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关税,美国政府究竟是怎么想的? 4 4 月, 2025 时评 原创:力平坐看云起 老孙荐读 20250403 美国全面加征关税政策的推出,不亚于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一场地震,其对整个世界经济包括中国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对此,舆论界反应强烈,主流的声音当然以批评为主。 对此,有人斥之为这是特朗普草台班子的一次胡来。我个人的看法,不能如此轻率简单地看。 这里是根据一些已有资料整理的罗伯特·莱特希泽的一些说法。莱特希泽是特朗普第一届任期时的美国贸易代表,而现任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则是莱特希泽的得意门生和长期副手。从中可见莱特希泽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巨大影响力。他的一些说法,对于我们理解本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无疑是有帮助的。 莱特希泽的切身之痛及对他的影响 莱特希泽出生于俄亥俄州Ashtabula,这是一座曾经因钢铁与汽车零件制造业而兴盛的小镇。他的父亲曾在钢铁厂辛苦工作到29岁才攒够钱念医学院,最终成为医生。 在莱特希泽的幼年时代,他亲眼目睹了家乡小镇的繁荣。在那个时候,只要一个人肯努力,买房、养家、退休,这一切都触手可及。这就是美国中产阶层美国梦的实现。 但在随后的岁月中,他也亲眼目睹了小镇的衰败,到如今,这里已经是铁锈地带的一部分,35%的居民陷入贫困状态,而且无法靠自己的努力翻身。而这样的小镇,在美国的中西部并不鲜见。 这样的经历,形成了莱特希泽的一种深深的信念:这不只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副作用,而是美国政府数十年错误贸易政策的恶果:廉价进口品摧毁了在地制造业,日本汽车业的崛起更是重创当地经济,作为中产阶级支柱的蓝领工作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低薪、无保障的服务业。 衰落是如何发生的? 莱特希泽特别讲到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在1970~1980年代,日本钢铁、汽车和各种制造业突飞猛进,对美国形成了极大的挑战,俄亥俄也身处其中。但当时的里根政府果断调整内外政策,最终阻拦了这一波冲击。莱特希泽当时就在白宫,作为里根政府的年轻一员,参与了全过程。他认为里根采取了完全正确的战略和政策,保住了美国的产业。 第二件事情,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华盛顿精英都被冲昏头脑,认为“历史已经终结”,美国不再面对威胁,可以一路高歌猛进,幼稚地以为可以靠自由贸易解决一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个是美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一个是中国加入WTO,形势由此逆转。 在这个过程中,用莱特希泽的话,“有极少数人赚了很多的钱,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买到了一点便宜货,然后丢掉了工作,丢掉了社区,丢掉了家庭,甚至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第三件事情,是美国的毒品。先是止疼片,然后是可卡因,然后是芬太尼。莱特希泽认为美国先是在贸易、产业问题犯了严重的政策错误,然后在药品问题上又犯了严重错误。我们都记得,在万斯的回忆录中,也讲到他家乡毒品的问题,他母亲就是吸毒者。 三大愚蠢政策,把美国送进深渊 莱特希泽归纳出让美国陷入困境的三大错误政策。一是克林顿任内通过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二是美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是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 莱特希泽认为,这三项决策共同把美国产业拱手让人。莱特希泽早在1997年就投书《纽约时报》,警告说:中国一旦在全球贸易中得逞,美国劳工将首当其冲。 莱特希泽认为,这些政策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这些恶果除了人们经常列举的之外,他特别强调了下面的两点: 第一,没有制造业,创新也就失去了基础。他认为,创新,常常发生在实验室与工厂之间的碰撞。美国发明了个人计算机、半导体和核能,但如今全球半导体制造占比仅剩8%。根据澳洲战略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在64项关键科技领域中,美国有57项落后于中国。