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颖 思想坦克 2025 年 4 月 2 日
塞尔维亚示威活动。图片来源:达志影像/美联社
就在我国大罢免行动如火如荼展开之际,遥远的塞尔维亚社会亦陷入僵局。
武契奇政权面临腐败与民主倒退的指控
塞国地处古早的欧洲火药库巴尔干半岛,长期以来一直是该地区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该国经历了政治动荡和战争,随着21世纪初该国政治局势逐渐稳定,塞尔维亚重新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成为欧盟与巴尔干地区整合进程中的重要一员。自2012年以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领导的塞尔维亚前进党(SNS)开始主导国家政治,并在2017年武契奇当选总统后,强化了对国内政治的掌控。这个国家的政治局势近年来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尤其是在民众不满政府贪腐与专制的情况下。尽管政府宣称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并在一些领域取得进展,尤其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但同时也面临着腐败问题与开民主倒车的疑虑。
塞尔维亚政府常年大力推动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并致力于吸引中国游客。 2017年起,中塞免(旅游)签,近年也常见中国网红在社群媒体大力推广巴尔干半岛小国的「小众旅游」。根据塞尔维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中国游客数量增长了70%。塞尔维亚政府积极利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前来观光、投资和消费,进一步促进了塞尔维亚的经济增长。
塞尔维亚加入「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盟友
自从2014年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显著增强,塞尔维亚的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包括高铁、火车站、道路和桥梁等项目,都在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得以实现。塞尔维亚不仅受益于中国的资本流入,还通过这些合作提升了其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也加强了与其他欧洲国家的交通联系。然而,这些合作也为塞尔维亚带来了不少政治和社会挑战,尤其是在政府对中资项目的监管与贪腐问题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合作之一是高铁建设项目。塞尔维亚计划建立连接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高铁线路,这不仅将改善该国的交通状况,还有助于加强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此外,塞尔维亚的火车站改造工程,如诺维萨德(Novi Sad)火车站,当然由中国企业承建,这项工程是中国资本进入塞尔维亚基础设施建设的指标。
诺维萨德火车站坍塌成为人民不满火线
2024年11月1日,诺维萨德火车站发生屋顶坍塌事故,造成15人死亡。事故后,塞尔维亚民众强烈指责政府未能有效监管中资项目,并将此事件与「一带一路」的工程品质问题挂钩,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的不满情绪。事件发生后,坍塌事故成为了塞尔维亚反政府示威的引爆点。示威活动不仅限于针对火车站事故的抗议,还进一步转化为对武契奇政府长期专制政治的全面反对。武契奇总统aka 577,中国网民热衷帮公众人物创造简易小名,多次向中国表忠,帮塞尔维亚获得了中塞「铁杆朋友」「命运共同体」等封号。
随着反政府示威活动的升级,塞尔维亚的政治局势进一步动荡。抗议活动不仅受到学生、工人等群体的支持,还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运动。反对派的主要力量来自社会主义者、自由派以及民族主义者等多个政治派别。尽管这些派别的政治理念有所不同,但他们在对政府反贪腐和专制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这些反对派的抗议运动,尤其是以学生为主的社会运动,逐渐演变为对现政府的全面挑战。
学生们发起一系列的「封锁」抗议行动(blokade)和民众每日的交通封锁活动(塞尔维亚,停下来 Zastani, Srbijo!),成功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抗议声浪越来越大,并且要求政府解决贪腐问题、实现更大程度的政治改革。政府方面陆续有人为此事下台,包括于1月底宣布下台但并未立即获准请辞的前总理武切维奇(Miloš Vučević,补充武切维奇在3月19日才正式获准请辞成为前总理),他亦曾于2012年至2022年间担任诺维萨德市长,与武契奇总统同属塞尔维亚前进党。
此外,诺维萨德前市长久里奇(Milan Đurić)也在舆论压力下辞职。然而这些动作并未有效平息民众的不满,反而因后续补上官员皆出自同一政党,加深了公众对于整起事件调查独立性、公正性的质疑,认为政府的责任追究缺乏实质改变。
3月15日塞国掀起大规模示威活动
3月15日该国迎来了最大规模的示威活动15. za 15(15日纪念15逝),其实已是车站事故以来陆续累积的抗议活动高峰,规模庞大而参与群众广泛,估计约有十分之一赛国人口亲上街头表达对武契奇政府的不满,展现塞尔维亚社会对现状不满的集体觉醒。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成为塞尔维亚政治发展的重要转捩点。
武契奇政府对此回应仍以「外国势力干预」作为基础,指责抗议活动是西方国家企图发动的颜色革命。然而,这种说法不但未能有效平息民怨,反而进一步激化了内部的政治对立,并使塞尔维亚陷入更严重的内外冲突之中。这种叙事模式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执政基础,另一方面则保住了中国和俄罗斯的支持,以平衡欧盟与美国的压力。
然而,这种策略引起反效果,尤其年轻一代更容易从网路与国际媒体取得不同的资讯来源,逐渐形成一股强烈要求透明与民主的民意浪潮。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盟,也开始对塞尔维亚的民主倒退表达忧虑,并敦促塞尔维亚政府积极回应民众的诉求。
未来数月内,塞尔维亚将进入关键阶段,值得国际社群密切观察。若政府无法有效解决民众的不满,甚至进一步加剧社会撕裂,武契奇政权的正当性与稳定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塞尔维亚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选择,尤其是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依赖,进一步加剧了与欧盟主要国家的分歧。
赛尔维亚想游移于欧盟与中国之间
尽管塞尔维亚一直在努力加入欧盟,并且与西方国家保持经济合作,但与中国的亲密关系使其在处理与西方的外交关系时处于两难境地。欧盟亦将持续施加压力,要求塞尔维亚加快民主改革和改善政府治理,以便推动欧盟入盟谈判的进程。同时,塞国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也面临重新检视,必须在经济发展与公共利益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点。
从更广泛的视角看,塞尔维亚危机是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外交策略面临的典型困境。依靠外国金援的大规模基建投资短期内可能带来经济利益,但若忽视透明度与当地社会需求,最终可能适得其反,演变成持续性的社会抗争与政治危机。如何妥善解决这些眼前和衍生的问题,对塞尔维亚来说,都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议题。
作者目前为艺术史博士生,宝可梦训练师,在不靠海的内陆国生活天天幻想吃现捞海鲜,每天都要吃台湾米捉宝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