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案
作者:马奇诺
中国民间档案馆 20250704  | 转自 新世纪

 

极权之下的道德废墟上,不落井下石的胡风,算是保住了一个人的基本良知与尊严。

2025年,是胡风逝世40周年,也是著名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发生70周年。

胡风于1985年6月8日与世长辞。前溯30年,1955年5月,胡风被以反革命罪逮捕,中共建政后的一起大规模文字冤狱就此拉开大幕。“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在全国涉及2100多人,胡风本人被判刑14年,文革时期又被重判为无期徒刑。

作为一名中共党内的诗人和理论家,胡风被认为是鲁迅新文学运动的继承人,1930年代曾任左翼作家联盟的宣传部部长,创办《七月》和《希望》杂志,培养了一大批左翼的诗人和作家。1949年中共建政之后,胡风因为在文艺理论的主张上,与中共当时主管文艺宣传方向的周扬冲突,并被毛泽东认为反对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最终沦为共产党的阶下囚。胡风案影响深远,最终虽然只有胡风等三人被正式判刑,但受株连者多达2100人。事后据官方统计,这场运动中有92人被逮捕,62人遭隔离监禁,73人被停职审查。多名被认定为“骨干分子”者经历了数十年的监禁和劳改。

70年前的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轰动一时,在全国几乎各主要城市,都有人被抓下狱,许多人为此家破人亡。文革结束后,此案的昭雪平反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即使在知识阶层中,了解事件胡风事件详情的人,也已经不多了。而彭小莲魏时煜执导的纪录片作品《红日风暴》,则十分难得地为胡风事件留下了一个影像记录。

中共迄今70多年的统治史上,有导致70万人人头落地的“镇反”运动;有55万知识分子沦为政治贱民的反右运动;也有饿殍遍野的三年大饥荒;以及夺去众多无辜生命的文革。如果从其惨烈程度上来看,胡风事件在今天淡出公共记忆,也并不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但是,胡风案是中共建立政权后第一次向思想文化界露出狰狞面目,比反右更早,算是大规模清算知识分子的序幕。70年之后,当我们回头再看胡风案,重温其中的革命与反噬、忠诚与背叛、内疚与自省,每一个主题都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极权政治的特性。

胡风的逮捕证

一言难尽谈胡风

回想当年,胡风辞世的1985年,我还是一个埋头准备高考的青涩少年。胡风去世后的3个月,我正式成为北京一所大学的新生。而我的大学老师,至少有两个人先后卷入过胡风案。其中一位曾为此被流放新疆,九死一生。另一位在给我们上课讲《浮士德》时,结合自己因胡风事件历经坎坷的经历,来阐释人生悲剧,我至今记忆犹新。

1988年,著名文化记者李辉的《胡风集团冤案始末》全文在《百花洲》杂志首发,这是中国国内第一部对胡风事件进行全景式扫描的非虚构作品。次年,也就是1989年3月正式结集出版时,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再复专门作序言《历史悲歌歌一曲》,也非常动人。

李辉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曾在资料室巧遇贾植芳教授,那时,这位“胡风反革命集团”的骨干分子已坐完12年的大牢,在复旦大学的印刷厂扛了几年书包之后,刚到中文系的资料室做资料员。好学的本科生李辉遇上贾先生,于是就从本科一路读到研究生,也就此与胡风研究结缘。因为有贾植芳介绍,李辉在北京与出狱后的胡风,以及胡风案相关人员交往颇多,对文献资料也下了大功夫,他写这部作品,不仅在于历史记录,更有对胡风由衷的敬意在内。

但是,一部作品完成了,它就不再只属于作者。传播的效果是非常微妙的。那时我年轻肤浅,读了这部作品,很长一段时期,说起胡风,总觉得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面对高压下的服从测试,胡风的沉默已属难得

胡风虽说也是红朝受难者,但我总感觉他在1949年之前,就是遵命文学的忠实践行者。1949年之前,他长期在周恩来领导下为中共工作,为红色政权的建立出力颇多。1949之后,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长诗《时间开始了》,现在看来,这首诗讴歌领袖,文风之夸饰,读来令人有严重的生理性不适,想到这样的文字,居然出自一个自称鲁迅追随者的笔下,更有些不可思议。

胡风与他的反对者,可能有观念与思想上的差异,但是,至少上个世纪50年代,他们都狂奔在“比忠诚”的赛道上,互不相让。他们所争的,不是表达自由,不是人格独立,事实上,他们更在意的,是头衔和位子,1949后周扬系的人马得势,胡风一直被闲置,处处受排挤,这应该是胡风“奋起战斗”的重要动因,他后来写的三十万言书(即《胡风三十万言书: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谈到一些人与事,也不乏上纲上线,以及深文周纳之词。

甚至,我还在想,假如那一场对垒中,胜出的是胡风而不是周扬,会有什么不同吗?

