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瀚雯 思想坦克 2025 年 5 月 15 日
图片来源:达志影像/美联社
5月8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终战80周年,包括俄罗斯、中国、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21国领导人或政要齐聚莫斯科红场,共同举行终战纪念阅兵典礼。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丁的会谈中,两人互相称呼对方为「亲爱的朋友」,强调要一起捍卫历史真相,对抗现代形式的新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不允许西方歪曲史实,在俄乌战争的时代背景下,俨然将二战定位成「反西方侵略」的胜利。
无独有偶,针对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近期来对纳粹、法西斯的不当发言,罕见地引发德国、以色列、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多国驻台办事处齐声批评与谴责。许多人明确指出,该事件之所以引起欧洲各国警戒,问题核心在于俄罗斯近年来,时常将侵略行动正当化,透过指控对手为「纳粹」或「法西斯」来掩盖其侵略本质──从乔治亚到乌克兰皆是如此。这种战略手段引发欧洲各国的高度警觉,在担心错误类比淡化纳粹反人类罪行的同时,也避免各国将「纳粹指控」用以合理化军事侵略行为。
事实上,纳粹化指控不只是合理化侵略的借口,更是一种将战争发动责任倒置的行动与叙事操弄。此手段不仅希望用以激发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更期望在国际舆论中塑造受害者形象,进一步操作西方势力操控世界迫害中俄两国的叙事结构,将中、俄对邻近国家的军事威胁通通包装成受西方压迫、挑衅所致。
俄罗斯「纳粹化」指控的政治目的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在采取行动的公开演说中,普丁提出了三项主要理由:(一)在北约的支持下,乌克兰成为了「反俄」国家,且持续接收北约的现代化武器,严重危害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二)乌克兰政府持续对东部分离主义地区的俄语使用者实施种族灭绝;(三)在西方操控下,由新纳粹份子控制的乌克兰政府正在建立军事基地,威胁着俄罗斯与周遭地区的和平。据此,普丁声称莫斯科不得不在保护俄罗斯人民与维护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援引《联合国宪章》第51条行使「自卫权」,消除西方意图颠覆俄罗斯民族的阴谋。
在上述三项理由中,「北约挑衅论」乃莫斯科长期宣传,并由世界各地协力者所广泛传播,包含在现今的台湾,仍有许多人莫名地信奉这种「是北约东扩才挑起战争」的错误论述。此外从实际效果来看,「纳粹化指控」与「种族灭绝」的说法更是真正发挥俄罗斯国内外舆论动员效果与影响力的强而有力武器。纳粹化指控如此重要的原因在于,纳粹与法西斯象征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反人类罪行之一,对抗纳粹不仅具有强烈的道德号召力,可用以强化俄罗斯行动的正当性,更重要的是,反纳粹侵略是俄罗斯近代历史以来最重要、最能激励俄罗斯爱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
二战在俄罗斯被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其背后的涵义如字面上所述,就是应对西方纳粹侵略的「自我防卫」,而该场战争除了反侵略之外,也是为了将「同胞」从纳粹的奴役下解救出来,保护广大的俄罗斯民族免受其他民族的压迫。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乌克兰即称俄乌战争为「乌克兰伟大的卫国战争」(Велика вітчизняна війна України),其背后亦有反侵略与反「它民族」压迫的意涵。
普丁刻意将乌克兰塑造为新纳粹政权,除了希望唤醒俄罗斯人民对于苏联时期抵抗西方入侵的集体历史记忆与民族情绪之外,也是为了将侵略乌克兰的行动在舆论脉络上包装成卫国战争,是一场延续至二战时期的抵抗西方侵略行动。莫斯科透过纳粹化指控,将战争的发起责任倒置、归咎于乌克兰与西方政府,这也是为何俄罗斯公共宣传与其协力者不断强调「挑起战争的是乌克兰」。
透过恶意抹黑乌克兰政府在东部地区迫害俄裔民众,乃至于谎称种族灭绝行为,甚至指称乌克兰的反俄情绪是源自西方势力的介入与操控,凝聚俄罗斯国内的爱国民族主义,为其侵略乌克兰辩护,进而宣扬普丁所主张的「大俄罗斯主义」。
