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个社会体系中,言论与权力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一场”成本不对称”的竞争。一方靠维稳机器与恐惧维持表面的沉默,另一方靠真相的力量与个体的勇气点燃希望。从历史的长河看,每一个试图靠封锁舆论来维持秩序的政权,都输在同一个逻辑上:控制谎言的成本是无限上升的,而坚持说真话的成本随着传播的扩大反而趋近于零。
 
在经济学中,有个基本规律:当一个系统为了掩盖风险而不断加码防御时,防御的成本会急剧上升。
 
舆论控制正是如此。
 
当权力选择封锁信息,它就必须建立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监控、删帖、过滤、宣传、算法屏蔽体系。这些系统不仅消耗巨额财政与人力,还必须随时应对”技术突围”:翻墙工具、去中心化传播、暗网、截图、口耳相传……每一种新技术都会让控制者的防线更昂贵、更低效。
 
结果是:每一次封锁,都迫使更多人对”被禁止的内容”产生好奇;每一次打压,都让社会失去更多真实的信息反馈,使决策者陷入自我麻醉。
 
当一个国家维稳成本高达财政开支8%的时候,你认为它还能撑多久?
 
相反,说真话的人承担的成本却在不断降低。
 
一部手机、一段视频、一个备份链接,就能让真相在几小时内传遍全球。
 
信息时代的去中心化传播,让真相拥有了无法被扑灭的能力。一篇文章被删,一千个镜像会在下一刻重生。一个账号被封,新的身份继续发声。
 
压制者必须全天候、全国性地清除信息,而讲真话的人只需一次点击。
 
这就是典型的成本严重不对称:
 
前者投入的资源是不断增长的消耗,后者只需极少成本即可无限复制。
 
压制真相的短期收益是”稳定”,但它的长期代价是”决策失真”与”社会溃败”。
 
当一个社会禁止坏消息流通,坏消息不会消失,只会积累。
 
经济危机、债务风险、金融泡沫、腐败丑闻、民怨积压……都因为舆论封锁而无法及时释放和纠偏。
 
最终,一次突发事件就能让所有被掩盖的矛盾同时爆发。
历史上,这种崩溃模式屡见不鲜。
 
因此,打压言论短期有效,却是长期自杀。
 
它最终在”成本严重不对称”下崩溃。
 
而那些勇于表达、坚持说真话的人,他们也许一时被压制,却必然赢得最终的胜利!
(吴洪森写于2025年11月13日上海莘庄)
(文章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转自作者脸书)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