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

今晚又想起這張相,由《明報》記者於 2014 年 9 月 29 日凌晨 4 時所攝 — 即「佔中」不如戴耀廷所預期卻以更好、更大規模發生後。

類似的事,之後重覆發生了許多遍:

2014 佔中
2016 雷動(a bit controversial, though)
2018 風雲計劃(即 2019 區選填白區)
2020 民主派初選

每次的流程都是 — 戴提出某天馬行空的 idea → 全世界 O 嘴 → 戴慢慢解釋 → 全部人話佢天真 → 戴繼續做 → 結果計劃不如佢預期般進行,但目標卻又唔知點解地達成了。

這些年訪問過戴很多遍,感覺他似乎慢慢地接受了自己這個角色。

2017 年提出風雲計劃時他說,「我一路都係做緊一個孤獨的推銷員,不斷推銷新的 idea ……」當然會被質疑,喂得唔得呀,他會答,「成唔成功有時不是最重要,過程中你看到一些原本覺得沒有希望的人,願意一齊再去試,這是最值得開心的地方。」有些人笑他天真,好多人。

風雲計劃最終頗為失敗,只找到四五十「風雲救兵」(唔記得名號了,總之老土)受訓後填白區,怎料反送中爆發,人人自動埋位,戴的計劃又「成真」。

然後他又提出初選。今年初訪問,問佢,喂初選 work 唔 work 呀(下刪十萬個質疑),他這樣答:

「搞咗咁多次,計劃就係咁計劃,但啲嘢唔會跟計劃,會有變化。變化係點就控制唔到,但每次變化出來總係比我想像更好,所以我預個勢係應該有機會。」

某程度上,這個戴耀廷已經不稱之為「天真」,而是有種不知從何而來的信心(有人補充:是信仰)。

數月後,初選在眾籌、器材都唔夠,加惡法壓境下順利舉行。兩日逾 60 萬人投票,較原先目標多兩倍多,跌破事前所有人(包括戴)的眼鏡。

老實說,投票只是選舉協調的第一步,之後還可以有很多問題出現(今時今日選舉還有否意義亦成疑問啦其實),但看到這兩天各區票站的「黃人龍」(區諾軒語 = =),恐怕戴耀廷又要感動哭了。

對了,他的信心不是不知從何而來,而是來自香港人。由 2013,到 2020,一直都是。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