中国「勾结西方境外势力」的叙事结构
回到台湾的情境,长期以来,台湾的最大在野党都极力配合中国对台政策的宣传,把台湾的自我防卫、国际参与和外交行动曲解为「挑衅对岸」,试图将台湾锁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塑造为国际上的麻烦制造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中国也建构出一整套「被害叙事」:中国总是被误解、被针对,民主与自由并非普世价值,而是西方试图瓦解中国体制的工具。这种「全世界都在打压中国」的叙事,成为中国主流社会的重要信念基础,也巩固了中国对外的戒备与对内的爱国动员。
这种叙事逻辑进一步反映在台湾与香港议题上,就是为了凝聚中国的爱国民族主义,凡是反对中国者,便被标签为「勾结西方境外势力」,台湾被指控为「倚美谋独」、「倚日谋独」,仿佛只要在中国统治下,就不会存在不同声音,人人幸福安乐。若有人表达不同意见,那必定是遭到西方媒体或外国势力的洗脑。这种话术在台湾国内在地协力者的实际应用就是,将美国提供台湾军事防卫武器的行为说成是「缴保护费」、「当美国对抗中国的棋子」。
因此,当面对「为什么台湾人不想回归祖国?」这个问题时,中国官方与统派叙事常说:「因为你们被西方媒体误导了。」这样的说法进一步导向「多交流、多看看祖国的进步」这类的说服策略。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台湾的在野党也长期迎合这种叙事逻辑,指责绿营媒体与教育改革导致「去中国化」,才让台湾主流民意厌恶中国,而忽视中国长年来对台军事恫吓与外交打压的事实。这样的观点甚至认为,只要多促进交流、去中国看看,两岸矛盾就能自然化解,好像中国对台湾的敌意都是台湾人自己的想像,是台湾自己挑起来两岸的矛盾与对立,而无视中国一再意图并吞台湾的现实。
幸运的是,随着台湾社会对「台湾认同」的认知逐渐深化,加上越来越多国家愿意在国际上表态支持台湾——包括近年来反对中国曲解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并多次强调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国际社会对中国将台湾问题内政化的企图愈加警觉,这使得中国若于未来对台动武,极有可能被视为一场军事侵略。为了替可能的侵略行动寻求正当性,北京政府似乎开始仿效俄罗斯的战略手法,透过官方媒体与网路舆论反覆指控台湾政府「纳粹化」,结合长期以来对西方势力操控台独的抹黑论述,强化对台湾人民「不要沦为美国棋子」的错误宣传,试图为武力犯台建立合理化的叙事基础。
「纳粹化」指控与中国叙事结构的结合
除了主张「反西方侵略」立场之外,在习近平与普丁的联合声明中还谈到,北京将与莫斯科并肩面对「霸权霸凌」,中国将与俄罗斯共同努力,对抗新纳粹政权,承担世界主要强权所肩负的特殊责任。言下之意,无疑是主张中国将会「导正」世界的纳粹与法西斯政权,若用于台湾之上,即是会将「台湾同胞」从纳粹、法西斯的奴役与压迫下解放,保护中华民族免受西方势力分化与操弄。而不出意外地,台湾的最大在野党与在野党主席又一次地迎合了中国的叙事论述,更衍伸出许多「绿纳粹比中共更可恶」的统战宣传。
有趣的是,朱立伦的脸书文章指称:「德国如果真的记取纳粹党的教训,不仅应铭记其战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公义审判,更须深刻反思纳粹如何运用所谓的『合法程序』,系统性地瓦解威玛共和国的民主机制,逐步消灭异议政党及所有反对力量。」
众所皆知,战后德国是最竭力反对与反思纳粹政权的国家,所以进行了禁止纳粹崇拜等一系列转型正义行动,在国民党阻挡下,至今还没有办法进行完善转型正义的台湾,竟然反过来教训德国未进行反思,无疑是在照搬中俄论述的同时,完全忘记了台湾的本土历史情况。更令人在意的是,批评德国未真正进行反思,无异于暗示西方仍在世界各地培植纳粹的残存势力,搭配指称台湾民选政府是纳粹、法西斯的说法,实质上已踩入与俄中叙事重合的危险领域,以内部台湾人的角色,为外部中共日后武力犯台提供了可怕的话语正当性。
希特勒与纳粹的罪行从来不只是独裁或专制,而在于军事侵略与种族灭绝。若国民党真的想要宣传他们眼中的独裁民进党政府,在华人世界就有许多适当范例,例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毛泽东、白色恐怖时期的蒋家政权与对亚洲各国造成和平威胁的习近平。
然而不敢批评以上人物的国民党,却在不了解欧洲历史脉络与国际情势的情况下,多次错误地将台湾民选总统类比为希特勒,反而成为真正独裁国家的传声筒,也难怪会被欧洲各国驻外使馆严正纠正了。
作者为台湾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