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 渐入佳境aaa 2024-05-04 01:06 

 

关于105年前的五四运动,我们还记得什么?好像是一群学生闹事。那么,跟“一二九运动”有啥区别?口号、领导者?当然有区别,问题是我们不记得,甚至都不记得它要干嘛,只大约知道是要爱国的。那关于五四我们究竟还记得什么?烧房子呀,烧了卖国贼的家。如果没有火烧赵家楼这么有画面感地事情,五四就只是一个抽象的历史名词。下面是火烧赵家楼胡同的具体记载:

“匡互生心急如焚,这时,他猛然发现大门右侧有一个窗户,他以少年时代练就的武功,纵身跃上窗台,一拳将窗户玻璃击得粉碎,两手用力一瓣,把窗户上的小钢筋拉弯,然后一跃而入,接着又有四五个准备牺牲的同学爬了进去。”

写这段文字的人仿佛亲自参与过,细节之丰富,拧得出水。究竟有多少水分,不清楚。但从常识出发,既然曹宅大门紧闭且坚固,手无寸铁的学生要冲进去,必然要采取一个动作,翻墙。关键就在这里,没有翻墙就没有火烧赵家楼,就没有足够的传播效率,就不会占据全国报纸头版,五四运动就成了五四散步,所以,五四精神关键在于翻墙,伟大自翻墙始。受五四精神的感染,我比较喜欢翻墙。先是翻学校的围墙,后来是翻信息的围墙。

70年代末,中国人民比较自豪的一件事情是,收音机有短波(据说朝鲜现在都没有短波收音机),可以在巨大的干扰下隐隐约约收听到敌台。

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短波的杂音随之减少了些,加上收音机质量越来越好,收听效果好了许多。大学宿舍是收听敌台的主要场所。

进入90年代,我国制造业迅速崛起,收音机制造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步,珠三角是主要生产基地,出现了专门的短波收音机。很小、半导体收音机大小,可以随身携带的那种。

21世纪进入网络时代,随着无界浏览、自由之门等翻墙软件的运用,“短波王“逐渐被淘汰了,还有一个叫“龙卷风网络收音机”的软件逐渐替代了“短波王”。在汹涌而来的信息面前,人变得平静,对于那些耸人听闻的消息和极端辱骂政府的语言丧失了兴趣,总的感觉是,理性而有深度的好文章越来越少。

有时,一两个礼拜都不登陆那些网站,很多时候看标题就知道内容是什么,知道其大概会使用哪些词汇。许多国外网站还没有做到象他们所批评的对手那样与时俱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不断更新翻墙软件,就算完全不用也要更新,因为那是一个态度,它表明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墙。只要有墙,我们就一定要拥有翻墙的工具,这或许也是无权者的权利之一,也是五四精神的伟大延续。

105年前的人,靠武功翻墙;40年前的人,靠收音机翻墙;今天的青年呢?VPN 、VPN、VPN,重要的单词写三遍。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