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耐狮(Guermantes Lailari) 自由时报-星期论譠 20250622
二○二二年八月,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后,解放军从中国大陆向台湾附近海域发射十一枚东风-15B型飞弹(射程约三五○至七○○公里),并从福建平潭岛发射数量不明的PHL-16多管火箭。 (路透档案照)
最近有一位外国同事问我:「要距离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PLARF)可能攻击台湾的目标多远,才能够称得上安全?」本文将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并协助居住在台湾的人们更深入了解他们所面对的威胁。
为什么了解解放军/火箭军的打击策略如此重要?
共军「体系破击战」 锁定领导阶层
根据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的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体系破击战」(systems destruction warfare)着重于瘫痪对手的作战体系,具体作法是锁定其网络,尤其是领导阶层、指挥管制(C2)节点、感测器与资讯中枢等。
二○二五年五月十五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Samuel Paparo)上将,在「塞多纳论坛」(Sedona Forum)发表主题演说时指出,早在二○二三年,解放军就已经具备相关能力,可以执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最迟在二○二七年攻占台湾的指令。帕帕罗上将特别指出,解放军已经达成习近平对于二○二七年所设定的飞弹与太空作战能力指标。对台湾的网路攻击能力也已准备就绪。解放军随时都可以迅速运用这三种能力。与此同时,北京也持续完善其他能力,以迎合习近平提出的二○二七年入侵指标。
就台湾对中国火箭军飞弹攻击的防御体系而言,正如同所有战争一样,敌人也有左右战局的能力,解放军将会锁定台湾的飞弹指挥与管制中心,以及其他与体系破击战相关的目标发动攻击,借此削弱台湾对解放军攻势的应对能力。
如果习近平决定对台动武,火箭军演练攻台行动已有至少卅年之久,其固体燃料飞弹可以随时发射。例如,在一九九五年至九六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机期间,解放军对台湾发射十枚飞弹;而在二○二二年的第四次台海危机期间,更发射十一枚飞弹及若干火箭。
在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机期间,解放军第二炮兵(火箭军前身)第六一三旅共发射十枚东风-15A飞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代号CSS-6),其中六枚是在一九九五年七月廿一日至廿四日间发射,另外四枚则是在一九九六年三月八日至十三日间发射。
二○二二年八月,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后,解放军从中国大陆向台湾附近海域发射十一枚东风-15B型飞弹(射程约三五○至七○○公里),并从福建平潭岛发射数量不明的PHL-16多管火箭。发射这些东风-15B飞弹的火箭军部队,包括驻江西上饶的第六一三旅、江西赣州的第六一六旅、浙江金华的第六一七旅,火箭军第六十一基地(位于安徽省)也发射四枚东风-15B飞弹掠过台湾上空。
安徽黄山火箭军 对台作战总部
部分消息来源指出,中国火箭军原本计画发射十六枚飞弹。台湾仅侦测到十一枚,日本则侦测到九枚,其中五枚落入日本的专属经济区(EEZ)。有些人怀疑,这五枚「失踪」的飞弹可能发生故障或出现其他技术问题,这或许部分解释了习近平为什么随后便向火箭军领导高层开铡。
一九九八年,北韩发射的弹道飞弹首次掠过日本上空,二○一六年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解放军在二○二二年八月发射的飞弹,是首次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
有哪些已知的中国火箭军飞弹基地锁定台湾为目标?
