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5 15:51
陸媒報導,中國大陸多所大學為了美化畢業生就業數據,造假歪風盛行,與現實找工作難度大增差距甚遠。

陸媒報導,中國大陸多所大學為了美化畢業生就業數據,造假歪風盛行,與現實找工作難度大增差距甚遠。圖為6月12日,多名大學應屆畢業生在西藏一場官辦招聘會查找求職訊息。(中新社提供)中央社 109年7月15日圖為6月12日,多名大學應屆畢業生在西藏一場官辦招聘會查找求職訊息。(中新社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5日電)中國大陸各地大學為了美化畢業生的就業數據,造假手段五花八門。校方對學生緊迫盯人,要求提供就業協議,甚至威脅不提供就不發畢業證書。有的老師迫於壓力,還主動幫學生造假。

中國大學畢業生帳面上的就業率可謂全球之冠。但這些為了追求招生、經費補助而造假美化的數據,卻與現實環境天差地遠。

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公司引述各校提出的年度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就業率排前1000名的大專院校,第1名是名不見經傳的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就業率達100%;排名居末的西安體育學院也有86.7%。

但綜合騰訊教育、新華網等陸媒報導,受到疫情影響,中國今年874萬名大學應屆畢業生面對空前嚴峻的就業形勢。

廣東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微信公眾號6月初發布「致校友倡議書」,文中提到,截至5月25日,該院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為35.17%(其中簽約率僅14.48%)、碩士生就業率為48.53%。

人力資源網站BOSS直聘發布的「2020應屆生春招求職趨勢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以來)活躍求職的應屆生較去年增加了56%,但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比去年下降22%。

1999年,中國教育部首次對各大學就業率進行排名後,大學就業數據造假歪風迄今仍難遏止,儘管官方每逢畢業季就宣稱要打假,中國教育部昨天還揚言相關違規行為嚴肅處理,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光明日報等陸媒近日報導,大陸多所大學利用「扣押畢業證書,要求學生用簽約的就業協議來換」、「把實習單位作為就業單位」、「在網店上購買假就業協議充簽約就業」等手法,為就業率灌水。

新周刊則報導,大學畢業生面對嚴峻的就業環境,還得先應付學校緊迫盯人的需索,被迫到處找託關係公司蓋章,甚至上網花錢買假證明;許多老師、輔導員甚至說要是弄不到,他們可以幫忙弄一份假的。類似的Q&A在大陸社群網站隨處可見。(編輯:楊昇儒/繆宗翰)1090715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