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律师谢阳遭秘密审判,健康恶化
(湖南长沙 — 2025 年 10 月 21 日)在一个标榜“依法治国”的国家,辩护律师却被排除在庭审之外,审判悄然进行,而被告人因多年羁押和酷刑身心俱疲。中国人权律师谢阳的案件,成为中国司法体系高度不透明、系统性打压法律界独立声音的最新例证。
据谢阳家属透露,长沙当局在未通知其辩护律师的情况下,于近期对谢阳进行秘密开庭审理。两位代理律师李国蓓与李贵生均未获庭审通知,也未获准参与辩护。此举不仅违反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程序,也再次暴露出当局在政治敏感案件中“法律服务于维稳”的根本逻辑。
“谢阳的健康状况极其糟糕,他走路已经不稳,”谢阳案知情者陈桂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三年九个月的非法羁押、酷刑和剥夺基本权利,几乎将他彻底摧毁。”
谢阳自 2022 年再次被拘押以来,一直被关押在长沙市第一看守所,其案件长期缺乏透明度。律师会见权被剥夺、案卷资料无法查阅、控告信无人回应,构成了一套封闭高压的司法循环。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尚未就谢阳案的庭审程序或健康状况发表任何评论。
被钳制的法律人
谢阳原是湖南长沙一名执业律师,因代理宗教、征地、公民维权等案件广受关注。他是 2015 年“709大抓捕”后少数公开发声、坚持辩护的律师之一。在 2017 年,他披露在看守所遭酷刑细节的文字记录震动国际社会,引发联合国、欧盟及多个国际人权组织的声援。
但正如其他数十位曾参与敏感案件的律师一样,谢阳最终也被卷入这场对“独立法律人”的系统性清除。近年来,中国政府以“寻衅滋事”、“颠覆国家政权”等口袋罪名处理异见人士和人权律师,令法律职业的独立性几近崩塌。
“当一个国家的律师被判罪,是因为他们履行了职责;当一个法庭关闭大门,是为了回避监督;这已不是简单的司法不公,而是一种国家机器对正义本身的羞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法律界人士这样评论谢阳案。
象征性的审判
尽管谢阳的身体状况已经恶化,他的案件依然被视为一个“必须控制”的政治风险。而这正说明,中国司法体系在政治高压之下,越来越偏离独立审判和法治原则。
陈桂秋称,过去两年她共寄出十余封控告信至相关政府部门,未获一纸回复。她质问:“他们或许今天还能安然无恙,但谁能保证明天不会被清算?”
这一案件不仅事关谢阳个人命运,也映照出中国法律制度深层危机:当司法程序被任意操控,当律师不能履职,当酷刑与秘密审判成为制度的一部分,法律本身的正当性也在被侵蚀。
对华援助协会高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