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观天下|  云上迦南 2025-10-29

 

看到有关报道说:在川习会前夕,川普悄然完成了全球战略版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稀土。

当他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华盛顿签署《美日关键矿产与稀土供应保障框架协议》时,一个横跨太平洋的”资源—技术—市场”新闭环宣告成型。

这当然不止于一项贸易协议,也是地缘战略的重构。

一、从关税战到稀土战:川普的资源版”星链”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军工、芯片、电动车、清洁能源的命脉。

过去三十年,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

这使得世界的高科技产业链,如同被一个看不见的”磁场”束缚——只要北京轻轻一转阀门,全球工厂便会顿生寒意。

川普显然深知这一点。

自2018年发动”关税战”以来,他的目标从未只关注于贸易逆差,而是供应链主导权。

而稀土,正是这一主导权的核心资源。

经过七年布局,川普政府终于在2025年完成三重锁链:

1. 美澳合作:以85亿美元投资,开发澳洲Lynas、Iluka等稀土矿,锁定原料端。

2. 美日合作:由日本转让分离与磁体制造技术,在加拿大与美国设立加工厂,突破中游瓶颈。

3. 美马泰柬合作:在东南亚布点,建立多元供应备份,防止单点风险。

这是一条由西方主导、替代中国的”新稀土丝路”。

川普眼中,它是”自由世界的战略矿脉”。

二、日本:从”被断供者”到”技术盟主”

回望2010年,中国曾一度对日本断供稀土。那一年,日本的高端制造几乎陷入停摆。

这一记耳光,让东京痛定思痛。

十余年来,日本企业悄悄磨炼回收、分离与再制造技术,储备稀土原料,并建立精炼数据库。

如今,当高市早苗以”技术+资本”之姿与川普签约,日本已从稀土受害者转身为技术盟主。

她能为美国提供的,不仅是资金与设备,更是独步全球的工艺诀窍:

1. 分离纯度可达”6N级”(99.9999%);

2. 回收效率领先世界;

3. 磁体制造专利广泛应用于汽车、半导体与军工。

而美国提供的,则是市场、资源与政策支撑。

双方将在加拿大建分离厂、在俄亥俄建磁体工厂、在西澳建镓精炼厂。

这意味着,美日不再只是盟友,而是共建”战略工厂体系”的合伙人。

三、澳大利亚:资源强国的”战略上游”

澳大利亚拥有全球约四分之一的稀土储量,矿石品位居世界第一。

但长期以来,澳洲企业缺乏精炼技术,只能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

美澳协议签订后,这一格局正被改写。

通过美国资金与日本技术的输入,澳洲将成为”自由世界的矿山”,提供稳定原料,并在本地建设清洁精炼厂。

这不仅提升澳洲的产业附加值,也让其在地缘政治上获得新的主动权。

美、日、澳的三角合作,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循环系统:

澳大利亚出矿,日本出技术,美国出资金与市场。

这正是川普所谋划的”替代性生态”——一种不再依附中国的资源文明。

四、中国的困境:技术控制与地缘悖论

中国仍然掌握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尤其在分离与精炼环节具有无可匹敌的经验积累。

凭借”串级萃取理论”与工艺,曾让中国在稀土纯度与成本上领先西方十倍。

北京的新规是——

凡使用中国设备、技术或含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若再出口第三国,需经中方审批。

但问题是:如果这一切生产都发生在境外,中国如何监管?

当技术、设备、资本与市场同时外移,中国的稀土垄断或经历”被动去中国化”的过程?

 

(文章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