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11月20日是被邓小平罢免的总书记胡耀邦110周年诞辰,习近平亲自参加中共中央举行的纪念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引发普遍的关注。胡耀邦1989年4月15日病逝,引发中共建国后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民主运动,邓小平用血腥镇压结束了十年改革,拿掉胡耀邦之后的又一位总书记赵紫阳。胡耀邦去世已经36周年,至今他在中国民众心中仍旧具有崇高的威望,可以称为赢得“民心”的巨大资源。 36年中,中共中央对胡耀邦已经举行四次纪念。刚刚获得独立中文笔会颁发“自由写作奖”的著名独立记者高瑜,以翔实的史料,犀利的笔锋,对中共中央四次纪念进行了比较,相信读者从中会获得深刻的启迪。 】
中共中央对胡耀邦的纪念,是从1989年4月22日在人大会堂举行的追悼大会开始的。这个大会实际有两个会场,一个在人大会堂内,中共政要和四千有组织的机构和团体代表;一个在广场,聚集在这里的是北京和全国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纪念。
一.常委会对胡耀邦的评价引发邓小平与中央的分裂

1989年中共中央对胡耀邦病逝的第一次纪念有几个重大变动 。
4月16日总书记赵紫阳主持召开常委会讨论胡耀邦丧事,参加会议的还有杨尚昆、邓小平秘书王瑞林。会上李鹏问赵紫阳:“学生悼念耀邦,我们什么态度?”赵紫阳答:“允许!耀邦是我们的领导人,他去世了我们大家都很悲痛,我们自己就在悼念,怎么能禁止学生悼念?”赵紫阳对胡耀邦和学生的态度,成为他与邓小平关系一个转变的节点。
常委会决定全国降半旗、使馆降半旗,设灵堂,耀邦照片挂黑纱,设签名册;21日在人大会堂为胡耀邦举行10万人的遗体告别,瞻仰遗容;22日追悼大会由杨尚昆主持,赵紫阳致悼词,邓小平出席;通过胡耀邦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悼词;赵紫阳还决定发表新华社和中央办公厅采写的文章《胡耀邦同志最后七天》,文章经胡启立修改,乔石、温家宝、赵紫阳审查,提出意见,改名为《胡耀邦同志发病抢救情况》,由新华社19日发通稿。
16日下午,乔石主持耀邦治丧办公室会议,将常委会的决定传达给中央媒体的社长、总编辑,5点半钟人民日报社长钱理仁、新华社副社长郭超人刚回社里做传达,9点半钟就接到中办通知“21日十万人遗体告别取消了。”
新华社18日晚11点已经将《胡耀邦同志发病抢救情况》排进明天《要闻目录》,向全国报台发出了,接到温家宝的电话,叫“停发,等等再说“,一直等到零时17分,温家宝再来电话:“决定不发了。“夜班编辑们议论纷纷:”这是向社会释疑,对大局有好处的稿子,为什么不让发?“从社长到夜班编辑,都知道是“党的唯一婆婆”发话了。
22日赵紫阳在人民大会堂致悼词,称胡耀邦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删去了常委会通过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据说邓小平审查悼词说“我都不敢称‘伟大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就是想把胡耀邦捧成‘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够格!”
中共建党104年,“去见马克思“之后能够被党中央评论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物寥若晨星,但是名堂甚多。“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至89年只有9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少奇、李大钊、董必武、任弼时、瞿秋白。(2022年加上了江泽民)。“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陈云(独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叶剑英、李先念、彭真、邓颖超、杨尚昆、王震。“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富春、张闻天。都是正国级或担任过党的最高职务的中共元老。
胡耀邦以他担任过最高职务,为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死后赢得人民尊敬和爱戴的程度,不但感动了全国人民,也感动着中共高层,常委会给以他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评价,与当时的第一类9人做比较并不过分。胡死引发中国的变局,只有一个人心中充满仇恨,这就是邓小平。他认为学运是冲他而起,他身后会有人用胡耀邦对他进行赫鲁晓夫式的清算。所以一定要继续打压胡耀邦,还要打压对胡耀邦评价甚高的人,首当其冲,就是赵紫阳。正是邓小平过度的仇恨 ,引发中共高层的分裂。
常委李鹏仰邓小平鼻息,制造出“426”社论。此后邓小平为镇压学运、拿掉赵紫阳开始进行部署。

