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披露,一年一度的歐中貿易論壇「中歐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China-EU CEO and Former Senior Officials Dialogue)上月因歐洲主辦單位拒絕中國禁止批評北京者與會的要求而悄然取消。此事件突顯在面對中國日益挑釁的國際立場時,歐洲越來難在確保商業利益與維護民主價值之間取得平衡。
報導說,這項閉門活動包含約40名歐洲與中國的工商領袖、高級官員以及學術界人士參與,如果今年的視訊會議如期舉行將是第4屆。之前幾屆,與會者名單並未引發爭議,但今年卻發生歐洲主辦單位「商業歐洲」(BusinessEurope)拒絕中方剔除特定人士出席的要求。商業歐洲是歐洲最大商業遊說團體。
報導說,該活動的取消顯示歐洲對北京的立場日漸強硬,去年歐盟定調中國是制度性對手(systemic rival)後,該轉移變得明確。商業歐洲發言人森內坎普(Peter Sennekamp)說,「這項年度活動我們已非常成功的舉辦了3屆,不管地點是在布魯塞爾或是在北京。但很遺憾今年的對話必須取消」。
中國協辦單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一名官員表示,該活動旨在促進國際經濟研究與貿易合作,但一些參與者似乎不符合活動的原則或目標。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希望歐洲方面排除兩人參與該視訊會議,其一是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他曾就香港以及維吾爾議題公開抨擊中國,另外則是批判中國共產黨的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首長胡謐空(Mikko Huotari)。
華爾街日報指出,過去中國官員曾尋求禁止德國政治人物、學術人士以及記者參與活動,但這是首度針對負責歐中關係的高級歐洲議會議員。此行動也因中國正與歐盟協商投資協議而引發關注,該談判比起中國官員表示希望達成的進度還要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