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脸书 | 转自 新世纪

 

台湾从商业角度来思考,以为让晶片的生产落在台湾,美国才会保护台湾,于是抗拒美国的压力,这是误会了!

美国在思考的,不是商业角度,而是军事角度,一旦战争爆发,台湾的码头与机场被封锁,台积电无法正常出货,那时候美国要保护台湾,只能依靠晶片库存!

一旦晶片库存很快就打完了,那时候美国就缺乏晶片来生产各种武器系统,来支援前线的消耗,请注意,那时候就算美国有意愿保护台湾,但是能力上却会被晶片的缺货所限制!

美国在应对的是这个局面,所以才会对药品课百分之百的关税,那也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现在,所有战略物资性的产业,美国都要把生产线迁回美国,这些战略物资包括:钢铁与铝,汽车与零组件,晶片,药品。这些行业都是高关税领域,就是美国要用高关税逼外国制造业把生产线迁回美国,在美国本土落地生根!

所以,并不是只有晶片才有这个问题。

大家不用担心美国到底有没有意愿保护台湾,因为美国一定会保护台湾,接下来就是能力的问题。台湾这边关心的是美国有没有保护台湾的意愿,却没有去想到美国保护台湾的能力问题,就是战略物资的供应稳不稳定的问题。

美国不能在战争的时候受困于晶片来源被切断,所以才会希望台积电扩大在美国的投资。

我猜想美国希望台积电的厂从目前承诺的六个厂翻倍成12个厂,才会有川普的宣称,台积电扩大在美国的投资不是1000亿美元,而是2000亿美元。

所以,美国其实是在为战争做准备,包括把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同时把900位美军将领召回美国开会,方方面面都是在为战争做准备,可是台湾这边没有从战争爆发来思考问题,误会了美国。

在台湾有半导体产业之前,美国就已经在军事保护台湾了,何况,美国保护台湾是为了保护日本,也为了保护美国自己的国家安全,所以保护台湾完全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能力问题,也就是战争的准备工作要彻底到位。

在这一点,美国有求于台湾,希望台湾配合,让美国在战争爆发之后能从美国本土取得台积电的晶片供应,这样的情况台湾能理解吗?

美国希望台积电扩大在美国的投资,其实就是希望台湾跟美国的经济捆绑在一起,美台经济连结越紧密,对台湾岂不是更好吗?

*后记:美国保护台湾的意愿强烈到不惜与中国开战,中共也已经发现是美国在主动求战,可是台湾人没有意识到战争的来临⋯。

美国与中国双方都已经进入战争前的备战状态,讨论的是战争要怎么进行,有多少胜算,可是台湾这边却浑然不觉⋯。

————————————————

台湾可以向美国开条件

如果美国希望台积电扩大在美国的投资,达到台美晶片五五分(美国的晶片需求有50%在美国本土生产,有50%从台湾进口),那很好,台湾可以满足美国的期待,交换美国也来满足台湾开的条件。

川普喜欢做交易,那台湾就学着点,对美国开条件。如果谈不成,那也没什么损失,但是如果谈成了,那应该会皆大欢喜。

我来举例一下,也许台湾可以向美国开出下面的条件:

首先,对等关税由目前的20%降到9%,

然后还要:
1)美国给台湾外交承认;
2)与台湾签下共同防御条约;
3)提高对台湾的军事援助,从10亿美元到30亿美元;
4)让一些武器由台美合作制造;
5)增加美国在台湾的特种部队部署;
6)增加台湾的野战部队到美国去训练与演习;
7)让台湾加入美日联合军事演习;
8)让台湾加入「四方安全对话」;

我只是举一些例子,从军事上到经济上,从技术上到文化上,台湾都可以跟美国捆绑得更紧密一些,这不是台湾这边所乐于看到的吗?

美国有求于台湾,希望台湾多来美国投资,这是要让台湾跟美国之间的经济连结更为紧密,有一点像是美国要把台湾看成结拜兄弟,这不是台湾这边所乐于看到的吗?

所以,向美国开条件,让美国有机会来对台湾表示诚意,那么之后台湾来满足美国的期待,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还有,台湾跟美国越是紧密连结,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就越是看了不舒服,不是吗?对于那些想算计台湾的人,想分化台美关系的人,我们要努力让他们越来越不舒服才对!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