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被骗!”西安丰盛教会信徒联名声明,反驳诈骗指控
本案最核心的争议点,也是最具讽刺意味的一点,在于多位被法院认定为“受害人”的丰盛教会基督徒,集体否认自己受骗。
6 月 26 日,该教会的七位基督徒发布了一份公开声明,明确指出:“我们认为我们是按照基督教传统进行奉献的信徒,没有任何人欺骗我们。” 这份声明直接驳斥了检方以“诈骗罪”起诉牧师和同工的根本前提。他们强调,奉献是基督教信仰的传统,是信徒出于自愿和信仰的表达,而非被诱骗或强迫。
被害人声明 |
声明中还进一步指出,在 6 月 24 日灞桥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他们依法要求参与庭审,却遭到法院合议庭人员黄小锋、段文文、刘江蕾法官的拒绝,既没有通知他们,也禁止他们出庭。信徒们认为,这一行为“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剥夺了我们的诉讼权利。”
最后,这份声明敦促灞桥区人民法院“依法落实习近平主席依法治国精神,尽快安排我们参与庭审。”这不仅是对自身权利的捍卫,也是对司法公正的呼吁。
“受害人”不承认受害:谁是真正的受害者?
当所谓的“受害人”们明确表示自己并未受骗时,本案的“诈骗罪”指控便显得站不住脚。曾玥律师曾质疑:“被害人”是否被骗,是“诈骗罪”的核心要素。如果不让“被害人”出庭,这无异于民事案件禁止原告到庭,荒谬至极。他反问:“到底是谁害了被害人?”
张凯律师也指出,法院不允许“受害人”进入法庭,将对案件审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他认为,只有“受害人”进入法庭,律师才能当庭询问他们具体是在哪里、如何受骗,以及被骗了多少钱。如果不能查清这些事实,“受害人”有诉讼权利,法院禁止他们入庭,等于是剥夺了他们的合法权利。
信徒们的声明和律师们的质问,共同揭示了本案的核心矛盾:检方指控的“诈骗”缺乏受害人,而那些被法律贴上“受害人”标签的信徒,反而成了被法院剥夺诉讼权利的真正受害者。
疑云重重的庭审程序:司法公正何在?
除了“受害人”缺席的问题,此次庭审过程还充满其他疑点。廉长年牧师、廉旭亮牧师和傅娟传道师最初于 2022 年 8 月 17 日被带走,理由是他们所建立的丰盛教会拒绝加入官方控制的“三自爱国会”。三人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间,据称遭受挨饿、挨打、被灌不明药物、长时间不允许上厕所等酷刑。教会也于 2022 年 8 月 19 日被西安市民政局正式取缔。
此次开庭,不仅所谓的“受害人”被拒之门外,甚至在开庭一个多小时后,六位律师仍在法庭外排队等候。法院甚至试图以“迟到”为由,单方面解除张凯等律师的代理委托。令人担忧的是,律师们收到的检察院起诉书没有公章,缺乏法律效力。法官在庭审中甚至公开宣称本案已有“领导批示”,这让律师们严重怀疑审判的公开和公正性。
廉长年牧师于 6 月 25 日发表声明,坚称不会解除对张凯和葛现洋两位律师的委托,因为他们“是按照法律说话,秉持公义公平的原则。” 这种坚守,也反映出他对案件公正审理的渴望和对律师专业性的信任。
(对华援助协会特约通讯员高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