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 1949 年夺取政权后,第一批清除的,往往就是曾为它效力、提供情报、做内应的国民党人或知识分子。
之所以「恩将仇报」,这是出于极高的政治算计。
1️⃣ 信任成本太高
对中共来说,能背叛一次,就能再背叛一次。
这些国民党内应虽然帮了它夺权,但他们「叛主」的前科让中共极度不安。与其让他们继续掌握情报、人脉或地方实力,不如先「清除风险因子」。
2️⃣ 稳固统治、清理知情者
内应了解中共夺权过程中的真相、临时交易与暗黑手段。这些人若日后说出实情,会动摇中共「正统革命」的叙事。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 —— 让他们消失。
3️⃣ 立威与恐惧统治
新政权一成立,最重要的是「震慑」。中共必须透过处决、批斗这些「两面人」来警告所有官员与群众,革命只有一次忠诚,没有第二次机会。
4️⃣ 洗牌地方势力
许多内应是地方仕绅、情报员或国民党政务官,他们与地方官商关系错综复杂。
中共要彻底掌控地方,就要先铲除这些「旧势力的中介人」。因此清洗行动往往与「镇反运动」、「三反五反」连在一起。
5️⃣ 思想改造逻辑
中共的体系强调「阶级忠诚」高于个人功绩。
一个有功的内应,不代表他的阶级出身正确。只要他不是「无产阶级出身」,迟早会在政治运动中被清算。
中共的权力结构建立在「恐惧与清洗」的循环中,连自己人都不信任,更不用说曾经「帮过」它的外人。
✅ 中共的这种习性,也会用在台湾吗?现在的国民党骗大家「中共跟以前不一样了」,连普丁都被辩护他不是一个独裁者。
中共的这种「利用—收编—清洗」模式,是体制基因,不会随时间改变,只是换了包装。
1️⃣ 先利用
中共最擅长的,是利用对手阵营中的「可用之人」来破坏民主体制。
在台湾,这些人可能是:(a)想求仕途、曝光、或金援的政客;(b)想对岸市场红利的商人;(c)想被「认同」的文化或媒体人。
它会给舞台、给关系、给资源,让这些人成为「代言人」,说出那句最关键的话:「中共已经不一样了,我们要和平交流。」
2️⃣ 再收编
一旦这些人被吸纳进去,就会成为「代理统治者」的角色。他们以为自己能「在两岸之间取得利益平衡」,但实际上早被绑死在中共的框架中。
此时中共会要求他们交出更实质的控制权 —— 例如媒体话语、学校交流、政党协调权,甚至要求公开发表「反美、反民进党」言论。
3️⃣ 最后清理
当权力稳固后,中共一定会清除这些帮忙过的人。因为他们有两个致命问题:一是知道太多内幕,二是忠诚度有问题。
中共的统治逻辑是「不信任任何人,只信任党机器」,阶级斗争就是它的 DNA,邪恶的本质不会改变。
中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被利用的台湾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帮过它」的台湾人。
(文章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转自 作者脸书 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