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2025年03月29日 来源:上报

中國若是利用亞亞事件塑造「台灣排華」形象,這表明中共可能正按照相似的套路,為對台軍事行動進行輿論造勢。(攝影:張哲偉)
中国若是利用亚亚事件塑造「台湾排华」形象,这表明中共可能正按照相似的套路,为对台军事行动进行舆论造势。 (摄影:张哲伟)

「亚亚事件」表面上看是一位中国籍台湾配偶因违反居留法规被驱逐出境,但事件发展却被中国大肆炒作,甚至开始出现「台湾排华」、「迫害中国人」的言论。这就值得我们想一想: 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中国是否在为对台作战做舆论上的准备?

亚亚被驱逐回中国后,中国官方媒体、新浪微博等社群平台开始出现大量标题,例如:「台湾不欢迎中国人?」、「亚亚被迫害,台湾人歧视中国人」等,甚至有媒体把亚亚包装成「台湾迫害中国人的受害者」。这样的舆论操作目的何在?我们可以看到,中共正在塑造一种叙事——台湾敌视中国人,甚至在进行「排华」。

这样的手法并不新鲜,历史上中共就曾多次使用这种舆论战来为军事行动铺垫,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1979年中越战争前的舆论战手法与今天的亚亚事件非常相似:

在1974年中国与越南爆发「西沙之战」后,中国媒体就已开始强调越南的「侵略性」,将越南描绘为不断对中国挑衅的小国。这种宣传为1979年战争的舆论铺垫,让中国民众认为越南政府敌视中国,并将其政策与「苏联的支持」挂钩,形塑「反击苏联代理人」的形象。随后,中国官方媒体,如《人民日报》与《解放军报》,大量报导越南政府如何迫害华人社群,尤其是在中越边境及南部地区。具体内容包括越南政府驱逐大量华人、没收华人的财产,并且在报导中强调这些行为是「组织化的民族迫害」。

1978年大量华侨难民潮进入中国,中国媒体更是变本加厉,大幅渲染「越南政府如何欺压华人」,展示难民营内的悲惨情境,称越南政府迫害华人,导致数十万人逃至广西、云南。新华社在1978年底开始频繁发布报导,形容「越南政府的极端民族主义政策」对华人造成严重威胁,甚至有「大屠杀」的说法。当时中国的宣传机构制作了多部关于华人受迫害的新闻短片,在电影院播放,并且发行大量报刊专题,描述华人如何遭受越南当局的不公平对待。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越南当局的罪行不容掩盖〉,详细列举越南如何驱逐、打压华人,并强调中国「有责任」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这一切,都是为了加强中国民间的反越情绪。最终,1979年中国以「保护华人」为由,发动了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

这都让人不能不警惕中共的故技重施。当年:中国塑造「越南排华」形象,为开战做准备。今天:中国利用亚亚事件塑造「台湾排华」的形象,这表明,中共可能正按照相似的套路,为对台军事行动进行舆论造势。

另外,我还要特别提醒台湾,除了舆论准备,中共还可能透过「军事摩擦」来升级对台行动,其中军机相撞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手段之一。

大家还记得2001年发生的南海中美军机相撞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吗? 美国EP-3侦察机在南海国际空域执行任务,中方派遣歼-8战机拦截。中方飞行员王伟与美军机发生碰撞,歼-8坠毁,飞行员失踪。中国立即指控美国「侵犯中国领空」,并扣押美军人员,制造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美国最终发表遗憾声明,中国借机向国内塑造胜利形象。这种模式也可能会被复制到台湾:现在中共军机频繁扰台,台湾空军被迫频频升空拦截,一旦发生碰撞,中国可能立即指控台湾「攻击中国军机」。这将成为中国进一步升级军事行动的借口。

总之,从亚亚事件的舆论操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中共正在为对台作战进行多方面的准备。亚亚事件,可能只是开始。

 

※作者成长于80年代的北京,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后即从事学运,参与和组织了1989年民主运动,后为此两次坐牢达6年多时间。 1998年被流放到美国,得以进入哈佛大学10年,先后得到东亚系硕士和历史系博士学位。现在担任「对话中国」智库所长。政治上的温和坚定的反对派,思想上的理想主义者,生活中的资深阅读者。出版有政治评论和诗歌散文等书籍20余本。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