如今,40年过去了,我已经由一个青涩少年成为年过半百的中年人。今年有机会看到导演彭小莲魏时煜女士于2009年制作完成的纪录片《红日风暴》, 再看所谓胡风集团案,虽然我仍对胡风《时间开始了》那样的作品难有好感。但是,作为一个经历了一些世事,也屡屡遭受过社会吊打的中国人,我对时代洪流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奈有了更多的理解。我看着纪录片中那些劫后余生的老人满脸的沧桑,不禁为之泪下。我开始为自己之前谈论胡风事件时的刻薄无知而惭愧。

重看包括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等文献,我看到胡风和他的那些同路人,当年虽也在政治上竞相效忠,但他们面对自己从文艺思想上难以认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在当时众口一词的歌颂拥戴声中,他们沉默以对。这种态度,不要说在密不透风的五十年代,即使今天,面对这种高压下的服从性测试,有多少人在胡风的地位上,能比他有更多的勇气?

胡风1949年之后的遭遇,周扬负有最直接的责任,但文革中,周扬被打倒,有人找到正在四川省劳改农场服刑的胡风,要他揭发周扬的问题。管教干部还特地把报纸上姚文元写的《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给他做参考,但胡风以自己是待罪之身为由,委婉地拒绝了。后来他只是按照当时报纸上的口径,交了一个千字左右的表态。

不只是对周扬,还有对乔冠华。乔是胡风多年好友,胡风要被赶出北京到四川劳动改造时,曾给几个故交写信告别,其中一封信就是写给乔冠华的,但乔冠华转手把信上交组织,要求组织“不要搭理他”。文革结束,乔冠华阴差阳错被认定是四人帮在外交部的代理人,此时,外调人员要求还是待罪之身的胡风提供有关乔冠华的材料,他仍然一如既往,只是如实地回忆自己与乔冠华的交往,如实地谈对乔冠华的印象和看法,尽管文中一些地方也透露出一些情绪,但绝无任何乘机构陷和栽赃之词。

彭柏山

愧疚之情,是人对良心的基本确认

遥想1940年代,胡风是声名赫赫的左翼文坛领袖,舒芜经路翎介绍而认识胡风,幸获青眼,从此20岁出头的舒芜开始在名报大刊屡屡发表作品,成为当时文坛的耀眼明星。但是,1949之后,舒芜眼看着许多文坛要角都在京沪大城市占据要津,他不甘久居边陲之地,只在南宁做个中学校长,曾指望胡风能再帮他实现这一愿望,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当时的胡风,已四面受敌,早已不再是那个10年前有能力“挈我掖我教我望我”的胡风了。舒芜是何等聪明之人,于是他果断选择了站在胡风的对手一边,1952年以自我检查为名,发表了《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背刺胡风的文章,很快,他就如愿以偿进京做了《人民文学》编辑,后还蒙领袖召见,一时风光无比。待胡风案发生时,舒芜更是多次发文检举胡风,甚至把私人信件都交给组织。

纪录片《红日风暴》的导演之一彭小莲女士,其父亲彭柏山就是胡风案的所谓“骨干分子”。1950年代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也是“胡风骨干分子”中级别最高的党员领导干部。他先是因为胡风案件被牵连,被监禁1年7个月,流放8年,文革中,于1968年被人活活打死。

彭小莲曾回忆说她1980年代去看望出狱后的胡风,胡风问起她的父亲彭柏山,眼含热泪,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彭小莲说,事实上,她自己知道,在她父亲的遭遇上,胡风什么都没有做错,但是,胡风见到受害人的女儿,内心仍有无限的愧疚。而这种愧疚,很多人并没有,比如反胡风运动中最早披挂上阵的林默涵,比如带着公安上门抓捕胡风夫妇的刘白羽,他们不但毫无愧意,而且在文革之后的政治运动中,比如批判电影《苦恋》、反对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以及1989年之后对知识界的政治清算,这两个人都无役不与,至死方休。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晋人王导对朋友的这种愧疚之心,是人对良心的一种基本体认,但是,极权统治的所谓革命文化,却让良心成为人世的稀有品。今天看来,那种在极权悍然横行之下,依然保有一份愧疚之良知的人,都难能可贵,为世人留下了一抹人性的希望。

现在回望,中共1949年夺取政权之后,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所谓土改运动,实质是一场抢夺乡村士绅的土地与财产的运动。它不仅消灭了中国乡村千百年来累积的精英力量,更是摧毁了产权,根本上瓦解了社会道德的基本根基,随后而来的历届政治运动,都以政权的力量,来破坏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关系。

而胡风,作为清洗官方知识分子事件中的受难者,能在极为艰难的环境里,不告密、不背叛,并在走出冤狱时,对因他的冤案受牵连的同类,有最真切的愧疚和关心,这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作为深受意识形态影响的中共体制内知识分子,他有种种的局限和缺点,但是,在那一片道德的废墟上,他依然算是一根伤痕累累的石柱,葆有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良知与尊严。

本期推荐档案:

彭小莲、魏时煜纪录片《红日风暴》

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参考档案:

胡风《三十万言书》

《胡风回忆录》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