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概从三星堆考古发掘发端,华夏文明的源头变得更加迷离而非多元,并在网上看到有个叫许宏的考古人,议论「三星堆」与「二里头」吸引了无数人,他提出诸如「人类潮」、「农业潮」、「青铜潮」、「工业潮」、「信息潮」等一个系列的新概念,颇与《河殇》相近,他自是关于「都城」的专家(二里头考古队长),并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大都——庞大的都城,城墙高耸,壁垒森严。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半个多世纪前还在的明清北京城,至今还断续可见的明南京城、元大都,淹埋于黄土下的北宋汴梁城,被考古学家移到纸面上的棋盘格似的隋唐首都长安城和东都洛阳城,等等。鳞次栉比的里坊或胡同,以及将它们圈围起来的高大城郭,构成了中古以后帝国都城最鲜明的物化表征。不惟公众,学术界一般也把「无邑不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一个显著特色来加以强调:「城墙是构成都城的基本政治要素,没有『城墙』的都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些都跟我们在《河殇》中关于城郭、城墙的那些描述与猜想,非常相似,虽然我们只是朦胧的猜想(颇被人诟病「幼稚」「谬误」),而朦胧的文明源头,只有靠许宏他们去发掘出来。再贴一遍《河殇》第二集『命运』的一段文字。 】

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

 

几千年来,肥沃的中原地区始终面对着北方那个广袤纵深的蒙古高原,这种平原与高原的直接对峙,在欧洲是不存在的。它形成了某种奇特的历史关系:处于迁徙无定状态中的高原游牧民族,始终把平原大河流域,作为他们争夺的一个目标,经常像洪水一样从高原上横冲下来。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游牧人同农耕人争夺生存空间的历史。

因此,直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还对华夏农业文明充满了一种文化上的自豪。他不无鄙夷地嘲笑“夷狄”的游牧文化,还处在“逐水草、习射猎、忘君臣、略婚宦、驰突无恒”的低级阶段;而在中原地区,则“有城廓之可守,墟市之可利,田土之可耕,赋税之可纳,婚姻仕进之可荣”。在工业文明出现以前,谁能否认这样的华夏农业文明的先进性呢?理所当然,中原人是必须保护它不受游牧文化的侵扰的。最好的保护手段,莫过于“城廓”。

在陕西临潼姜寨出土的原始村落遗址,也许是最早的城廓雏形。你看,所有的房门都朝向中心广场,村落只朝东方留着道路,这种布局,明显地突出了团结向心的精神。

当我们再俯瞰北京城时,会惊讶地发现某种六千年的一致性。后来,有了城墙。

到战国时期,这城墙又扩大到国境线上。这就是当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的长城,也就是传说中的孟姜女哭骂的那个长城。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工程,而指导这个工程的全部思想,早在数千年前,已经由姜寨部落的首领发明了。

有了城防,对外可以抵挡游牧民族的劫掠,对内则产生一种凝聚力,把城内的人民压向一个权力核心。因此,谁修了长城,谁好像就拥有了长城以内的土地、山河与人民,长城也就成了他家的院墙。

几千年来,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对于节气这样的大的时间观念和春夏秋冬这样的季节循环特别敏感,但世世代代的生活,却仿佛都是千篇一律地重复着。因为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大的时间坐标,中国人也习惯于把百年兴衰,只看作是历史长河的短暂的一瞬间。盛衰的交替,犹如冬去春来。多么重大的社会变动和人间灾难,也似乎是过眼烟云。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但同时,也都不像中国人那样奉行着一种独特的、听天由命的生命哲学。

长城就把这个宁静的、熟透了的农耕文明紧紧地包裹起来。久而久之,它就变得再也不会像秦皇汉武那样去主动出击了。
然而,北方那个沉默的蒙古高原常常会突然苏醒过来。

高原是凝固封闭的、不易到达的,但它却很容易把内部积聚起来的力量和冲动送到平原上来。一旦遇到干旱,游牧人的牲畜大批死亡,他们就会统一起来,冲下高原。邻近的农业文明就灾祸临头了。

当成吉思汗凶猛的骑兵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别说长城,就连黄河长江这样的天堑,也抵挡不住。

北中国的大地,几度桑田,几度牧场;长城南北,几番征战,几多白骨。忽而是汉妾辞宫,公主和亲;忽而是番王来朝,纳供称臣。多少历史的悲喜剧,在长城的巨大背景之下轮番演出。

如果说秦皇汉武修长城,还表现了华夏文明的气魄和力量的话,那么,到了十五世纪中叶明朝重修长城,就完全成为一种失败和退缩的举动了。

这条一万一千华里的砖石砌成的明长城,比起秦汉长城来,自然是牢固多了。然而,它也使明朝耗尽力量,元气大伤。等到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一代雄杰努尔哈赤挥戈南下的时候,这绵延万里的砖石长城,只能再一次记录巨大的失败了。以至于后来康熙皇帝说“修筑长城,实属无益”。

古北口的这一段雄伟的长城,是由一代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时督建的。

这位“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名将,被史学家称为“孤独的将军”。他不但修建了北国第一段长城,为了抗击倭寇,他还曾在海边修了一座海岸长城,那就是著名的蓬莱水城。中国的第一支海军,就守在这城墙的后面。

毫无疑问,戚继光是明代最有天才的军事家。不过,他留给我们的遗憾也是巨大的:为什么岛国的倭寇可以渡过海洋来打中国,而中国人只能守在海边,竟然连想也没有想过要去那个岛国看看这倭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当时的欧洲已经拥有火器装备的海军四处侵略,而中国还只知道修筑万里长城?并且竟然把长城修到了海边呢?

公元1588年初,将星殒落,戚继光在贫病交加之中死去。长城,随着戚继光的去世,不再有任何意义。

与此同时,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整装待发,出征英国,去揭开近代世界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一页。

人们还记得秦始皇修建的古长城吗?如今它还沉睡在沙漠之中。茫茫流沙从北方一步步蚕食过来,狂风雕塑着它,仿佛它是一个千年的流放者,躺在这荒漠之中,凝固成一个没有答案的沉思。

与秦长城的被遗忘相反,向后退缩了一千华里的明长城却受到了无比的崇仰。人们为它是地球上唯一能被登月宇航员看到的人类工程而自豪。人们甚至硬要用它来象征中国的强盛。然而,假使长城会说话,它一定会老老实实告诉华夏子孙们,它是由历史的命运所铸造的一座巨大的悲剧纪念碑。它无法代表强大、进取和荣光,它只代表着封闭、保守、无能的防御和怯弱的不出击。由于它的庞大和悠久,它还把自诩自大和自欺欺人深深地烙在了我们民族的心灵上。呵,长城,我们为什么还要讴歌你呢?

(文章转自作者脸书)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