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琼珠2006《她的反世贸》

慕云 Matters 20210113  转自新世纪

 

反世贸是场被遗忘的抗争,年纪稍长的朋友记忆模糊,年轻的朋友甚至未必听说过反世贸。香港反世贸抗争以2005年港府主办世贸会议为契机,始于全球化下的不公现象,借「開放」之名進一步剝削弱勢社群。我对反世贸的印象,便是韓農艱苦的三步一跪拜。当年我对全球化的危害、剥削与抵抗等议题全无认识,只觉得韩农跪拜这回事有点奇怪,但又与我何干呢。近年却不时忆起韩农的苦行,每每萌生敬佩之情,反思自己能否为抗争放下面子、付出更多。


大学线 2014《韩农反世贸示威 撒抗争文化种子》

观看《她的反世貿》,倒不是出于惦念反世贸。反世贸是场被遗忘的抗争。当人们谈论香港社运,政治或历史研究稍深的人会追溯到六七暴动、火红年代,思索觉醒时刻的人会想起03年七一、保卫皇后码头、反高铁/菜园村,会想起近期的雨伞运动、鱼蛋革命、反送中,而不会有人想到反世贸。反世贸跟韩农划上等号,很左、很不本土,似乎没什么切身的重要性。不过,观影之后,才发觉这些想法都是谬误。反世贸不乏港人身影,有老有少,学生反而是少数。香港人在吸收韩农抗争方式同时,也发展出自己的一套。除了韩农,还有很多外国势力。最动容的一幕,是看到韩国和日本代表在集会中叩首,意即化解受害者仇恨。尽管两国代表所作的跪拜手印有所不同,可积怨颇深的日韩两国能够同行抵抗不公,叫人感动。

选看《她的反世贸》,是因为纪录片的主角黄彩凤。她是師奶反送中聯署的發起人,我很想看看她变成师奶之前,是怎样一个女子。我想像她是个烈女、传奇人物,会很刚烈、大癫大肺,反正就是跟大部分人包括我不同。观影之后,又发觉她跟我们都一样,有刚有柔,感情细腻而真挚。然后,在时代需要我们的时候突破自我、肩负责任。黄彩凤说,她不喜欢也不习惯做联络、协调的角色,但因为情况很需要有人做这些角色,她便尽力尝试连结更多人。在跌宕的反世贸抗争中,黄彩凤的情绪时而高昂,时而沉郁。纪录片中,她说了无数遍:好down,唔知做到咩。当战友建议新的行动,她又会感到鼓舞。我们不断在情绪的高低中轮回,仿似没有出口。但一刻的快感,至少也比麻木冷漠要好吧。

观看黄彩凤的反世贸,仿似走入时光隧道,人物或许陌生,对白、场景、情感却很熟悉。黄彩凤问,点解要问点解反世贸?点解要问呢个问题?要罗列理由,并非难事,但关注、抵抗不公之事,又需要什么理由?不公义纵然比比皆是,但也不应视为理所当然、不容置疑吧!假如觉得必先有功利性的理由,才值得关注,就正中有权势者的下怀了。有趣的是,人们很自然就会关心起名人的私事,化身正义之师,大肆贬抑所谓歪风,却不会有人问「关你咩事」。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平行时空吧!

《她的反世贸》聚焦在黄彩凤,但还有一个她引起我的好奇。她跟其他反世贸抗争者一同绝食、占领海傍,却在温书准备考试。她说她会问补考的安排,如果不能补考,就算吧,会拖着极疲惫的身躯去考试。面对两难处境,一般人可能会暂停抗争,或干脆放弃、省得温习。可这女生选择了抗争与学业,她的纯粹和坚毅,令我印象难忘。

后来查找资料,知道这个女生用身體的禁區寓意警察的禁區,以身體的表述抗議世貿。女生叫陈巧盈,曾在独媒写过反世貿經歷的文章跟名字相近的陳巧文有過有趣的對談。用事隔十几年的目光,惊叹这女生走得好前!一边占领一边温习的挣扎,让我联想到伞运的莘莘学子。她的名字或许不再响亮,但她的抗争故事会刻印在我的心上。

轮回会一直发生,谢谢妳们,让我不至孤单。

请多多支持香港独立电影和记录工作者:

《她的反世贸》【江琼珠独立电影系列:我们所经历的香港】

如这篇文章有幸接触到你,愿你可多加支持资源匮乏的记录者工作,以行动抵抗遗忘,捍卫真相与公义,一同见证我城的未来。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