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脸书 2025-11-02 | 转自 新世纪
网络流传多年的哲学家罗素的”极权体制寿命只有七十年左右,其原话是这么说的:”任何依赖压制、恐惧与宣传维系的体制,其最大寿命不会超过三代人。三代人,以社会学意义计算,大约70年左右。 ”
罗素认为,一个体制的合法性基础是”共同记忆”。第一代人出于革命或战争的热情支持体制;第二代人出于教育和惰性接受体制;但到了第三代,人们对旧有神话开始怀疑,对自由的渴望重新觉醒。
换言之:”压迫可以制服人,但无法永久制服思想。 ”
罗素以物理学思维看政治:权力如同能量,可以转化、传递、衰减。他指出,极权体制靠恐惧积聚”权力势能”,但压抑越久,内部”势能”越高,最终必将如火山爆发。这意味着:”极权体制能延缓瓦解,却不能避免瓦解。 ”
罗素早就预见了信息封锁与制度僵化的关系。他认为极权政权的最大弱点不是暴政,而是信息失真。上层永远无法获得真实社会反馈,政策只能依靠惩罚维系,而非修正改进。
因此,他断言:”任何不容怀疑的制度,终将被自身的谎言所毁。 ”
20世纪的经验看,罗素的推断惊人地准确:苏联体制正好在罗素”70年极限”处解体,其他极权模式也多未超过三代。原因正如他预言的那样:恐惧维持的社会无法持续传承信仰。
人可以忍受贫穷,但无法忍受被剥夺意义与真相。因此,从经验验证角度看,罗素的判断具有极高的解释力。⸻
梳理了罗素思考方法和逻辑依据,我们就明白,把握罗素的思想,关键不在于教条固执于七十年这个数字,最近就不时看到有人质问:七十年过了啊,怎么还没垮呢?而是看三个关键变量:
一、合法性来源是否还能”自我更新”
极权体制最怕的不是外部压力,而是内部信仰断层。合法性叙事从”革命胜利”→”经济发展”→”民族复兴”,已历经三代转换。
如今经济增速放缓、社会信任坍塌,”民族复兴”叙事正在耗尽最后的凝聚力。
按罗素的标准下,这意味着进入第三代危机期。
二、信息系统的封闭程度是否不可逆
罗素认为,体制的寿命与信息流通成反比。
当”宣传取代真实””忠诚取代能力”时,治理体系就开始自我盲化。
当宣传封闭、舆论整肃、数据不透明,就处于信息熵最大阶段。”假数据治国”是任何极权体制垮塌的前夜。
三、社会心态的”觉醒密度”
罗素说过:”当压迫成为制度,人们的沉默本身就是反抗的种子。 ”
当下年轻一代正在远离政治语言,转向”冷漠、犬儒、移民、精神逃离”。
这正是”第三代怀疑期”的典型症状:信仰真空、意义危机、心理出走。
这意味着:体制已进入内在合法性衰竭阶段。换言之,罗素之钟已经走到最后一圈。
吴洪森写于2025年11月2日上海莘庄
(文章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