本人的行踪与健康状况,完全没有任何交代。

一个只拥有居留身份的中配在台湾鼓吹武力统一,颂扬战争恶行,台湾政府最严厉的霹雳手段也就只是废止她的居留许可;另一个在台湾从事出版业的中配只不过出了几本不同于中共史观的书籍,鼓吹民主自由,就遭中共秘密关押审讯。如果真要谈言论自由,亚亚与富察,谁更值得台湾人声援其实不言可喻。退一万步言,包括王鸿薇、赵少康这些在第一时间声援亚亚有主张武统「言论自由」的政客,外界可曾在过去两年听她们为音讯全无的富察说过一句话?如此两岸有别双重标准的「言论自由」,又岂是言论自由?

中配有两种,一种是像亚亚这种呲牙裂嘴、鄙视台湾的中配,另一种是富察那样渴求自由、向往民主的中配。共产党既已透过捉捕富察,营造寒蝉,达到恫吓在台中配与台湾人的效果;自然不能排除它长臂管辖像亚亚这样的中配,用以里应外合,假民主之名来攻击民主。这场无声的入侵一直是现在进行式,它并非抽象的言论自由比例原则之争;面对这一切,台湾人千万不要太天真。

 

※作者为《上报》总主笔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