而在15年前,落后项目仅有3项。 第二,中产阶级的消失。莱特希泽指出,错误的贸易政策,不只让财富流失,同时也让美国人的生活质量节节败退:工资停滞、寿命缩短、毒品泛滥、精神疾病蔓延,社区在崩解。曾几何时,美国“几乎人人都是中产阶级”,但如今,1%的富人控制全国一半的财富,而普通人的下一代面临比父母更贫穷、更短命的未来。 莱特希泽还特别讲到一点,就是国际投资净头寸,也就是美国持有的海外资产总额减去外国持有美国资产的净额的恶化。20年前,美国的净资产是-3万亿美元,如今,这个数字已恶化至-23.5万亿美元。换言之,仅在短短20年内,美国就把相当于20兆美元的未来财富,送给了世界其他国家。 也就是说,外国人不仅拥有美国债券、股票和房地产,更透过直接投资在美国赚走利润。这些资金,最终变成了外资手中的美股与资产。 莱特希泽认为,美国曾经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但如今,这一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原因在什么地方?就是美国长年信奉自由贸易,自己开门让人进来做生意,却没发现别人根本没这么开放。 他说,他国政府补贴产业、操纵汇率、限制外来劳工,美国却一厢情愿地坚持公平竞争的幻想。结果是每年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已成常态,财富如同破水桶般源源外流。 抛弃服务业立国,建设生产型社会 莱特希泽主张,美国必须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强国。他反复强调美国必须抛弃“服务业立国”幻想,只要通过关税保护与技术投资双管齐下,制造业复兴还是有可能的。莱特希泽强调,最终诉求应该是重建“生产型社会”,让普通劳动者通过体面工作重拾尊严,恢复社区的活力与国家的凝聚力。 他强调,经济政策的核心应该是保障多数人的福祉而非资本的利益。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保守主义精神。 各位可能还会记得,我多次提到的一件事:在若干年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就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制造业,我们的经济以什么为基础?换言之,美国有没有可能在制造业空心的背景下,以高科技、金融和服务业支撑起其庞大的经济体系,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 莱特希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比任何人都要明确。不过,他不忘强调,要通过这个途径,把财富重新分配给工薪阶级。他说,重要的不是发放补贴,而是让人们有好工作、赚到好薪水。 关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莱特希泽认为,关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工具,别的都是虚的。当然,这在短期内供应链可能受影响、物价可能上升。但长期来看,这是让制造业回流、实现薪资提高的重要一步。因为关税的武器可以抵消他国产业政策所带来的不公平竞争。 他指责说,他国用低利贷、补贴、操纵汇率扶植企业,美国若不以关税回应,自由市场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应当说,对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人们事先都有所预料,但尽管如此,征收范围如此之广,税率如此之高,征收方式如此之简单粗暴,还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有人说,这纯粹是一个草台班子的任性操作。 这个判断,可能有点失之简单。 这背后实际上有个东西,即所谓最优税率的理论,而这个理论在特朗普的团队中认同者不乏其人。最优关税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阿尔诺・科斯蒂诺特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安德烈斯・罗德里格兹 – 克莱尔提出的,该理论认为,20% 的关税是最优水平,而高达 50% 的关税也可能对美国有利。 前一段时间,莱特希泽团队曾散发给国会一个游说文件,其中就有最高20%普遍关税的内容。而米兰在正式担任总统经济顾问之前,也曾撰文主张美国平均关税应提升至约 20%,甚至50%。 对于加征关税的副作用,特别是对于通货膨胀的可能影响,莱特希泽说他自己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和数字模型,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关税会导致通货膨胀。他说:“衣服涨价、裤子跌价,这不是通膨,是物价调整。” 