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仪

父亲试图处理女儿保单遭起诉 香港以国安法延伸打击至家庭成员

(香港-2025年10月9日)在一宗被批评为“连坐式”执法的新案例中,68 岁的香港退休男子郭贤生,因试图处理他女儿的保险财产,成为警方《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俗称“23条”)下提出检控的对象。被控罪名为“企图处理潜逃者财产」,即使涉案保单早于女儿年幼时已购买,且由他本人多年供款。

郭的女儿郭凤仪是美国华盛顿的流亡港人、现任“香港民主委员会”执行总监。她因长期倡议民主改革与批评中国政府,于今年 7 月被港府悬红通缉。警方指控她涉嫌颠覆国家政权,并根据 3 月实施的《维护国安条例》将其列为“潜逃者”,禁止任何人处理与她有关的资产。

控方指,郭贤生于今年 1 月联络保险公司,表示其女已不在香港,希望取消一份早于女儿 1 岁时购入、并由他持续供款的升学储蓄保单。他进一步表示,已与女儿“商量过”,对方同意将保单持有人转为父亲本人,并称打算于见面时带表格请对方签名。

保险代理人作证时证实,此举尚未完成,也未曾获得女方签署。而辩方指出,该保单从未发生实际转让,郭凤仪本人从未支付过任何保费,亦未在 18 岁时完成官方转换程序。

尽管如此,警方仍依据《23条》提出检控。郭贤生否认控罪,案件于 10 月 8 日于西九龙裁判法院正式开审。

此案被视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实施以来,首宗以家庭财产为切入点,检控潜逃者直系亲属的案例。国际法律专家与人权观察人士警告,这类做法有将国家安全罪名进一步“工具化”的风险,模糊私人与公共领域之间的界线。

“这起案件显示,国安法的执行已从针对个人行为,扩展至对家属的财务监控与刑事威胁,”一位熟悉港区国安法、现居英国的律师匿名表示。“它不仅是一种惩罚异见的方式,更是一种震慑和警告——无论你身处何地,香港政府可以通过你爱的人来惩罚你。”

根据控方说法,郭贤生的举动“意图”处理一名潜逃者的资产,已构成违法。这一定义引起法律界广泛关注。批评者指出,该保单为普通家庭常见的升学储蓄计划,由父母为子女购买属正常理财行为,如今却成为犯罪依据。

“这是将国安法律过度扩张的典型案例,”一名香港律师表示。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宗真正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而是一次政治标志性起诉。”

近月以来,警方不断“邀请”被通缉港人家属到警署协助调查。自 2023 年起,已有数十名与流亡异见者有亲属关系的人士被带走、约谈或成为调查对象。人权团体批评这是一种“心理压迫与政治恐吓策略”,目的在于切断流亡者与香港的家庭与经济联系。

郭凤仪本人尚未就案件发表公开评论,但她曾多次在美国国会作证,批评《港区国安法》与《23条》的扩权情况。华盛顿方面亦曾对香港“将国安立法工具化”表示关切。

此案的走向将成为香港当局如何运用《23条》的一项指标。观察者指出,如果法院接纳控方观点,将打开以家庭经济行为作为国安指控基础的先例。

“这是一条非常危险的法律路线,”香港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律学者指出,“它将个人合法的家庭理财行为,变成一场政治风险。”

案件将于下周续审。如罪名成立,他或面临监禁与罚款。

对华援助协会高珍赛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