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老好!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能自由地讨论下去,将可以推动一场高级别的文化思潮。

这个问题在国内学术界有人努力推动,葛兆光教授为代表。他这几年经常到处讲这个题目“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文化?”鉴于国内逼仄的学术空间,讨论进行不下去,真是非常可惜。建议您从网上搜一下他的文章,尽管我不同意他的基本观点。但他推动这一问题的想法是极有价值的。

鲍老说自古无中国,武断了!起码清朝跟列强所签条约就有明确使用“中国”代表满清的,即此可证这个术语作为国别并非梁启超以后杜撰的。

“中国”一词首见于周朝青铜器何尊,有“宅兹中国”一语,记成王营建东都洛阳事。自周朝到今天“中国”语义凡三变:最早表示周朝廷所直接拥有和管理的区域,周边相邻的诸侯国叫“诸夏”。第二阶段以孔子文献为基准,与华夏同义,变为文化概念,当然也相应地指周朝礼仪所达之处。这就把诸侯都包含进来了。

作为王朝的文化和疆域概念,一直持续到满清晚期,转变为民族国家概念,这是与欧洲列强的冲突交流中逐渐明晰的。

孔子心目中的文化中国是有地理约束有文化内涵的,后来四夷入主中原而称中国,在孔子看来肯定是僭越,因为他们没有实现孔子儒学的文明性。

正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是站得住的。从孔子“中国”所包含的文明性看,达不到他理想的王朝都不能叫中国,因为那是“以夷变夏”,是野蛮践踏文明。

孔子理想的“中国”是什么样呢?就是他在《礼记》中所描述的“大同之世”,从其内涵看,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君主立宪制,如今天的英国和日本。

所以,鲍老简单说“自古无中国”,武断了。请教了。

Gangcheng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大陆某大学教师离职来美。代表著作《大音希声——老子经义发微》)

请阅读:鲍彤杂问:自古以来有中国吗?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