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时期告密成风。图片来源:API/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公务员宣誓之后,据闻爆发「笃灰」潮,个人社交媒体的言论,都被拿来当证据告发,数量过万。
笃灰即是告密,英文俗称Tattletale,又用Rat 来形容二五仔,可见古今中外,不分国界,这是最乞人憎的其中一种行为。
告密,当然和举报不一样:打电话举报有人虐待小动物、发现流浪动物尸体,或者更随意一点,举报什么垃圾销售,骗子广告,甚至某些满口谎言恶语的社交帐号,当然不属于告密—— 因为这些内容不属于「密」的范围。
告密的前提,包含了密切、亲密、私密的关系,Tattletale 也是专门指出卖亲友,或者关系密切如同事、同学、同袍,包括社团组织等同门之中,破坏彼此之间长期达成的默契,或者不成文的习俗,实质上等同背叛,结果害得大家鸡毛鸭血。告密者堪称是人群之中,最为卑劣的类型之一。
因为人有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分,公的一面,和私的一面,常常是有落差的。公共生活要求的是尊重和体面,以达成工作和社交的便利畅顺,和私生活是两码事:在公司里对着电脑、打电话给客人,处理银行、保险、地产等事务;与夜沉灯稀的时候,一边喝啤酒吃烤肉,一边打机或者上网,绝大多数的正常人都会表现出不同的面孔—— 这绝对不是两面派,或者人格分裂,而是做人的基本训练。
有些私人事情,只有关系密切的人才会知道,便属于不设防非自我保护范围,而利用这层密切的关系,告发其不为外人知的一面,借权力的铁腕或者屠刀去加害对方,当然是非常恶毒的。
中国上个世纪爆发文化大革命,人与人的互害达到极致,不知告密是否充当了其中一个关键:譬如告发某人有海外亲友联系的间谍嫌疑,悄悄拜菩萨之封建迷信残余,听音乐喝咖啡的小资产阶级堕落行为,或者一个不小心拿毛主席画像包了狗屎之大逆不道—— 这些应该都是关系很密切的人才有机会知道的私事。
文革过后,余波未了,还有「严打」运动,其中不少人因为「乱搞男女关系」,蒙受牢狱之灾甚至枪决的下场,被抓到这样的「罪行」,很有可能是拜身边关系密切的人所赐。
但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不遗余力去告密的人,到底能获得什么好处?有关这一点,暂时还没有看到过详尽的历史纪录—— 譬如说告发一个靓女作风不正派,只因为看她不顺眼,或者告发一个靓仔,谁叫他无视自己存在,可以获奖金十元吗?还是说纯粹为发泄自己的私怨,即使损人不利己,心里痛快就好?
无论是有直接的好处,譬如汉武帝时期的「告缗令」;还是完全没有,只是凭一腔「正义」的热血做事,告密一旦得到鼓励,蔓延成风,对一个社会必然是灾难性甚至毁灭性的,唯一得益的是那个拥有无上权力的统治者。显然,希特拉、史太林都很乐于玩这一套,那么认同告密的普通人,恐怕也是认同这种统治者的。
首先是模糊公私的边界,公权可以随心所欲地干涉私生活,一举一动,只言片语,都受到无处不在的policing,那还怎么活下去呢?结果当然是人人噤若寒蝉,但凡感受、意见、观点甚至只是知识,都将沦为雷区,人与人当然也不需要交流了;再来是人际关系的瓦解:伴侣、至亲、朋友是人伦中最重要的关系,如果也不能依靠和信任,导致人伦崩坏,不夸张地说,不能算是人的世界。
既然如此,不能不提「大义灭亲」这个成语,这四个字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甚至可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金句相提并论,但真相令人有点难堪,据说这句话出自「左传」,原本的意思是效忠君主的「大义」高于亲人的伦理。果真如此的话,倒是可以解释为何告密者从不觉得羞愧,还自觉「正义」呢。