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玟颖 2025年11月14日来源:上报
美国电商龙头亚马逊和美国科技公司微软是美国晶片设计大厂辉达的2大客户,但亚马逊却加入微软的行列,共同支持一项可能进一步限制辉达向中国出口晶片的立法,这种跟自己业务紧密公司「唱反调」的行为,突显出当前人工智慧竞赛激烈程度,让辉达和2大客户之间出现罕见裂痕。
华尔街日报13日报导,这项名为「保障国家人工智慧取得与创新法案」(Guaranteeing Access and Innovation for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GAIN AI Act)的法案,规定人工智慧(AI)晶片制造商得先满足国内订单,才能把产品出口到中国等受出口限制的国家。这也是美国国会首次试图处理晶片出口议题,正考虑是否要把该法案作为修正案纳入《国防授权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而这部法案通常会在年底送到总统桌上。
两大客户唱反调 亚马逊、微软挺限制辉达出口
微软(Microsoft)已公开表示支持该法案。根据国会助理与知情人士说法,亚马逊(Amazon.com)云端部门高层私下也曾向参议院表态支持该法案。专家指出,2大科技巨头的支持,可能会提高这项法案通过的机率。该政策一旦落地,将让微软与亚马逊等科技公司,在全球各地的资料中心能优先取得晶片。而晶片出口对于训练AI模型的数据中心至关重要。
GAIN AI法案将考验辉达(NVIDIA)在华府的影响力。该法案将提供一些科技公司和可信任实体豁免权,使其可在无需取得出口许可证的情况下把晶片输出到中东等地。微软和亚马逊都曾遭遇许可证延宕的问题,因此都希望藉由该法案获得竞争优势。
辉达是全球主导性的晶片设计公司,掌握约80%的AI处理器市场。客户公开与辉达意见相左、甚至在政策上站在对立面,过去可说极为罕见。美国科技业咨询公司Futurum Group半导体分析师王韦杰(Ray Wang)指出,「通常云端巨头业者(hyperscalers)与辉达之间的紧张,大多与产品本身和定价有关。」他所指的云端巨头是高速成长的大型科技公司,「但现在,这层紧张变得更加复杂了。」
辉达护中国市场 前3季游说费高达350万美元
辉达(NVIDIA)则努力抵抗安全疑虑带来的压力,试图保住利润丰厚的中国市场。该公司执行长黄仁勋近期常与川普讨论AI政策,而辉达今年也大幅加强游说力度。华府政治游说支出资料库OpenSecrets资料显示,辉达今年前3季的游说支出接近350万美元,而2024年全年的游说支出仅64万美元。
辉达和其他晶片公司表示,这项法案将对半导体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干预,并可能为更多出口限制打开大门。科技业主管则表示,美国境内的晶片其实已经足够,而真正限制AI产业发展的瓶颈是电力供应。
然而,知情人士指出,白宫人工智慧(AI)主管塞克斯(David Sacks)及其他政府官员认为,由于美国商务部本来就有权监管晶片出口,该政策的实际影响有限。法案支持者则表示,这是预先防范未来可能出现晶片短缺的一种积极作法,同时也能让美国科技公司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