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力平坐看云起 老孙荐读 2025年10月13日
最近的一些迹象表明,美欧在援乌问题上的立场又在靠近。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动向。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之后,对援乌持明显消极态度,甚至一度造成乌克兰在战场上的被动。现在,情况似乎在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件多少有点类似的事情。这是二战时的一件事情:在二战中,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很重要也很危急的时刻:
在1936年到1940年这一段时间里,轴心国结盟的趋势很明显: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签订友好条约,承诺奉行共同的外交政策,”罗马-柏林轴心”形成。
1936年11月25日,德国与日本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两国确立政治上的准同盟关系。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1939年5月22日,德国和意大利签署《德意友好同盟条约》,将政治同盟扩大为军事联盟,该条约被称为”钢铁盟约”。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轴心国军事同盟的最终确立。
其后,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国相继加入轴心国联盟。
就在轴心国迅速集结的同时,反法西斯的力量却处在涣散甚至分裂的状态。
在当时,能够制衡轴心国力量的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苏联和美国等。但这些国家,却因为意识形态的对立、利益的猜忌和战略的短视而陷入涣散的状态。面对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肢解,英国和法国为避免战争,采取绥靖主义政策,一再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默认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
这种”以妥协换和平”的绥靖主义立场,延缓了本该及时建立的反法西斯阵营,甚至一度使得苏联选择与德国签约结盟。结果是,轴心国的野心不断膨胀。反法西斯阵营的涣散,事实上起到了纵容邪恶力量扩张的作用。于是,在短短时间里,法西斯势力横扫欧洲、亚洲,全球陷入战火之中。
直到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英、美、苏才不得不逐步结成真正的反法西斯同盟:
1941年3月,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开始向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同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的一艘军舰上会晤,发表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为反法西斯联盟奠定了共同的原则基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参战。随后,中国、苏联、英国、美国等26个国家于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这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其后,随着战争的进行,又有21个国家陆续加入了同盟,从而最终形成了彻底打败轴心国的强大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出现根本性转折。
其实,类似的现象,在历史曾经不止一次发生过。
以拿破仑战争为例。19世纪初,拿破仑通过战争征服或政治胁迫,在欧洲建立了一系列”附庸国”,形成了以法国为核心的侵略联盟。当时,法国吞并了比利时、荷兰、莱茵河两岸地区,扶持其弟弟约瑟夫为西班牙国王、妹妹卡罗琳为那不勒斯王后,将普鲁士、奥地利变为”仆从国”,要求它们提供军队、财富支持法国的对外战争。
而面对威胁的反法同盟,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曾先后七次组建反法同盟,但前几次均因内部利益分歧等原因而破裂。当时,英国的核心诉求是”打破大陆封锁、维护海上霸权”,俄国希望”争夺东欧领土”,普鲁士、奥地利则想”恢复战前疆域、重建欧洲均势”。目标的差异导致同盟内部矛盾重重,在军事上也难以协调。而拿破仑则利用反法同盟的这些内部矛盾,不断削弱其力量。
结果就是,前五次反法同盟的破裂,让拿破仑的霸权维持了十余年,欧洲陷入长期战乱之中。
在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之后,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这一幕仿佛再次发生。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西方国家迅速结成援乌联盟,美国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次背景下,尽管没有盟友的直接参战,面对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羸弱的乌克兰成功地遏制住了俄罗斯的入侵,甚至在战场上获得一些局部优势。
但在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停止所有在途及剩余援助,终止拜登时代未完成的援助项目,一度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情报分享,拒绝继续承担拉姆施泰因会议主导国角色,甚至美国防长拒绝出席拉姆施泰因会议。同时,不断向乌克兰施压,把战争的责任归结为乌克兰,在国际场合拒绝谴责俄罗斯的入侵行为,甚至投票反对相关议案。
特朗普政府的动摇甚至表现出的对俄罗斯的偏袒,曾使人们一度对援助联盟还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产生怀疑,乌克兰也一度在战场上陷入被动状态。一时之间,似乎出现了这样的一种趋势:俄罗斯有的盟国已经公开派军队助战俄罗斯,而援乌联盟却似乎在被拆散。
这与前面讨论过的二战及拿破仑战争中那危急的一幕,非常相似。但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指出的,现在情况似乎在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
在最近一两个月中,美国对俄立场开始趋于强硬,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多次会面或通话,推动美欧军援机制加速运转,最近甚至已经在谈战斧导弹的问题。同时,美国已经明确,将通过北约框架对乌克兰提供援助,相关费用由北约盟国集体承担。
但愿事态朝着好的方向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