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记者 梁嘉丽 2025-11-21 | 转自 新世纪
跟铜锣湾书店店主林荣基见面,差不多已有半年,他的头发剪得更短了,脸型更瘦削,他说刚完成了第5次化疗,有不少副作用,例如失眠、无胃口吃饭,书店也进入半休业状态,有朋友预约才会开门,其余时间他都在静养。 10年前,他在深圳被掳,经历8个月的拘禁后回到香港,「那是想不到的人生转捩点」,2019年离开香港、在异乡癌症复发,他只能乐天知命,「过好每天生活就算」。
今年5月,医生证实林荣基肺腺癌复发,已进入第四期,入院做肿瘤切除后,更要进行化疗,已完成了5次。他说,刚发现时非常愕然,现在已没当时那么紧张,「只能顺天命,过好每天生活就算,平时不要痛就好」。他形态明显比半年前憔悴,化疗副作用不小,失眠让他非常困扰,试过三天无法入眠,最终只能吃安眠药。
癌病突然「跃上」第四期,心理和生理都需要调息,他算乐观,书店仍会继续营业,只是没有每天把大门打开,有人想来买书询问才让他们进来,「未死得住,照开喇」。到过书店的人都知道,林老板是「前铺后居」的,办公桌后放置一个小雪柜,休息时就爬上雪柜上的碌架床,私人和公共领域密切结合。他的生活,甚至生命,和书店已是血脉相连。
10年前的香港铜锣湾书店,「猪肉台」上的「中国禁书」琳琅满目,揭中共高官贪腐、情史的书籍,应有尽有,不少中国旅客恒常光顾,甚或慕名而来,带走整个行李的书。这10年对林荣基来说,是翻天覆地的转变,「香港以前自由度很大,习惯在香港生活,现在来到台湾要重新适应」。
|在台湾保留一个让港人聚会的地方
他的生命有巨大变化,香港社会亦然。从前,人们戏谑香港是「中国禁书后花园」,不能在中国出版的书都能在香港找到,「根本不会有禁书概念,书应该是所有人都能阅读的,你可以不认同当中观点,但不能禁」。有时候,明确的「禁书」准则,未必让人恐惧,倒是被人胡乱投诉,然后在没有理据下被迫下架,却制造更多恐惧。
他的桌子旁,摆放着数十本分批扎起来的书,是移民海外港人订购的书,大部分都是香港议题相关,尽管身体状态不佳,他却未有结业的打算,希望在台湾保留一个让香港人聚会的地方。 「很多香港人过来,也有已移民的港人,想大家有个地方可以倾吓偈」,卖书固然重要,但他坦言,书店更重要的功能是提供一个让香港人可以放心聊天的地方,有时还会举办座谈会,邀请不同的人来演讲,「不会轻易关掉」。
|铜锣湾书店事件 从中国角度来看很「合理」
书架上放着有关2019年社会运动的书,亦有很多早已不能在香港的图书馆、大学和书店见到的书,当中包括历史、评论分析、自传、相片集,还有漫画、小说等。问他铜锣湾书店事件是否香港书店和出版界的转捩点,他摇摇头说,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一切都非常「合理」,「香港过去有自由,从来没有禁书,从香港角度来看,这是违反人权的」。
书被禁,只是违反人权的冰山一角。他感慨,现实改变不了,只能离开。
人生总是转折,总是遇到意想不到的事。若非曾被掳被关,他不会有一种敏感度,不会时刻警觉,「6年前不走,或已被『送中』,决定离开是因为对这些事的了解」。书店股东之一、瑞典籍桂民海在泰国被掳,2020年被中国政府判刑10年,其女儿指过去5年一直不知父亲下落。
|港台书商、出版界人士被中共判监 中共眼中「你永远都是中国人」
「被消失」的出版业界人士,近年还有台湾八旗文化总编辑富察延贺,他2023年在上海被捕后,跟外界一直失去联系,直至今年3月国台办才证实他被判刑3年。林荣基说,以为桂民海会被轻判几年,怎料是10年,「而且放出来也无法离开中国,富察也是一样,中共觉得你『永远都是中国人』,根本不会有任何期望」。
访问中,他不时感到气喘,很多时需要稍作停顿才能继续,谈到台湾、香港文化和历史,却仍然能滔滔不绝。虽然两地文化差异,但他没有后悔离开香港,「在台湾开书店,还有空间,香港大学图书馆都要把书下架,真的很讽刺!开书店就是为了跟人沟通,讨论严峻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隔着一个海,跟香港人的沟通,感觉竟然更紧密,他以小说《1984》 来比喻现时香港的情况,「小说比现实更恐怖!」有没有挂念香港? 「有的… 四、五成吧..」然后,他沉默了,说自己现在爱台湾多一点,「因为香港是不再有自由的地方」。偶尔挂念的,应该是从前的香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