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 民国百年

在与上海租界有关的老照片中,人们经常见到这种大大的铁栅栏门。这种铁门形成于1924——1925年 。

1924年,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爆发了齐卢战争。战争中很多难民、逃兵逃往租界,对租界安全造成了威胁。为了保护租界安全,从1925年到1927年,法租界当局从南市十六铺到斜桥的华法交界处各路口修筑起30多道大型铁门。铁门的高度都是2.9米,因所在道路的宽度不同,铁门的宽度亦有不同。法租界建立铁门之后,公共租界亦如法炮制,在公共租界和华界交界的地方也建立起30道铁门。铁门从沪西直至虹口、闸北构成一线。

这种铁门有军警驻守,昼开夜闭(遇特殊情况时,白天亦会关闭),与原有的铁丝网、沙袋等障碍物相配套,对市民的自由交通构成了颇大阻碍。如家住华界,工作在租界者,若铁门突然关闭,会对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租界内每日所需蔬菜等食物,都是由周边华界运来,如果封锁无法进入,法租界居民生活亦会不便。

铁门的建立,对于商业活动和市民日常生活工作造成的干扰,随处可见。从1927年开始,上海地方各种势力就铁门问题不断向法租界当局抗议,要求拆除铁门,恢复自由交通。租界当局虽表示通融办理,但事实上不为所动。三十年代以后,左翼力量在上海非常活跃,法租界当局每逢风吹草动和敏感的纪念日,便动辄戒严,或全闭铁门,或关闭大部,或缩短开启时间,中断交通几乎成为家常便饭。

在和平年代如此,在战时,尤其是在“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期间,铁门更是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战争爆发后,大批中国居民为了求生,从闸北、南市等华界地区涌向苏州河以南地区以及法租界地区。两租界的人口猛增,当局不堪重负,几乎关闭了所有铁门。而对于难民来说,逃不进租界可能就要死于日军枪炮之下,铁门几乎成了“生死一线天”。

大批难民云集于铁门之前,进退失据,很快陷入了困境。租界内的慈善机关为铁门外的同胞组织募捐活动,购买了大批大饼、油条、馒头,从铁门投出,为难民充饥。当时的报刊和许多历史图片展示了铁门边的凄惨景象。

1937年11月,上海进入了“孤岛”时期。此后,南市华法交界处的各道铁门实际上长期处于关闭状态,直至1939年12月,法租界在伪市政府的多次交涉下,终于打开了新开河铁门。

1940年1月24日起,又增开了斜桥、南阳桥、典当街、新桥街、东自来火街五道铁门。

到1943年7月,汪精卫政权“收回”了上海法租界,沪市行政归于一统,法租界铁门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但直到1944年3月起才决定开启大部分铁门,并且事实上直到1946年1月才彻底拆除。

相比之下,公共租界和闸北之间的铁门拆除较早。当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失利,急需大量金属原料制造枪炮飞机。日伪当局在上海发起废金属回收运动,公共租界和华界之间的27道铁门,在1944年5月14日前全数拆除,造军火去了。

Search
光传媒 Youtube
  • 光传媒顾问团 >>>
    鲍彤  蔡霞  陈光诚  陈奎德  程凯  慈诚嘉措  冯崇义  傅希秋  胡平  金钟  李进进   鲁难  罗胜春 茅于轼  潘永忠  宋永毅  苏晓康  王丹  王军涛  王志勇  席海明  张伯笠  张伟国(按姓氏笔画排列)
    光传媒专栏作家 >>>
    鲍彤 北明 蔡霞 蔡慎坤 程凯  陈奎德 陈光诚 陈建刚 茨仁卓嘎 丁一夫 傅希秋 冯崇义 高瑜 高胜寒 郭于华 古风 胡平 金钟 李江琳 林保华 潘永忠 苏晓康 宋永毅 田牧 王志勇 王安娜 严家其 郑义 张杰(按姓氏笔划排列)
    最新汇总 >>>
  • notfree
  • 新英雄传·1949年以来民主义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