二○二一年,荆元宙与赖顗任两位台湾学者,在美国智库「詹姆士敦基金会」的《中国简报》(China Brief)发表专文指出, 解放军已指定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火箭军第六十一基地,做为对台作战的总部,下辖五个飞弹旅:六一三旅(江西上饶)部署东风-15B与东风-17飞弹,瞄准台湾北部;六一四旅(福建永安)部署东风-11A与东风-17飞弹,瞄准台湾中部;六一五旅(广东梅州)部署东风-11A飞弹,瞄准台湾南部;六一六旅(江西赣州)部署东风-15B与东风-17飞弹,瞄准台湾南部;六一七旅(浙江金华)部署东风-16A飞弹,瞄准台湾北部。
如前所述,第六十一基地与五个所辖旅中的三个旅,已经在第三次与第四次台海危机期间,演练过对台攻击行动。
非营利组织「原子科学家公报」(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二○二五年版的《核武笔记》(Nuclear Notebook)指出,中国火箭军共有四十五个飞弹旅。除前述五个对台作战旅外,另有六个传统飞弹旅也可能依其飞弹射程支援对台打击,包括:六三六旅(广东韶关):部署东风-16A飞弹;六二七旅(广东普宁)、六三五旅(江西宜春)和六五五旅(吉林通化):均部署东风-17飞弹;六二三旅(广西柳州):部署长剑-10A(又称东风-10A)巡弋飞弹;六五六旅(山东临沂):部署射程达四○○○公里的「长剑-100」超音速巡弋飞弹。
火箭军瞄准台湾飞弹 逾一七○○枚
荆元宙与赖顗任在二○二一年的这篇文章中指出,解放军针对台湾部署的短程、中程弹道飞弹和巡弋飞弹持续快速增加,从二○○○年的约二○○枚、二○○三年的四九六枚、二○○五年的七八四枚、二○○六年的九八八枚,到二○一五年已达约一五○○枚。如今,分析家估计,火箭军瞄准台湾的飞弹至少达一七○○枚。
不过,发射载具的多寡,限制了单一时间点所能发射的飞弹数量。美国国防部二○二四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指出,火箭军目前仅有约三○○具发射器,可发射约九○○枚短程弹道飞弹(SRBM)攻击台湾,主要包括东风-11、东风-15与东风-16。至于东风-17的飞弹与发射器数量,则并未公开。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IRI)对以色列的两次大规模飞弹攻击,提供了有关发射载具─飞弹运作关系,以及飞弹防御优越性的当代范例。二○二四年四月十三日,伊朗发动超过三三○次空中攻击行动(包括一二○枚弹道飞弹、一七○架无人机与卅枚巡弋飞弹),并刻意排定几乎同时抵达以色列上空,企图饱和以色列防空与飞弹防御系统。随后在二○二四年十月一日,伊朗又发射一八○枚至二○○枚弹道飞弹,包括「法塔赫一型/二型」(Fattah I/II)、「加德尔-110」(Ghadr-110,又称「使者一型」Qadr-1),以及根据北韩「芦洞一型」(Nodong-1)开发的「伊玛德」(Emad)中程飞弹,其射程介于一二○○至一七○○公里之间,弹头重量约三五○至一○○○公斤不等。
在二○二四年十月的攻击行动中,伊朗企图以数量上的优势,压制以色列的「飞箭二型/三型」(Arrow II/III)高空飞弹防御系统。伊朗的作战规划者认为,以色列在伊朗二○二四年四月的前一次攻击中,已经耗尽其拦截飞弹库存。不过,伊朗错估了以色列的飞箭二型/三型飞弹存量与发射器数量,以及盟友提供支援的程度。结果,伊朗的这波攻击并未对以色列造成实质损害。然而,伊朗在二○二五年六月发动的新一波飞弹攻势,确实造成以色列的人命伤亡。
以色列已经建立三种不同层次的飞弹防御体系,以拦截伊朗的无人机、弹道与巡弋飞弹,包括高层防御「飞箭二型/三型」、中层防御「大卫投石索」(David’s Sling),以及低层防御「铁穹」(Iron Dome),另有多种空对空飞弹,例如美制AIM-7麻雀飞弹、AIM-9L响尾蛇飞弹、以色列自制的「巨蟒五型」(Python5)与「德比」(Derby)飞弹等。此外,以色列也获得盟邦支援,例如美国海军部署在地中海东部的两艘「神盾」(AEGIS)驱逐舰。英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指出,以色列也获得来自约旦、英国和法国的协助,还有沙乌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提供情报支援。
共军侵台 将仿伊朗打击以色列策略
台湾已具备对抗解放军无人机、弹道与巡弋飞弹的能力,但数量明显不足,而且不像以色列一样,有区域盟友为后盾提供支援。
解放军在攻台时,也将仿效伊朗的策略,从多个地点以多种类型的火箭、飞弹与无人机,进行多波次、同时到达的打击,以瘫痪台湾的防空与指挥中枢。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伊朗关系密切,双方在二○二○年六月签署为期廿五年、价值四○○○亿美元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据《纽约时报》披露,这项协议包括联合军事演习与训练、武器研发与情报共享等内容。
据「美国海军研究协会」(US Naval Institute)网站在二○二三年四月刊出的一篇文章估算,解放军东部战区拥有的传统飞弹,包括东风-11A(一九二枚)、东风-15A(一四四枚)、东风-15B(一四四枚)、东风-16(四八○枚)、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载具(HGV)(三六○枚)、东风-21D反舰飞弹(四八○枚)、东风-26B反舰飞弹(一○八枚)、红鸟-3巡弋飞弹(三八四枚)。南部战区则部署六七二枚各型飞弹,包括东风-16(四八○枚)、红鸟-2巡弋飞弹(一九二枚)。若排除专门用于反舰作战的东风-21D飞弹,东部和南部两个战区可用于攻击台湾的飞弹总数将近一七○○枚。
台湾军方也拥有多种飞弹防御系统,包括自制的「天弓一型/二型/三型」、「捷羚」(Antelope)防空飞弹、美制「爱国者三型」(PAC-III),以及向美国采购的「国家先进地对空飞弹系统」(NASAMS)等。不过,这些系统在飞弹数量与发射载具上仍显不足,无法提供全面性的防护。可以有效反制无人机的防空系统,也有相同的问题。
恐被攻击目标 应考虑撤离附近平民
因此,我们应该如何降低遭到解放军飞弹、火箭与无人机袭击的风险?
