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在本周六晚间公布了美中贸易协议细节,美国政府称这项协议是“巨大胜利”,协议内容包括美国降低应对芬太尼、稀土出口和农产品贸易的关税,以及中国承诺在贸易与经济领域的多项重大让步。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达成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贸易和经济协议,外界认为这项协议缓和了两国日益紧张的贸易关系,美国政府称这份协议“在保障美国经济实力和国家安全的同时,将美国工人、农民和家庭放在首位”。
根据协议,美国将减少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而中国则同意放宽对稀土和其他关键矿物的出口限制,并恢复购买美国大豆,避免了特朗普此前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100%关税的情形。
协议的核心内容包括美国对中国芬太尼相关商品的关税进行调整。美方将把对芬太尼类前体化学品的关税由20%减至10%,这将有助于降低美国整体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而减少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贸易负担。
此外,中国同意暂停实施原本计划于本月生效的稀土矿物和磁铁出口管制。这些材料对于美国的高科技、航空及国防产业至关重要,并且成为中美贸易谈判中的重要筹码。中国还将发放出口许可证,允许美国及其全球供应商进口稀土、锗、锑等关键材料,这一措施实质上撤销了之前对稀土出口的限制。
此外,中国还将采取措施恢复芯片制造商耐科瑞亚(Nexperia)在中国的工厂的贸易,使关键传统芯片的生产能够流向世界其他地区。
在报复性关税方面,中国同意取消自2025年3月以来对美国商品的所有报复性关税,包括鸡肉、大豆、小麦、猪肉及其他农产品的进口关税,这对美国农民,特别是大豆和猪肉生产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美国方面,也作出了多项让步。美国同意延缓对中国企业扩大出口管制的措施,将某些 301 条款关税豁免,以及将针对被列入黑名单的中国企业关联公司的新出口管制条例,皆延长至 2026 年 11 月 10 日,并推迟对中国建设商业造船的相关措施。白宫表示,这一举措将帮助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并维持经济稳定性。
中国还承诺大幅增加美国大豆的采购量,预计到2025年年底前,将至少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且未来三年,每年将购买2500万吨,这将帮助美国农业市场的恢复,尤其是在美中贸易战期间大豆出口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此外,协议还包括中国重启美国高粱和硬木原木的购买,这有助于稳定美国农业市场,并为农民带来实际收益。
在另一个关键问题上,中国同意采取措施减少芬太尼的流入,这是美方一直强烈要求的内容。中国承诺停止向北美运送芬太尼的前体化学品,并加强对其他相关化学品的出口管制。此举被视为对美国毒品滥用问题的积极回应。
(来源:法广RFI 作者: 华盛顿特约记者 陈米亚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