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柯夫看着当年天安门广场前的照片忆起往事,指六四事件不经不觉已36年,现在自己有老花要带眼镜才看得清楚。 (淳音摄)
今年是「六四」36周年,台湾华人民主书院周二(20日)在中正纪念堂举行「金继──他们碎裂,我们承继」人权摄影展开幕记者会,并请来两位六四亲历者吴仁华及颜柯夫到场分享。其中颜柯夫觉得继续悼念六四并非要耿耿于怀过去,认为「如果忘记就是对天安门死去的人的背叛」。而摄影展展出多张当年六四、太阳花学运、反送中等抗争照片,象征民主与自由经历压迫、破碎后能重新修复与延续。
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颜柯夫,会后站在摄影展一幅民主女神像的照片前,回忆起当年自己有份帮忙搭架子:「那时候那(民主女神像)的石膏没有干得很透,怕会砸到下面的人,我们就找角钢,所以自由是很沉重的。」他并记得,当时北京居民每次游行都走到最前面保护学生,晚上也把自家棉被送到广场上,「一切都像发生在昨天的事情」。他认为今天继续纪念六四,不是要耿耿于怀过去,反指「如果忘记就是对天安门死去的人的背叛」。
另一亲历者吴仁华,过去多年有就六四事件做分享,他说六四是灾难性的人权事件,而人权没有国界,所以在台湾举行悼念活动彰显了民主台湾的国际;同时彰显中共政权的残暴性:「今天如果台湾民众失去了警惕性,这对民主台湾现有的生活方式,是极大威胁。所以悼念六四能令特别是台湾年青人认识中共残暴性。」

流亡港人:六四晚会不止是悼念 而是将记忆延续
记者会同时邀请流亡到台湾的港人赴汤发言,他指出现在大家要面对的事情是跨境镇压,「中共的手脚、眼睛经他们的代理人早已渗透在我们身边」,这是对民主国家的威胁。他认为极权没有国界,抗争亦没有边界,团结是唯一的武器,参与六四晚会不止是悼念过去的牺牲,更是「将香港没法悼念的记忆延续下去,把真相传承」。
今年的六四摄影展以日本传统修补工艺「金继」作为策展意象,展出当年六四、太阳花学运、雨伞运动及反送中等抗争照片,象征民主与自由经历压迫、破碎后能重新修复与延续。
策展人K.C.Lai表示,这是一场记忆的缝合,一种外来、却在台湾落地生根的文化象征。他希望透过「温柔而坚定的方式」,将来自中国或台湾等的历史碎片修复,让碎片成为重生的养分,让记忆转化为行动的力量。
编辑:李荣添 网编:程皓楠 记者:淳音(台北)
来源: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