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茂春 (Miles Yu) | 转自 新世纪
英文原文在此:https://www.washingtontimes.com/…/reframe-taiwan…/
在最近的政策阐述中,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就台湾议题表明了一项立场,与当前主导全球对台海紧张局势叙事的观点截然不同,且意义重大。
当世界多数国家仍陷于北京不遗余力推动的话语框架,即将台湾描绘为中国”内政问题”、一个”统独”议题,因而不属于国际关注范畴,高市早苗女士则完全回避了这一前提。
相反,她将日本的立场建立在日本安全环境中实实在在的地理与战略现实之上,而非抽象的主权问题或历史主张。如此一来,她为民主国家,特别是美国,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自身在台湾未来中利害关系的范本。
北京所偏好的叙事——即台湾”属于中国”,其他国家应置身事外——长期影响着全球论述,即便是在对中国的意图持怀疑态度的民主国家中亦然。
这种框架巧妙地迫使国际社会以中国民族主义的视角,而非以印太地缘政治平衡的视角来看待台湾的安全问题。结果便形成了怯懦的外交词汇:各国表态”反对片面改变现状”、”支持和平解决”、或”维持战略模糊”,但鲜少清楚说明台湾的命运对自身国家安全意味着什么。
高市女士则一语道破。她不浪费时间在中国历史主张或台湾政治地位上争辩,而是以非凡的清晰度聚焦于这件事对日本造成的影响。她指出,台湾距离日本与那国岛不到七十英里。日本关键航道、能源运输线及防卫范围,都与台湾的空域和海域直接相交。一个由中国控制的台湾,不仅会改变东亚的力量平衡,更会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压迫日本的南翼,威胁琉球群岛、限制日本的海上通道,并将北京的反介入/区域封锁能力深深推进至西太平洋。
换言之,若台湾失守,日本的安全也将随之崩塌。
这种论述与常见以道义或价值为基础的挺台理由截然不同。它并非出于对一个蓬勃民主国家受到威胁的同情——虽然日本确实拥有这种同情;也不是为了捍卫”国际规范”——尽管东京也十分重视这些规范。相反,高市早苗明确主张:保卫台湾,就是保卫日本。这些利害关系是直接的、具体的,而且毫不含糊地攸关日本的国家利益。
这种重新定位具有两层重要意义。首先,它避免落入北京偏好的措辞陷阱,如”中国主权”或”统一与台独”,这些语言功能上是一种修辞圈套。一旦外国政府接受台湾议题”本质上是中国的所有权问题”,接下来的所有论述都会陷入被动、被限制或被弱化。
其次,它为其他民主国家提供了一个清楚、坦率地阐述自身利益的模板。尤其是华盛顿,应该特别留意。
美国长期以来的对台政策强调的是吓阻、民主,以及维护和平与稳定。这些原则十分重要,但却无法充分表达美国所面临的具体国家利益。
和日本一样,如果台湾落入北京掌控,美国的战略环境和自身的国家利益也将彻底改变。
除了台湾在全球晶片制造上的领先地位将落入共产中国手中——这几乎必然会重创美国经济——,一个受解放军控制的台湾也将撕裂第一岛链,使中国能毫无阻碍地向中太平洋投射军力。
这也会让中国掌握区域内最后一个战略咽喉,进而把其在东海的主张与南海的野心串连起来,实质上将整个西太平洋置于北京的掌控之下。
它还会破坏美国与日本及菲律宾的同盟关系,威胁关岛,并摧毁美国作为亚太安全保障者的可信度。
更进一步,它将加速区域民主信心的崩解,并鼓舞其他威权势力的扩张。更关键的是,它将使北京能以直接冲击美国经济与安全利益的方式挑战美国的海空优势,且影响将持续数十年。
然而,华盛顿仍然主要以支持民主或反对胁迫的语言来处理台湾问题。这些目标固然值得支持,但若要动员持久的全国意志,却远远不够。
美国需要的是与高市早苗同样的战略清晰度:保卫台湾不仅不是台湾自己的问题,甚至也不是主要属于中国的问题,而是美国自身利益的问题,而且会立即影响美国自己的安全。透过把台湾视为自身利益,而非利他主义的道义施舍,华盛顿才能更有效地向自身以及盟友说明台湾的重要性。
这不只是保护一个民主政体,也不只是避免冲突,而是要防止全球力量平衡出现巨变,避免美国变得更不安全、更不具影响力、更无法塑造国际秩序。
因此,高市早苗的论述不仅提醒日本自身的地缘脆弱性,也是在向美国发出一份战略邀请:用更现实的眼光看待台湾。
台湾的防卫攸关日本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北京希望世界持续在辩论台湾的”地位”。
而高市早苗则建议,民主国家应把焦点放在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地理条件与自己的安全之上。华盛顿应当听取这项忠告。保卫台湾,在最务实、最深远的意义上,就是在保卫美国自己的未来。
(文章仅代表作者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