二○○五年,我曾经在伊拉克巴格达遭遇飞弹与火箭攻击,二○一四年(特拉维夫)与二○一八年(俾什巴)也先后在以色列有过类似经历。根据我的经验,面对这些从天而降的飞行炸弹,最好的应变方法就是寻找掩蔽处。台湾全境约有超过十万个防空避难设施,光是台北市就有约四六○○个。然而,多数设施并不适用于长期避难。如果在第一时间找不到正式的防空设施,最好的避难地点就是地下空间(例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室、捷运站等),因为这些场所的楼层结构通常都是钢筋混凝土建造,能够提供较好的防护。若无地下空间可供掩蔽,次佳选择则是水泥建筑中结构最坚固的楼梯间。倘若当时人在车内,而且周遭没有建筑物可供避难,最佳方案是尽快将车辆停靠路边,并在最少暴露的位置趴下掩蔽。总结来说,应该预先掌握住家、工作地点、购物与娱乐场所附近的避难处,才能在突发状况下迅速避难。
倘若飞弹来袭之前有充分预警时间,身处解放军可能攻击目标(例如中华民国军事指挥部与重要基地、政治象征性建筑、关键基础设施,以及与解放军「系统破坏战」相关的其他重要设施)附近的平民,都应该考虑撤离以策安全。举例来说,二○二三年十月七日之后,以色列政府主动撤离约廿万名居住在靠近加萨走廊与黎巴嫩边境地区的居民,以防范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玛斯」(Hamas)与黎巴嫩「真主党」的火箭与飞弹攻击。直到二○二五年三月一日,以色列政府才允许以国北部居民返乡。另一方面,乌克兰境内已有超过三七○万人流离失所,还有六七○万名难民逃往他国。
根据对解放军火箭与飞弹威胁的审慎分析,我建议台湾民众应该与解放军的潜在攻击目标,保持至少两公里的安全距离。这个数据是根据衡量解放军飞弹命中精度(或误差)的指标「圆形公算误差」(CEP),以及各型弹头的爆炸危险范围(例如PHL-03火箭弹头重量二八○公斤,东风-26飞弹弹头可达一八○○公斤)推算而来。
掌握避难地点、应变措施 减少伤害
俄罗斯已经利用火箭、无人机与飞弹,摧毁乌克兰的城市。以色列与乌克兰至今仍持续遭受这类攻击。我衷心希望台湾能够免于相同的威胁。然而,无论是国家或恐怖组织,都已经发展出专门破坏民用基础设施、杀害平民的武力结构与战略。中共好战成性,无视平民伤亡,一般民众将无可避免地陷入险境。因此,民众应该在飞弹来袭前后,掌握避难地点与应变措施,以提高生存率并减少伤害。
(作者吉耐狮为退役美国空军外务官,专研反恐怖主义、非正规作战、飞弹防御与战略。二○二二年获选我国外交部「台湾奖助金」学人,二○二三年在国立政治大学、国防大学担任驻点访问学人,现为国防安全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国际新闻中心陈泓达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