真正的通膨,是系统性问题,不是单靠关税就能引发的。 他的证据是,川普第一任期的年均通膨率仅为1.3%。 他还用中国的例子来说明。他说,“中国也有关税,请问中国的关税有没有给中国国内带来通胀呢?没有吧?”“中国是通缩而非通膨。”他的意思可能是这样的:通过关税把制造业发展起来,生产出来的东西多了,关税就不会推动通货膨胀(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时评 孙立平, 关税, 川普 PrevPrevious宋国诚:驳龙应台的「感性投降论」 Next林保华:川普「解放日」关税抛砖引玉?台湾要善用谈判空间Next 标签三中全会 中共 中国 中国经济 中美 中美关系 习近平 人权 余英时 六四 共产党 关税 刘晓波 历史 台湾 基督徒 川普 恒大 恶人榜 房地产 拜登 政治 文革 新疆 普京 李克强 林保华 林彪 毛泽东 民主 民企 民族主义 特朗普 白纸运动 红卫兵 经济 维权人士 美国 胡耀邦 苏晓康 西藏 赵紫阳 达赖喇嘛 邓小平 香港 Search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胡政之的「文人办报」:先是报人,再是文人(附《民国那些人》试读 | 胡政之:报人逝,报纸亡矣) 吴洪森:美国校园为何成为左派集结地? 高瑜:“九一三”感怀 中国年轻人为何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特朗普与习近平将于周五通话敲定TikTok协议 特朗普把中国、印度等23个国家指定为主要毒品过境国或生产国 中国公布8月统计数据 经济持续疲软 张又普:沉默的天空 苏晓康:弯道超车 特朗普:美中贸易谈判在马德里“进展顺利”,TikTok协议已达成 美国:中国故意歪曲二战时期文件,这些文件并未决定台湾最终政治地位 林彪出逃前的最后乞求 一封致毛泽东的未发之信 血旗下的毛式荒诞剧“世界级奇观” 林彪坠机前 周恩来:请放心 飞机有我们的人 “娃小宗”要来了,“娃哈哈”要走了? 李承鹏:跳舞的妈妈 海外文摘 >>> Charlie Kirk 之死,对美国的影响 他们为什么要杀死查理·柯克!“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万斯副总统在X上发长文悼念查理·科克 从911到查理·柯克之死,美国正打响另一场反恐战争 美国英雄的B面:武装手段浪漫化与政治暴力的传承 查理.柯克,用他的生命诠释了常识和逻辑 在悲伤之中:悼查理·柯克 查理·柯克 – 美国保守主义的麻辣烫,基督信仰的殉道者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四: 拯救王炳章活动 东归的蛟龙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三:被中共绑架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二:政治活動 民运斗士先驱王炳章的历程一:中国之春横空出世、震惊世界! 胡平: 贺“坐牢王”秦永敏七十华诞 不明白播客:谁是“编程随想”? 著名人权活动家郭飞雄被当局以“煽颠罪”再遭重判八年 嘉文精选 >>> 高瑜:“九一三”感怀 张又普:沉默的天空 苏晓康:弯道超车 苏暁康:刘宾雁——非自愿的流亡 郭罗基:为什么“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舒云:“九·一三事件”十大谜团 九一三:真相探识与民间启蒙 丁凯文:“九一三林彪出走事件”研究述评 《五七一工程纪要》是文革构陷的顶峰之作 鲍彤谈林彪 苏晓康:「第二种忠诚」与「大中国意识」 杨纯华 | 革命的幻象:中国当代领袖崇拜的政治工程化分析 分类 嘉文精选 (5,717) 中国 (365) 中国404 (2,709) 中国人权律师团 (375) 中国新闻 (1,322) 中美 (1,243) 专栏 (1,195) 专栏作家 (7) 专案组·恶人榜 (102) 严家祺 (7) 光传媒直播 (9) 光传媒精选 (158) 光明大讲堂 (536) 光明论坛 (56) 光播台 (11) 公民抗争 (2) 国际新闻 (63) 今日人物 (920) 今日要闻 (1) 宗教∙基督教 (831) 安娜专栏 (18) 冯崇义 (4) 口述史 ·回忆录 (1,079) 史林论坛 (3) 争鸣 (594) 人物 (978) 历史∙中共党史 (7,296) 历史人物 (289) 新疆.西藏 (1,642) 时评 (2,334) 招聘启事 (2) 拆墙运动 (26) 教会新闻 (44) 民主人权 (1,192) 民企观察 (396) 思想 (41) 本网评论 (119) 李南央 (28) 海外文摘 (1,346) 海外民运 (152) 独家资讯 (229) 田牧 (3) 界立建 (2) 王安娜 (11) 英豪榜 (16) 苏晓康 (363) 蔡慎坤 (45) 高瑜 (19) 金钟 (13) 量子跃迁 (24) 首发 (1,371) 辩论 (207) 辩论公告 (35) 音视频 (349) 音频 (2) Featured (2) Youtube节目资讯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