二,赵紫阳用悼词给胡耀邦评了反
常委会被迫对胡耀邦的评价做了修改,但是对于胡耀邦的生平,赵紫阳用一句话导读了胡耀邦的一生 ,这句话就是“胡耀邦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赵紫阳把胡耀邦定为一个干干净净,不加任何修饰的“马克思主义者”。
赵紫阳宣读胡耀邦的重大贡献,有两段特别值得重视的话:
——他按照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精神,组织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了理论准备。
——他以非凡的胆略和勇气,组织和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大量工作,使大批受到迫害的老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使其他大批蒙受冤屈和迫害的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这是胡耀邦复出之后,在华国锋主政时期,作出的两项最大的贡献,过去散见于个人发表的众多文章里,作为中共中央的评价,悼词属于首次。
赵紫阳对胡耀邦担任中央最高领导职务的重大贡献总结的非常全面,包括“促进民族团结”这样的概括,令人回忆起邓力群等人对胡耀邦新疆、西藏两个讲话的攻击。悼词盛赞了胡耀邦个人的高贵品德。
1987年1月邓小平指示政治老人连续召开6天“生活会”,对胡耀邦的“政治错误”进行批斗,逼迫胡耀邦检讨并辞职。1月19日,中共中央三号文件列举了胡耀邦解除职务的原因:“抵制党为反对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而作出的努力,纵容全盘西化的要求;没有充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批‘左’不批右;在经济工作中鼓励经济过快增长和消费,造成经济失控;在政治工作中经常违反程序;在外事活动中说了一些不应该说的话;经常不遵守党的决议,未经中央授权就讲话。”
赵紫阳的悼词相当于对胡耀邦进行了平反。

特别值得注意的,赵紫阳的悼词谈的就是胡耀邦,從頭至尾,没有加进中共任何领导人的名字。
三、中共中央破例为胡耀邦举行90周年座谈会内幕
六四实质是邓小平对中共中央反动的一场武装政变,此后十几年间,六四、赵紫阳、胡耀邦的名字在中共党报、党刊成为禁词。
但是民间的纪念逐渐冲破舆论封锁。1993年胡耀邦逝世四周年,他的几张照片和纪念诗刊登上中共民主派杂志《炎黄春秋》4月号的封面和封底。1994年《同舟共济》第3期发表纪念文章《胡耀邦与真理标准讨论——纪念‘理论工作务虚会’15周年》。1995年11月是胡耀邦80岁诞辰,《炎黄春秋》11期发表新华社记者戴煌的文章《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引发震动。2005年,是胡耀邦90周年诞辰,《炎黄春秋》11期刊发田继云、胡启立、李锐等14位中共退休高干为纪念胡耀邦90周年诞辰的专文。《炎黄春秋》因此不断遭到严厉审查,好在有惊无险。

2005年4月,港媒已经透露中共将以中共中央名义举行的纪念胡耀邦90周年诞辰座谈会。按照中共内部规定只为副国级以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百岁的纪念活动。11月18日3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曾庆红、吴官正出席的纪念胡耀邦90诞辰座谈会,应该是中共中央的破例纪念。

据当年《亚洲周刊》报导,举行纪念座谈会是总书记胡锦涛提议的,在常委会上发生争议:当时黄菊、李长春、罗干提出了“纪念胡耀邦,六四怎么办?”温家宝提出“赵紫阳怎么办?”胡锦涛要他们先不要说六四,先说说他们个人对胡耀邦同志的意见。黄菊等人先后表示:“我们和胡耀邦同志没什么接触,没什么意见。”胡锦涛说:“既然没意见,那就应该搞。”针对温家宝提出的赵紫阳怎么办,胡锦涛说:胡耀邦同志已经去世十六年,赵紫阳刚去世,可放一放,以后再说。最后九名政治局常委最后都签名,同意纪念胡耀邦。“
路透社座谈会前报导:“中国政府原计划在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90诞辰的的当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0人参加的纪念大会。但是中国政府目前已经改变计划,降低规模,计划在胡耀邦生日前两天,也就是11月18号,举行只有300人参加的纪念会议。主持人也不是胡锦涛,而是温家宝。
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座谈会,由中纪委书记吴官正主持,温家宝参加,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做的纪念讲话。

曾庆红的讲话绝大部分可以说复制了赵紫阳的悼词,包括“胡耀邦同志作为马克思主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这句话。不同地方是多次增加了邓小平名字;还有毛泽东、胡锦涛的名字。
1.在生平部分增加“1975年,他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织领导时,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全面整顿的方针,领导起草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实事求是地反映科技战线的实际情况,努力消除‘文化大革命’给科技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
2.在生平部分增加“胡耀邦同志在担任党的主要领导职务期间,积极参与制定和贯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
3.在重大贡献部分,在“推动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后边加了一句“在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支持下开展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4.在重大贡献部分增加“他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明确提出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为恢复和发展我们党同外国一些政党的关系……”
5.在崇高品德部分,增加“胡耀邦同志长期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6. 结束语增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本文只对增加的第3条加以评论。“邓小平同志”5个字当属画蛇添足。
邓小平是1977年7月正式复出的。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在怀仁堂抓捕了“四人帮”之后,10月8日叶剑英派儿子叶选宁通知胡耀邦,准备迎接分配的工作,并询问对当前如何治理国家的建议。胡耀邦10月10日对叶选宁说:“自古以来,有识之士,总是说,大乱之后,要顺从民心。民心为上。根据这种远见卓识的道理,我以为当前有三件事特别重要: 1、停止批邓,人心大顺;2、冤案一理,人心大喜;3、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这就是胡耀邦自称的“隆中三策”,实质上就是胡耀邦提出“平反冤假错案的开始”,发展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
胡耀邦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助手、人民日报原社长兼总编辑胡绩伟评论过曾庆红添加这句话的用意:
1.有意制造一个理论误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新华社全文转发。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九家报纸再转发。1977年3月3日胡耀邦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以后,就在推动从政治、思想、理论、路线上肃清“文革”的流毒,重点抓了平反冤假错案,目的是解放干部、解放人。胡耀邦组织撰写、并亲自修改了17次的文章《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纠正过来》,1977年10月7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早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胡绩伟说有意制造这个理论误区目的之一是要贬低胡耀邦的伟大功绩,把功绩加给邓小平。
2.目的之二是掩盖邓小平阻止平反冤假错案。1977年12月,胡耀邦担任中组部部长,1978-1982年中组部在他的领导之下取得了平反冤案的伟大成果,全国复查各类案件中涉及了500万人,属于“文革”中的案件约290万人,包括刘少奇等高级领导干部和老舍等党外人士,“文革”历史遗留案件188万件,平反纠正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复查纠正错划右派54.7万人,纠正错划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2.5万人;为47万名中共党员恢复了党籍;加上千万名受牵连的干部、群众及家属,同时妥善处理了“文革”中犯错误的人员。解决了殃及一亿人的问题。这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共产党再一次赢得民心之根本。平反冤案阻力来自“凡是派”和邓小平。主管中央专案的党中央副主席汪东兴,拒绝把这些专案大权移交给中组部部长胡耀邦,中组部只能重新启动调查。
邓小平1977年7月第三次复出后,担任政协主席,次年11届三中全会夺得最高领导权,他的反对就不一样了。邓小平听说胡耀邦准备接受高岗夫人李力群的申诉,就把胡耀邦叫到家里,指着胡的鼻子申斥“你胡涂!”阻止了高饶反党集团的复查和纠正。邓小平是批判高饶集团的重要角色,正是在高饶案之后,进入中共领导核心的。邓小平1957年担任“中共中央反右领导小组组长”,因为他的阻挠,“右派”从中央到地方都留下尾巴,不予纠正。
至于胡锦涛为什么破例对胡耀邦90诞辰进行隆重纪念,美国之音著名记者东方当年在评论文章中引用了香港《动向》杂志傅清的评论,笔者将在全文结束再次引用傅清的评论。胡锦涛纪念胡耀邦,当年起到最大的作用是为胡耀邦的名字脱了敏,符合民意,尤其获得知识界的好评。

作者:高瑜
【光传媒首发,转载请标明出处:www.ipkmedia.com 】
【作者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